扫一扫  加微信
乡村振兴当从乡村复绿开始
2018-03-13 10:34:00  来源:中国环境报  作者:李莹

  谈及乡村振兴,农业部部长韩长赋在回答中外记者提问时表示,农村将来会成为稀缺资源,成为城里人向往的地方。

  然而,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如今一些农村垃圾遍地、污水横流,早已没有了田园牧歌的景象,环境污染问题已经成为制约农村发展短板之一。《全国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十三五”规划》显示,目前我国仍有40%的建制村没有垃圾收集处理设施,78%的建制村未建设污水处理设施,40%的畜禽养殖废弃物未得到资源化利用或无害化处理,生活、农业污染与工业污染并存,点源污染与面源污染交织,工业及城市污染向农村转移。

  面对这样的乡村,恐怕即使是从小生活在这里的人们“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也要说声“爱你不容易”,让城里人向往就更不可能了。在笔者看来,让城里人向往,就要先实现“乡村复绿”的小目标,找回乡村曾经的优美环境和田园风光。

  乡村复绿能为乡村振兴打下稳定根基。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全面部署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在“脏乱差”的环境中何来幸福感?没有幸福感如何能安然而居?没有安居又何谈乐业?不能乐业,农村经济又何来稳步发展?因此,改善农村环境质量是乡村振兴的起点。

  乡村复绿能为乡村振兴提供绿色引擎。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环境意识不断增强,对绿色环保产品现实需求逐步被挖掘。良好的生态环境转化成现实财富已经不是一句口号,生态正在变成“软黄金”。君不见内蒙古巴林左旗靠着笤帚苗产业实现了脱贫致富;新疆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发展生态旅游实现了农民增收;广西融水苗族自治县凭借清新的空气吸引储备人才。良好的生态环境已经成为乡村发展的重要支撑力。不仅如此,经济水平提升后,当地又可以有财力、物力、人力投入生态环境治理。在这种“鸡生蛋”“蛋生鸡”的良性循环中,“谁是鸡”?“谁是蛋”?笔者以为,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乡村振兴的“第一桶金”,只有乡村复绿才能使乡村振兴与环境保护实现同频共振。

  乡村复绿能为乡村振兴提供文化载体。千百年来,在无数文人墨客的打造下,乡村被赋予了宁静、恬淡、闲适的气质,成为理想的静心归隐之地。而这些气质正是通过乡村的“远山”“流水”“柳叶”“荷花”等自然美景承载。望得到山,看得见水,才能留得住“乡愁”。没有了田园美景,“乡愁”就无所恃凭。没有了缕缕“乡愁”,乡村就失去了文化内核,田园不复田园,山林不复山林。文化是乡村的灵魂,失去了灵魂的乡村如同一具空壳,又怎能让水泥钢架下蜗居的城里人心驰神往?

  因此,乡村振兴要从乡村复绿开始,让乡村成为看得见、摸得着的美好,不再仅是诗中伊甸、梦里故乡。

(转载需注明来源:江苏智库网)
  编辑:蔡阳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