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  加微信
用什么为乡村文化振兴赋能
2023-05-17 09:53:00  来源:学习时报  作者:易华勇

乡村文化中蕴含着中华传统优秀文化,是乡村社会得以延续的核心,是农耕文明的生命基因和历史记忆,也是理解中国文化的入口。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而乡村振兴的目标之一就是实现“乡风文明、治理有效”。因此,充分发挥文化在乡村振兴中的引领作用,推动乡村公共事务的有效治理,在乡村建立起良好的乡风,从而形成乡村振兴的文化生产力,以实现乡村和谐有序发展。

深挖农耕文化资源为乡村文化振兴培元。农耕文化是农民在长期的农业生产中形成的一种生产、生活方式和民风民俗,并具有独特的内容和特征,农耕文化所包含的观赏作物、耕作制度、耕作技术、生产工具,以及青山绿水、田园风光等生产方式与民俗礼仪、农耕谚语、农事节日、农耕娱乐等元素是振兴乡村文化的重要资源。近年来,随着乡村振兴的深入,对农耕文化资源的挖掘和转化已经有了明显成效,但是还存在着无序开发、资源浪费等缺陷。在对以农耕文化为代表的乡村文化持续挖掘、开发过程中如何实现文化资源高效开发与乡村文化持续繁荣同频共振同样值得我们深思。一是系统梳理好以农耕文化为代表的乡村各类文化资源的构成元素、分布区域、民族特色、历史价值等要素,形成比较完备的乡村文化资源开发名录与保护条例,为进一步推动乡村文化资源产业化做好基础性准备。二是根据广大农民群众的文化需求、物质需求,结合市场需要,选择兼具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农耕文化资源进行深度挖掘与产业化转型。三是组织制定村规民约,为乡村文化资源开发设立“防护栏”“防火墙”,指导、督促开发者按照乡村文化资源保护条例保护乡村文化资源,坚决杜绝只顾眼前利益的“竭泽而渔”式盲目开发、利用。

做强乡村文化产业为乡村文化振兴固本。产业振兴是乡村“五个振兴”的重中之重,也是实际工作的切入点。乡村文化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中既有社会效益又有经济效益的优质项目,能够对经济社会发展起带动作用。以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文化振兴。首先,善于捕捉产业热点,紧扣消费者需求,将乡村文化中蕴含的历史与集体记忆、地域与民族特色和文化产业充分融合创新。其次,将富有乡土特色的文化符号、文化记忆通过文化产品、文旅项目等进行推广,大力实施“文化+生态+产业”发展战略,围绕乡村旅游、研学团建、实践培训等项目,打造一批富有地方特色的“农—文—旅”融合品牌。此外,还可以通过“互联网+产业”方式,借助农耕场景、农事节日还原等沉浸式体验,让农耕娱乐、民族服饰、手工技艺等沉浸于乡村、蕴含浓郁乡土气息的各类文化资源“动起来”“活起来”,将其转化为为民增收、为村增彩的“摇钱树”。

注重乡土文化人才培养为乡村文化振兴增效。“功以才成,业由才广”,人才是乡村文化振兴的第一资源,目前乡村难以留住人才是乡村振兴面临的普遍难题。从长远看,要建立乡村文化人才培育工程,培养大批乡土文化能人、民族民间文化传承人和各类文化活动骨干。具体而言,一是要根据乡村文化振兴的实际需要,建立健全针对乡土文化人才、工匠型人才培育的“乡村模式”,打破学历、资历、地域束缚,优先选拔热爱农村、愿意扎根农村的中青年群体加入到乡村文化振兴的队伍中来。二是要建立基层文化人才队伍培训机制,通过组织各种文化文艺活动、开办学习培训班等方式,开阔乡村文化人才视野,探索“师带徒”“熟带生”“传帮带”的人才结对培养机制。三是要不断改善和优化人才发展环境,为各类乡村文化人才搭建与提供展现自我、实现自我价值的舞台和机会,激发人才投身乡村文化振兴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乡村文化人才培育得出、用得好、留得住,逐步推动形成一支爱农村、懂文化、立志扎根乡村并愿意为乡村振兴发挥作用的人才队伍。

健全公共文化服务为乡村文化振兴提质。乡村公共文化服务薄弱是目前乡村文化振兴的一个主要短板,健全乡村公共文化服务既需要资金支持也需要理念更新。有人认为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主要是以政府“自上而下”的刚性模式开展,事实上这是一种供需错位的固化思维模式。当前,亟需建立“上下互动”的柔性供给新机制,缩小文化供给与群众需求之间的差距,化解“供需错位”矛盾,真正实现政府所供即民众所需。因此,一方面,需要对乡村公共文化服务的群众性需求进行系统摸排、梳理,弄清广大群众对乡村文化服务的真实需求,按照轻重缓急原则有针对性开展。另一方面,政府要通过优化公共文化服务标准,以普惠均等为原则,对于涉及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各类资源和项目进行科学合理的数量配置与质量规范,实现乡村公共文化服务数量与质量的一体推进。

丰富乡村精神文化生活为乡村文化振兴添彩。乡村文化振兴要想获得实效,归根结底需要人民群众在实践参与中提升获得感和幸福感。反观近两年贵州黔东南州台盘乡村民自发组织的村级篮球比赛为什么能火爆全网,被网友称赞为“村BA”?这其中有很多因素,但接地气和本土特色鲜明一定是其走红的重要因素。如今这项比赛已经成为当地文体活动的一个亮丽招牌,不仅极大提升了当地村民的获得感,还因此带动了当地的直播、旅游等产业。贵州“村BA”带给我们的启示是:真正能够为乡村文化振兴添彩的文体活动、文艺作品一定是从基层群众发自内心热爱且深度参与的活动中转化而来的。因此,丰富乡村精神文化生活,必须充分发挥农民群众的主体性作用,不搞形式主义色彩浓厚的“装扮式”“摆拍式”文化活动,努力建立不同乡村文化品牌各自的“唯一性”,支持和鼓励凸显民族地域特色、村民参与度高的文艺作品和文体活动走向更宽广舞台。

(转载需注明来源:江苏智库网)
  编辑:蔡阳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