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  加微信
以绿色发展实现江苏经济转型
2017-10-18 10:58:00  来源:《群众》  作者:王 昇

  江苏2016年的人均GDP超过1.4万美元,按照世界银行划分标准,已达到上中等收入国家水平。然而,江苏的资源与环境条件先天不足,后续的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承载力之间的矛盾凸显。在这样的情况下,追求在绿色发展中实现转型就显得尤为重要。

  理论逻辑与实践逻辑的共同要求

  从理论逻辑看,当前江苏经济所追求的转型,有两个方面的价值诉求必须满足。一是经济发展主体从以经济利益最大化为导向、经济理性和生态理性相背离的“单一理性经济人”,转向以经济利益与生态利益协调为导向、经济理性和生态理性同时兼备的“双重理性经济人”。这就要求在不断提升经济发展水平和效率的同时,把发展的资源、环境代价降到最低。二是经济发展方式从“低成本竞争、高资源环境代价”转向“高成本竞争、低资源环境代价”。这就要求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把自然资源价格、污染排放成本反映到经济发展成本中,并取得“在经济发展的同时,使资源环境代价逐渐降低、资源环境约束逐渐弱化”的双赢态势。

  从实践逻辑看,江苏经济发展要想克服资源环境承载潜力的不足、突破资源与环境的瓶颈约束,必须依赖于在绿色发展中实现转型。资源方面。资源既是江苏经济发展的原动力,也是江苏经济持续发展的瓶颈。江苏土地资源紧缺,人均耕地面积已从“十二五”期初的1.03亩下降到“十二五”期末的0.81亩,接近联合国粮农组织划定的人均0.8亩的“耕地警戒线”。同时,全省土地平均开发强度已达21.9%,苏南5市土地平均开发强度超过28%,逼近30%的国际警戒线。江苏能源资源匮乏,80%以上的一次性能源全部依赖外地供给。江苏矿产资源储量不足,人均矿产资源储量不到全国水平的50%。江苏水资源压力较大。虽然江南水网地区的水资源相对丰富,但由于多年来水浪费和水污染日趋加重,全省水质型缺水问题日益突出。环境方面。江苏每平方公里承载的人口为779人,是国内除澳门、香港、上海、北京、天津以外人口密度最大的省份,人均环境容量小。同时,环境污染问题也比较严峻。尽管采取了有力的治理措施,但目前产业环境中还是暴露出了明显的水、大气、土壤污染等问题。

  转型过程中面临着多重挑战

  尽管江苏在以绿色发展促进经济转型方面已经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但要更加深入推进绿色发展,仍然面临着一些明显的挑战。

  第一,绿色发展未真正达成共识。从政府部门看,部分决策者由于长期受经济指标至上的传统政绩观影响,在处理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二者关系方面,往往更多地倾向于追求经济发展的数量,而忽视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从企业看,对围绕绿色发展来组织生产经营活动没有深刻认识,对江苏面临的环境问题缺乏危机感、责任感。从社会公众看,对于什么是绿色发展、如何实施绿色发展、怎样才是实现了绿色发展等一系列问题,并没有清晰的认识,生态文明意识呈现“认同度高、知晓度低、践行度不够”的状态,导致很难推动绿色发展。

  第二,促进绿色发展的法律与政策体系不健全。首先,有关区域绿色发展的法律法规条文相对分散,区域绿色发展的政策体系不能完全地适应当前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情况,相互之间的配合协调程度较低。其次,现有的、已实施的法律和政策的可操作性不足,促进和保障作用不够显著。再次,各地现行的政策五花八门,包括财政、税收、金融、价格和补偿机制等,各种政策和经济手段之间的互动和联动机制较少,配合协调程度较低,难以形成政策合力。

  第三,绿色发展要承受的外部压力较大。一方面,随着国际竞争的日趋激烈,一些发达国家为了追求本国的利益,利用其在国际局势中的主导地位,肆意采用贸易保护手段,借环境名义对我国实施绿色贸易壁垒。这会大大限制江苏的绿色产品出口,使江苏的绿色对外贸易严重受损。另一方面,由于国外的绿色贸易管制严厉、生产资料成本高等原因,一些国外投资商为了保证自己的高额经济利润,会利用江苏在绿色转型时期存在的环保标准低、环境管理体系不健全等漏洞,将高能耗、高污染行业向江苏转移。这不仅会抢占江苏本省企业的生存发展机会,而且可能加重江苏的资源与环境压力。

  第四,绿色发展的科技支撑力不强。江苏经济从“黑”转“绿”、由“高碳”到“低碳”的最大限制因素,就是整体相对落后的绿色科学技术水平。针对绿色发展投入的科研费用不足,一直是江苏存在的突出问题。虽然2016年江苏全社会研发投入达到1985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超过2.6%,但由于全部研发经费中有80%以上是企业投入的,而企业的研发投入用于绿色科技的不到10%,所以全省实际的绿色科技研发投入明显短缺,绿色发展所需的科技创新支撑不足。

  实现转型发展的对策选择

  为了有效地应对多重挑战,实现江苏经济在绿色发展中转型,应采取以下对策:

  树立并强化绿色发展的理念。政府部门、企业及社会公众都需要形成绿色发展的正确理念,并将思想统一到坚定不移地在绿色发展中实现转型上来。牢固树立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理念,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坚决杜绝“环境保护让位于经济发展”的现象。必须树立底线思维,合理设定资源能源消耗上限,依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确定有关行业的规模,切实将经济活动限定在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范围内。必须强化红线意识,按照“生态红线面积不减少、功能不降低、性质不转换”的要求,对生态红线区域严防死守,限期清理现有不符合保护要求的建设项目,确保生态红线区域环境质量不降低。

  用最严格的法律与政策为绿色发展提供保障。良好的生态环境是绿色发展的硬指标,严格的法律与政策体系是绿色发展的硬保障。必须抓住江苏省作为国家生态环境管理制度综合改革试点省份的机遇,大力推进全省生态文明的法规与政策改革,充分发挥制度对建设生态文明、发展生态型经济的引导作用。着力完善法律法规标准体系,加快清理和修订现行政策制度中与绿色发展相冲突的内容,制定土壤环境保护、排污许可证管理、排污权交易管理等法规与政策,修订大气污染防治、环境噪声污染防治等法规;按照国家标准的要求,制定修订一批能耗、水耗、地耗等方面的地方标准。

  积极开展绿色发展的国际合作。江苏需主动拓展和深化国际绿色发展合作,促进全球各国共同发展绿色经济,形成环境保护和治理的强大合力。一方面,在全球经济弱复苏的背景下,促使发达国家不以保护环境为借口或假借绿色标准之名设置各种壁垒,争取有关发达国家对江苏开展绿色创新活动的支持,缓解绿色技术研发资金、技术、能力建设等的不足。另一方面,江苏应主动加强与发达国家在绿色发展方面的经验交流与共享,根据自身的资源禀赋和发展目标,制定并实施符合本省省情的绿色发展战略,培养本省独特的绿色经济竞争优势。

  加快构建绿色发展的技术支撑体系。摒弃浪费资源、破坏环境的传统技术,加快开发绿色低碳技术,构建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科技支撑体系。一是加大资金投入。不仅要强化政府绿色技术研发资金的刚性投入,还要利用各类绿色经济政策手段激发企业研发绿色经济关键技术的内在动力,重点开发一批有重大推广意义的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技术。二是与发达国家合作建立先进绿色技术的转让机制,特别是要充分利用各国政府间的清洁发展机制,获取绿色技术创新和产业化的资金,促进绿色技术的转移和扩散。三是大力推进技术的产业化,加快低碳绿色科研成果转化和产业化示范、推广。

  (作者为南京农业大学博士研究生)

(转载需注明来源:江苏智库网)
  编辑:蔡阳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