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  加微信
社区互助养老的探索与实践
2024-06-07 09:29:00  来源:新华日报  作者:吕 蕾

新形势下,中国老年人口数量呈逐年递增趋势,养老问题成为社会焦点。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规划部署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体系建设,指出要“让所有老年人都能有一个幸福美满的晚年”。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发展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优化孤寡老人服务,推动实现全体老年人享有基本养老服务。今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重庆考察时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民生为大。党和政府的一切工作,都是为了老百姓过上更加幸福的生活。”面对老龄化带来的“银发浪潮”,我们要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加强养老服务设施供给,发展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有效推进老龄工作,不断提高老年人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当下,社区互助养老成为近几年流行的一种新型养老理念。社区互助养老既具备家庭养老的优势,也具有社区居家养老的理念,该养老模式非常契合当下老年人生活的需要,彰显灵活性特征。目前,我国一些地区已经开展了社区互助养老探索与实践,并取得了建设性效果。本文将对此进行分析,分享社区互助养老模式的实践方法。

社区互助养老的新思维

社区养老是指以老年群体为主体,在政府的引导下,基于自愿原则以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服务为目标,自主参与社区养老服务的群体活动。目前,我国部分城市已经实施了社区互助养老,基于具体实践,关于社区互助养老的模式主要有两种思维。思维一:以城市社区为平台,政府统筹引导,街道办事处协同各个社区管理与服务中心支持、引导社区内的低龄老人和身体健康的老人参与社区养老服务活动,低龄老人与身体健康的老人作为社区养老服务者,主要服务于自身所在社区或周边社区的高龄老人、半失能老人等,为他们提供生活上的帮助与精神慰藉服务。思维二:以社区为平台,除了遵循“老老互助”的思想与模式外,社区党组织带领网格员、志愿者、社区居民及企业家等群体,尽可能地帮助社区老人,利用好社会资源,给予社区老人物质上帮扶与精神上慰藉。显而易见,第二种思维是对多种社区互助养老手段的整合,相较于第一种思维方法更加多元。

社区互助养老的新手段

文化互助,精神帮扶。长期以来,我国老年人群体存在一个普遍现象,即老年人更容易出现精神空虚、思想焦虑、情感闭塞等问题,尤其是社区孤寡老人、空巢老人、失独老人等群体,对精神慰藉的需求较高,在心理上更期望得到他人的关怀、理解、照顾。对此,社区互助养老的重点之一是文化互助,集中社区力量,组织老年群体之间互相分享温暖,共同参与文化活动。

如在社区老年人活动中心设置互助养老服务点,由社区管理部门负责联动各方力量,成立起由“五老人员”(老干部、老战士、老专家、老教师、老模范)与低龄老人共同组成的社区志愿服务队,社区管理部门提供老年人文化活动场所、基础设施等资源条件,并鼓励社区志愿服务队定期举办“互助文化活动”,如在重阳节、春节、中秋节、“五一”国际劳动节等重大节日,社区志愿服务队走进高龄老人、困难老人、半失能老人家中开展节日文化活动,给予精神温暖;为社区高龄老人、困难老人、半失能老人等举办生日会,让他们感受到同龄人、身边人的关怀;组织“社区文化故事”活动,由“五老人员”为社区老人分享爱心、暖心、正能量的文化故事,分享温暖、传递爱心。

爱心互助,物质帮扶。部分老年人由于退休后失去了稳定的经济收入,加上在医疗健康上的支出增加,使得他们的生活成本加大。尤其是失独老人没有子女的赡养与帮助,更容易出现生活物资短缺的问题。

社区互助养老旨在解决这一问题,由社区党委组织带领网格员,在社区内开展“爱心企业家”“爱心人士”招募活动,鼓励社区里的企业家或个人参与社区募捐。社区将为参与募捐的慈善企业和爱心人士给予颁奖等爱心回馈,并将捐赠物资、公益金等科学合理、有针对性地分配给社区内经济困难老人,从而解决生活保障问题。同时,社区积极发掘互助养老工作中的正能量群体和事件,通过公开表扬、媒体报道等方式,积极宣传报道慈善故事和感人事迹,鼓励更多组织机构和群体参与到社区互助养老工作中。

贴心守护,生活帮扶。给予社区老人生活上的帮扶、解决日常生活困难,是社区互助养老模式的重点关注内容。社区老年人尤其是半失能老人、高龄老人的日常生活更需要身边人帮助,大到日常出行、购物,小到吃饭、穿衣等。

社区互助养老模式能够为老年人提供生活上无微不至的关爱,如社区设“邻里之家”,召集社区热心人士组建帮扶小组对半失能老人、高龄老人等进行帮扶,定期宣传爱心帮扶活动;社区党组织带领网格员、志愿者、“五老人员”组建起的社区志愿服务队,将“敲敲门”志愿服务工作常态化,经常到老人家中走访了解生活需求;社区组建起以社工、养老护理员、健康管理师、康复理疗师、心理咨询师等为主的服务团队,与社区志愿者服务队共同开展医养结合的社区活动,为社区老年人提供多元化健康服务,让更多社区老人受益。

(作者单位:山东省宏观经济研究院)

(转载需注明来源:江苏智库网)
  编辑:蔡阳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