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  加微信
社会力量应成全科诊疗服务补充
2018-11-12 10:29:00  来源:学习时报  作者:杜雪平

  我国全科医生队伍现状

  近年来,在国家大力支持下,全科医生队伍迅速发展壮大。根据《2018中国卫生健康统计提要》,截至2017年底,我国共有基层医疗机构933024所,其中执业(助理)医师121.4万,占全国执业(助理)医师的35.81%;而全科医生仅25.3万(较2013年增长73.68%),其中取得全科医生培训合格证者为15.6万,注册全科专业者为9.6万(较2013年增长103.02%);平均每万人口配备的全科医生数由2013年的1.07人增加至1.82人,较英美等发达国家仍有较大差距。

  具体来说,目前全国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34652家,乡镇卫生院36551家,村卫生室632057个。平均每家配备执业(助理)医师人数分别为16.5人、12.8人和0.2人,平均机构诊疗人次分别为66407.8人次、30389.2人次及2831.0人次。可见目前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乡镇卫生院及村卫生室在数量上居多,但执业(助理)医师配备较少,尤其是多数村卫生室不具备执业(助理)医师,却承担了2831人次的平均诊疗量。因此亟须尽快培养一批能够留在村卫生室的全科医生,改善当地的医生紧缺的现状。在地域分布方面,58.58%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集中分布于东部地区,中部与西部分别仅占22.30%和19.12%。

  社会力量对基层诊疗工作的作用

  针对全科医生供需存在的巨大缺口,目前,我国已形成了包含全科医学学位教育、全科医生规范化培养及继续教育等较成熟的全科医生培养体系。除此之外,应充分发挥社会力量在全科诊疗服务中的作用,以形成有力补充。

  相关学术组织。目前我国全科医生数量虽较前明显增加,但仍存在较大的缺口,且有近三成尚未取得全科医生培训合格证。因此在政府加大培训力度的基础上,迫切需要全科医学的行业学会共同努力,通过多种途径培养全科医生、提高基层医疗机构的服务能力。目前我国全科医生已拥有自己的学术组织如中国医师协会全科医师分会、中华医学会全科医学分会等。这些行业协会及学会可协助政府制定行业规范,并通过发表和更新指南或专家共识等,为全科医生提供日常工作的权威依据。可为全科医生搭建良好的培训和交流平台,推动全科医生规范化培养、师资培养、转岗培训、继续教育、与国际全科医生的相互学习交流等。由于掌握全国各地的行业现状,也可作为行业代表,向政府部门反映业内运行状态、存在问题、政策需求等,使政府可以有的放矢,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和提供支持,从而提高全科医生的数量和质量,推动基层医疗机构发展。

  慈善组织及社会企业。慈善组织及地方企业可通过投资、捐赠医疗器械、药品等方式支持当地基层卫生医疗机构。一些全国性组织或企业也可利用自身网点覆盖面广的优势,协助各地全科医生共同开展大范围人群研究,或搭建基层医疗机构全科医生与综合医院专科医生的桥梁,促进全科与专科的科研合作,在科研领域推动基层医疗机构的发展。

  互联网公司。我国基层医疗资源分布具有明显的地域差异,东部好于西部,城市优于农村。借助技术优势,互联网公司可为远程会诊、远程培训等提供支持,将优质医疗资源集中地区的专科和全科专家通过互联网“空投”到医疗卫生资源短缺的地区,提高当地基层医疗机构的诊疗能力。也可通过开发相关软件,如健康教育、医疗信息查询、电子健康档案、疾病风险评估、在线疾病咨询、电子处方等多种形式搭建全科医生与居民间的桥梁,方便医患沟通,提高基层医生的诊疗效率。

  另外,关于社会办基层诊所。目前,国内的社会办基层诊所多为个体私人诊所,以基本医疗为主。现在已逐渐承接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如儿童免疫规划,妇女保健等,享受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政策资金。但服务数量和质量与公立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还相差甚远,尤其是儿童免疫规划质量堪忧。其全科医生匮乏,没有吸引高质量全科医生的职业发展平台,包括晋升职称、科研教学、进修学习等。因此,对于国内少数民族偏远地区来说,应加大政府监督及管理,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人力资源配置,加大全科医生或助理全科医生的培养,而不能将关注点仅仅放在硬件改造上。

(转载需注明来源:江苏智库网)
  编辑:蔡阳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