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  加微信
推动网络社会可持续发展
2020-04-09 11:07:00  来源:新华日报  作者:徐东华

工业时代以来,随着社会化大生产的不断推进与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世界经济获得了快速增长,全球经济总量不断攀升。但与之不相匹配的是,生态环境恶化、自然资源衰竭、社会贫富分化等诸多问题制约着各国的协调稳步发展。为此,1980年召开的第35届联合国大会提出“可持续发展”概念,标志着人类历史上一种新发展观的诞生。1998年,著名可持续发展专家罗杰莱韦特提炼出可持续发展的“俄罗斯套娃”模型,揭示了涉及可持续发展的三个层面,即环境、社会和经济之间的因果关系和平衡机制,认为人类社会必须在生态环境许可的范围内开展活动,而经济活动必须在社会这个大背景下实现有序发展,并明确了可持续发展的底线是生态环境的优劣,唯有优先保护生态环境,才能确保社会和经济目标的实现。

由于社会与经济的发展及其需要,可持续发展理念不断被应用到社会学、经济学、管理学等社会科学领域。网络社会作为现实社会在互联网上的延伸和一种新的存在方式,其可持续发展问题逐渐受到社会各界重视。网络社会是一把“双刃剑”,在有效治理、科学管控的前提下,就能够造福于社会公众,推动整个社会有序发展,否则将损害公众利益、阻碍社会发展,甚至危及国家安全。因此,推动网络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战略意义。

网络社会可持续发展是网络生态环境、网络社会交互与网络经济的平衡协调发展,具有以下四个相互联系的显著特征。一是安全稳定。网络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首要特征是网络信息安全无忧,网民合法权益有保障,网络社会生活和谐稳定。二是公平协调。不同国家、地区及阶层的民众享有均等的网络社会公共服务,拥有应用网络技术提升个体、组织及国家利益的同等机会,而且网络生态环境、网络社会交互、网络经济等各方面有机协调,实现均衡发展。三是多元治理。由于网络社会具有全球性、跨域性、扁平化、技术支撑性等特点,因此对于网络社会的治理,也绝不是仅靠某一个组织、某一个国家或某一项技术就能奏效,而是有赖于各利益相关方综合应用多种手段及方法“群防群治”“齐抓共管”,才能达成治理目标。四是长期发展。网络社会可持续发展是一种长期的、常态化的发展,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发展的速度或快或慢,但必须持续向前发展,不会停滞不前。

从目前看,全球范围内网络社会可持续发展仍遭遇诸多瓶颈。第一,网络社会安全稳定形势复杂严峻。网络欺诈、网络漏洞、网络泄密、网络霸权、虚假信息、网络病毒、恶意软件、网络上瘾、暗网黑幕等不良现象频发,网络社会安全稳定状况令人担忧。第二,网络社会不公平、不均衡现象严重。当代著名社会学家曼努埃尔卡斯特利斯指出,全球鸿沟、社会鸿沟与民主鸿沟三种“数字鸿沟”并存,造成新的社会贫富差距和发展机会不均等。尤其某些信息技术高度发达的国家,实施网络霸权与信息资本主义,对信息技术落后的国家实行信息技术控制和意识形态渗透,加剧了全球网络社会不公平、不均衡现象。而且,为谋取经济利益而滥用网络信息资源、罔顾网络伦理道德,不承担网络社会治理责任的情形不在少数,导致网络生态环境、网络社会交互与网络经济三者发展不均衡状况较为严重。第三,网络社会治理体系仍不完善。网民网络信息素养不足、网络社会组织力量孱弱、网络社会法治不健全、网络文化实力不强以及网络核心技术“被卡脖子”等问题依然存在,制约着网络社会可持续发展。第四,网络社会长期发展落实力度不够。一些相关部门及机构重使用、轻开发,重短期效益、轻长远努力,重引进模仿、轻自主创新,致使网络社会长期发展的目标难以落实。

推动网络社会可持续发展,应从以下几方面综合施策。一是创新驱动。加大研发和创新力度、抢占全球网络科技制高点,解决网络核心技术“被卡脖子”难题。同时,创新网络社会管理理念和管理方式,提升互联网建设国际话语权,以创新驱动网络社会健康快速发展。二是注重公平,协调发展。努力消除各种数字鸿沟和技术壁垒,坚持包容普惠,推动共同发展,让人们共享人类互联网科技发展成果。不断研究与适时监测网络社会协调发展指数,完善网络社会协调发展机制,统筹推进网络生态环境、网络社会交互、网络经济三者协调发展。三是“多治并举”。加快推进网络社会治理体系建设,完善网络社会自治、法治、德治“多治并举”的政策制度体系,确保各项政策制度有效实施,形成“多治并举”的长效机制。四是加强国际交流合作。加强国际学术交流与科研合作,推进全球互联网治理体系变革,携手打击网络恐怖主义,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维护人类共同家园,推动全球网络社会可持续发展。

(作者单位:北京电子科技学院管理系)

(转载需注明来源:江苏智库网)
  编辑:蔡阳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