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  加微信
加强环保是提升经济质量的必由之路
2017-10-11 11:10:00  来源:中国环境报  作者:胡桓平 万小卓

  “先污染,后治理”是大家都反对的环保道路,然而,这种现象在不同国家、不同时期反复出现,体现了社会发展的复杂性和环境保护任务的艰巨性。

  在工业起步阶段,往往面临资金短缺和技术落后而靠大量引进等困难,在先解决温饱的现实冲动支配下,很少能做到理性的投资环保,对此也不必苛求,社会发展不可能一帆风顺,总是曲折前进的。在完成原始积累后,发达国家采取了两个策略化解污染之害,一是痛定思痛,主动治污,特别注意平衡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人与自然逐步和谐;二是转移污染,对能耗高、污染重的产业,在他过国投资建厂。犹如在别人家里加工饭菜,端回自家吃,自家厨房自然干净,却把不卫生留在别人家。

  我国现在已摆脱温饱的威胁,环保成为民心所向。作为负责任的国家,不可能象西方国家那样把自己的繁荣建立在牺牲他国环境基础上的,而是要独立自主的消灭污染,统筹生产发展与生态良好的关系,达到天人合一的理想境界。

  从“发展是硬道理”到落实“科学发展观”,反映的是社会螺旋式上升发展的过程。而在目前转型的关键时期,要善于转变观念,采取强化措施,实现安全超车。

  科学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加强环保。毫无疑问,我国今天的经济总量已经让世人瞩目,但里面也有一部分是黑色经济,不正常的消耗着资源和环境,与时代发展特征明显不协调,必须以各种方式甑别出来,引导其升级改造,以免拖累宏观经济。

  调控市场经济,过去常用法律、行政、经济等手段,实际上,加强环保也是有效的。在产能过剩的情况下,谁的产品既优质低价又绿色环保,谁就具有比较优势,应加大培植力度,使其在竞争中脱颖而出,成长为引领经济健康发展的主力。

  不计环境成本的竞争是低层次的,也是不能长久的。在经济转型时刻,谁能把握环保先机,谁就掌握了发展的主动权。相反,拖着环保的包袱前行,随时都有被叫停的风险,乃至被市场抛弃。由此可见,提高经济质量,既要在完善产品性能等方面下足功夫,更要发挥环保的助推作用。

  河南郑州市的经验弥足珍贵。在污染防治越来越严格、越来越精准的大形势下,该市创新思路,走出了一条在经济发展中整治环境、在环境整治中提升发展品质,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双统筹双促进”的路子。特别是在试点的二七区,今年前8个月,全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9.8%,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5.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2%,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4.7%。在经济发展的同时,优良天数、PM2.5、PM10、空气质量综合指数持续位于全市前列,获得各方认可。

  环保同样可以提质农业经济。福建圣农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位于闽江源头,每日宰杀白羽肉鸡90多万羽,产生羽毛等下脚料200多吨。其产业链下游的企业原来规模小,没有环保设施,2015年整顿以来,这些配套企业升级改造,有的还引进丹麦自动化生产线,使宰杀废弃物的综合利用率明显提升,附加值从原来的2千多万元增加到2亿元。

  加强环保对优秀企业是历史性的机遇。关停一批环保不达标企业,腾出的环境容量和产品市场就是环保型企业的发展空间。在摆脱了散、乱、污企业的围剿后,优秀企业可以在比较宽松的环境下壮大。可以说,环保要求越高,越有利于优秀企业逆势成长。

  加强环保,淘汰的是部分落后产能,所产生的空缺很快就会被先进的生产力填充。相反,腐肉不及时清理,就有可能扩大伤口创面,健康的肌肉也长不出来。加强环保,并不是歧视哪个企业,只要知错就改,同样可以获得新生,但不允许口是心非,搞假环保,以恶性竞争挤占优秀企业的市场份额。

  腾笼换鸟式的新陈代谢是个痛苦的过程,但是,这个手术不做,大家都低水平重复,环境搞坏了,经济质量也上不去。可以说,在特殊的关键时期,加强环保是提高经济质量的必由之路,没有铁一样的意志,铁一样的措施,就有可能丧失促进经济升级换代的机遇。对此,要立足长远,在错误言论前保持定力,以更大的魄力推进环保,实现绿色发展。

(转载需注明来源:江苏智库网)
  编辑:蔡阳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