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  加微信
要算清环境经济大账
2017-08-08 15:43:00  来源:中国环境报  作者:徐卫星

  随着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大气污染防治强化督查(以下简称强化督查)的深入推进,一张细密的网让“散乱污”企业无所遁形。

  截至6月中旬初步统计显示,“2+26”城市重新梳理排查后的“散乱污”企业增至十余万家。数量之大、问题之多超出了人们的预计。

  清理整治“散乱污”是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应有之义

  “散乱污”企业重点是指有色金属熔炼加工、橡胶生产、制革、化工、陶瓷烧制、铸造、丝网加工、轧钢、耐火材料、石灰窑、砖瓦窑、水泥粉磨站、废塑料加工,以及涉及涂料、油墨、胶黏剂、有机溶剂等使用的印刷、家具等小型制造加工企业。

  这类企业特点鲜明,多数是家庭作坊式企业或个体工商户,位置隐蔽,在省市交界处监管力量比较薄弱的地方相对集中;普遍没有工商、土地、环保等手续,也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属于落后产能。

  由于大多集中在低端加工业,“散乱污”企业不仅污染严重,而且资源能源消耗大,而其“质量”和经济效益并不高,对地方发展的贡献有限。以廊坊在此次强化督查中取缔的10032家“散乱污”企业为例,取缔数量占这类企业总数八成以上,每年总纳税是1.88亿元,平均一家企业一万多元,加起来不如一个大企业。

  当下,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到新的阶段。在去产能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制造业正由劳动密集型、低附加值向智能、绿色化转型。“散乱污”企业的长期存在,不仅会阻碍当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甚至成为当地转型发展的负担,尾大不掉。

  在2017年3月发布的《京津冀及周边地区2017年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方案》中,产业结构调整被列为首要任务,其中提到,10月底前完成违法“散乱污”企业取缔工作。对“散乱污”企业动真格,不仅是改善京津冀及周边地区环境空气质量的切实举措,更是推进产业结构调整、经济良性发展的应有之义。清理整治“散乱污”企业,有利于地方淘汰落后产能,优化产业结构和布局,为转型发展和优质企业腾出发展空间。

  别让环保问题拖了全面小康的后腿

  然而,随着强化督查工作的不断推进,也出现了另一种声音,认为一味关停“散乱污”企业,会对当地民生造成影响。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从多次的督查情况公开数据看,关停整改的“散乱污”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大都存在违法生产、超标排放、未安装污染治理设施、治污设施运行不正常等问题,且久病不医,成了难啃的硬骨头。这些企业直接排出的污染物,严重危害了人民群众的健康,污染了当地生态环境。不仅对经济贡献不大,还损害了地方长远发展的利益。

  有数据表明,我们国家的污染损失占GDP的3%左右,如果把生态破坏加进去,这个比例会达到5%~7%,经济与环境不协调性已经十分突显。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并提出了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要求和重点任务,目前,经济指标等都已经或能够实现,而能否补齐生态环境短板,则成为了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关键环节。

  在协调“散乱污”整治和地方社会经济发展上,山东省滨州市无棣县无疑摸索出了一条符合当地发展特色的路径。通过对其所辖292家“散乱污”企业实现全部关停整治,长期以来困扰当地环境质量的“顽疾”正逐步消除。有着废旧塑料颗粒加工近30年历史的无棣县,针对分布面广、加工户众多的县情,引导从业人员二次创业,从政策上给予支持。该县规划建设了100亩“再生资源”产业园,吸引企业入驻,形成行业集聚。产业园统一规划设计,建设污染治理设施,提高入园标准,彻底解决“散乱污”环境污染难题,企业和行业正在逐步进入标准化、规范化发展轨道。

  不纠结于眼前利益而要放眼长远

  不仅是无棣县,很多地方的实践也在证明,清理整治这些违法企业既不会对当地经济发展伤筋动骨,更不会影响当地人的生活,带来的或许是脱胎换骨的发展机遇。

  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持续推动下,工业企业积极应对市场的变化转型升级、优化供给,也增强了工业企业的盈利能力。近日的一组数据显示,工业41个行业大类当中,38个行业的利润在增加。更重要的是,不仅是新兴产业保持了比较好的发展势头,传统产业通过改造提升,经营状况也得到了明显改善。以纺织服装行业为例,今年上半年纺织服装业实现利润同比增长12%,增幅比上年全年提高了9.6个百分点。地方政府更要以壮士断腕的决心,加大整治力度,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

  诚然,关停“散乱污”,涉及职工安置、债务处置、兼并重组等方方面面的问题,企业和地方政府难免会存在畏难和抵触。但落后产能一天不去,新产能就难有滋养生长的土壤。稍有迟疑,甚至有可能阻碍经济转型升级。因此,清理整治“散乱污”类似刮骨疗毒,不能纠结于眼前困难。

  不过,道理虽然简单,但在短期利益面前,免不了会有企业选择铤而走险、死灰复燃。如何能够放眼长远,考验的不仅是地方执政者的决心,更有智慧。这就要求在利用法治手段的同时更多借助市场的力量,严格执行环保、能耗、质量、安全标准,提高落后产能的生产环保成本,同时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实施兼并重组、大力发展绿色信贷,用市场无形之手让“散乱污”企业难以为继,让落后产能无利可图,最终实现新旧动能有序接替、经济良性发展。

(转载需注明来源:江苏智库网)
  编辑:蔡阳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