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  加微信
生态红线划定要算长远账
2017-08-14 10:35:00  来源:中国环境报  作者:仇洁 柳奇

  一方面,可以参考“河长制”,鼓励党政主要负责人真正参与进来亲自抓;另一方面,红线划定的牵头部门要树好标杆、带好头、引好路。

  ◆仇洁 柳奇

  (环境保护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江苏省苏州市环保局)

  当前,划定并严守生态保护红线,是摆在各地区各部门面前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改革任务,但由于技术性强、涉及面广,划定工作中难免会出现一些问题。比如,有的地方政府认为生态保护红线是“无人区”,会影响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能少划则少划;对接过程中,有的部门认为红线工作“事不关己,高高挂起”;还有的地方党政负责人未意识到红线划定的紧迫性和重要性,导致划定工作进展缓慢。

  针对红线划定中遇到的问题,笔者结合实际工作,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要转变意识,算长远账。划定并严守生态保护红线,是党和国家站在对历史和人民负责的高度,对生态保护作出的战略部署。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伴随而来的是巨大的环境欠账,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形势严峻。与此同时,随着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群众对良好生态环境有了更强烈的诉求,地方也面临着经济转型和绿色发展的新机遇和新挑战。在这样的背景下,地方党政领导干部应摒弃“唯GDP论”的政绩观,把生态保护红线和绿色发展有机结合,走一条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新路子。

  二要吃透政策,算明白账。生态保护红线是主体功能区战略的深化落地,与主体功能区战略相辅相成。《意见》中明确,生态保护红线原则上按禁止开发区域的要求进行管理。《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中明确,“禁止开发”特指禁止大规模高强度的工业化城镇化开发。禁止开发区是依法设立的各级各类自然文化资源保护区域,以及其他禁止进行工业化城镇化开发、需要特殊保护的重点生态功能区。红线区内禁止的是不符合主体功能、破坏环境的开发活动,依法依规进行与其主体功能定位相适应的活动和红线并不相悖。

  三要破除藩篱,算综合账。生态保护红线要求全国“一盘棋”,不仅涉及国家、省、市、县多个层面,还牵扯到多个部门,地区与地区之间也会有对接和磨合。要下好这盘棋,就不能各自为政,互相掣肘。在具体落实时,一方面,可以参考“河长制”,鼓励党政主要负责人真正参与进来亲自抓,推动红线划定、管控的同时,也可加深对红线的理解。另一方面,红线划定的牵头部门要树好标杆、带好头、引好路,其他相关部门也要联系自身的工作积极配合,共同把划定工作完成好,不留隐患。

  四要实事求是,算科学账。科学划定生态保护红线是保证区域生态安全的前提,因此,应以“生态安全的底线和生命线”为根本目标,严格按照相关的技术文件,科学评估,摸清生态家底,找准生态问题,应划尽划,应保尽保。应组织好技术力量,广泛征求意见,选择权威和熟悉地区情况的专家进行充分论证,保证红线划定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五要加强问责,算法律账。整体上看,各地生态保护红线的基本目标和任务是一致的,但各个地方的生态保护红线类型、现存的环境问题、经济发展程度、民众诉求等存在差异,生态保护红线的配套政策也存在一定差别。地方政府和地方立法机构应针对本地区的特点,突出地方特色,制定出台具有针对性、时效性和可操作性的红线管控法律法规,做到“一区一策”,明确监管程序和相关法律责任,对随意调整红线和红线区域内的违规违法行为进行严厉的追责问责。

(转载需注明来源:江苏智库网)
  编辑:蔡阳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