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  加微信
“三变”改革的有益探索
2017-02-27 09:55:00  来源:学习时报  作者:中央党校农村改革课题组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九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农村贫困人口如期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任务,是我们作出的庄严承诺。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要求:“从实际出发探索发展集体经济有效途径,鼓励地方开展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等改革,增强集体经济发展活力和实力。”这些年来,各地在农村改革中创造了一些好做法、好经验,其中,贵州省六盘水市的“三变”改革就是一种有益的探索。

  2014年以来,地处乌蒙山区的贵州省六盘水市围绕中央关于“三农”工作的部署要求,结合当地实际,按照“市场主导、平等自愿、自负盈亏、按股分红”的原则,探索开展了农村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的“三变”改革,取得了初步成效,将产业发展与生态建设结合起来,走出了一条生态建设与扶贫减困同步推进之路。

  “三变”改革的做法

  山高坡陡、耕地破碎,贫瘠的土地与脆弱的生态,只能立足山地特色、把“山地劣势”转化为“山地优势”,才是精准扶贫、科学脱贫的真正出路。六盘水“三变”改革的做法包括三个方面。

  推进资源变资产,让沉睡的资源活起来。围绕盘活农村土地、资本、劳动力、技术等资源要素,对农村资源进行核查清理、登记备案、评估认定,以股权形式入股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经营主体,聚集发展要素,激活发展潜能,推动农村加速发展。一方面,引导农民以土地经营权入股。在坚持农民土地集体所有性质不改变、耕地红线不突破、农民权益不受损的前提下,引导农民将已确权登记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到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经营主体,促进农户与经营主体“联产联业”“联股联心”。另一方面,积极推进集体资产入股。在对农村集体资源进行清理核实、确定权属关系的基础上,经集体经济组织全体成员同意,将集体投资兴建或购置的房屋、建筑物、机械设备等资产评估入股,将集体所有的土地、林地、荒山、滩涂等自然资源经营权折价入股,使集体经济组织拥有合作社、企业、家庭农场等经营主体的股权,按比例获得收益,让农村闲置的资源活起来,发展壮大集体经济。

  推进资金变股金,让分散的资金聚起来。不改变资金使用性质及用途的前提下,将各级财政投入到农村的发展类、扶持类资金等,量化为村集体或农民持有的股金,采取集中投入、产业带动、社会参与、农民受益的方式,集中投入到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经营主体形成股权,按股份比例分享收益,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形成农民稳定增收的长效机制。

  推进农民变股东,让增收的渠道多起来。农民自愿将个人的资源、资产、资金、技术等,入股到经营主体,参与分红成为股东。一方面,政府主导农民入股实现增收。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统筹做好资源配置、资金整合、产业规划、政策保障等工作,引导农民积极入股到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经营主体。另一方面,政府推动农民入股实现增收。在政府统筹规划的基础上,按照平等自愿、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原则,鼓励和推动农民以土地、资金、技术等多种方式入股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经营主体变为股东,采取“公司+基地+农户”“合作社+集体+农户”等多种组织形式,在参与规模化、组织化、市场化发展中提高土地产出率,增加农民收入。

  “三变”改革的特色

  “三变”改革不仅解决了资源、资金、农民分散这一阻碍农村发展的顽症,而且以股份合作为纽带,推动了农村经济规模化、组织化、市场化发展,激活了农村发展内生动力,探索出了一条切实可行的精准扶贫、科学脱贫之路。

  “三变”改革的着力点在于紧盯贫困人口、加快脱贫攻坚。为了让“三变”改革惠及更多贫困户,六盘水实行优先产业覆盖、优先财政注资、优先提供贷款、优先企业带动、优先易地搬迁、优先确权颁证等“八个优先”,注重分类指导、因户施策、一人一法。对于深山区、石山区、不具备脱贫条件的“两无”人员,主要是帮助他们将土地经营权入股,或者将扶贫开发类资金等量化为他们持有的股金入股;对于有资金、有技术的“两有”人员,鼓励和引导他们以土地、资金、技术等多种方式入股,从中获取租金、薪金、股金。此外,六盘水积极支持返乡大学生、外出务工人员等回乡创业就业,推动城市资源向农村流动和集聚,促进群众脱贫致富,涌现出一大批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新型职业农民。

  找准了发展集体经济的有效抓手。一是注重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六盘水市依托农业主导产业,深入推进“一村一社”计划,以村为单位组建村级新型专业合作社,作为村级龙头企业和产业发展的重要载体。由政府指导与供销合作社、农村信用合作社深度合作,充分延长产业链、供应链、资金链,并从股权收益、经营收入中提取适当资金用于发展壮大集体经济,推动集体经济市场化、开放化、有序化发展。二是建立利益连接机制。按照合同书、股权证、分红单“三个到户”的要求,通过股权收益壮大集体经济,带动农民脱贫致富,实现“大河涨水小河满”。三是强化产业龙头带动。充分发挥国有平台公司市场、资金、技术、销售的优势,引导村集体将土地补偿款、扶持资金等,采取委托经营、入股等方式,整合到国有平台公司重点投资农业产业,大力推进集中连片地区扶贫开发。促进农业产业向特色化、规模化、专业化发展,以产业发展长期带动群众可持续增收。

  进行资金整合,保障“三变”改革投入。针对过去扶贫资金存在的“一年投、两年验、三年看不见”等问题,六盘水加大各类资金整合力度,通过“资金变股金”来激活和放大资金使用效益,变“一次性”投入为“持续性”增收。一方面将财政项目资金变为股金,就是把财政投入到农村的生产发展类资金、农业生态修复和治理资金、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支持村集体经济发展的专项资金等,投入到经营主体,按股分红。另一方面将扶贫专项资金变为股金,就是把精准到户的扶贫专项资金,投入到效益较好的企业,合理确定贫困户股份比例。生产经营实行专账核算,由特区扶贫局、镇政府、园区代表、农户代表等组成监督管理小组,对贫困户占股收益实行动态监督管理,并建立适时退出机制,真正做到真扶贫、扶真贫。

  “三变”改革的启示

  经过两年的探索和实践,六盘水市的“三变”改革取得显著成效,其启示和推广价值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三变”改革,促进了农业转型升级,培育了一批种养、加工、冷链、物流等农业龙头企业和特色农产品,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推动了“接二连三”。二是“三变”改革为农业规模经营构建了新机制。通过引导农户将承包地经营权入股到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经营主体,改变了主要通过土地流转发展规模经营的方式,创新了农业规模经营体制机制,实现了“统”与“分”的有机结合。三是“三变”为实施精准扶贫找到了新路径。通过“三变”搭建的股权平台,把贫困群众与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经营主体有机连接起来,改变了过去点对点的扶贫模式,放大了贫困群众狭隘的生产空间、生存空间和发展空间。四是“三变”改革壮大了农村集体经济,优化了乡村治理体系,完善了联村党委领导下的多种经济组织合作的乡村治理结构,形成村集体与市场紧密结合、党的领导与各种经济组织和农民的衔接互动的社会治理体系,巩固了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

  (课题组成员:刘学侠 熊若愚 林 娜张治江 毛 强)

(转载需注明来源:江苏智库网)
  编辑:吴鑫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