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  加微信
正确对待名利得失
2023-02-20 16:29:00  来源:学习时报  作者:张红卫

正确对待名利得失,是共产党人初心本色的真实写照,是对党员干部党性修养的现实考验。名利得失,是每个人都会经常面对的,考验着格局、修养和定力。古人讲,“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上云卷云舒。”这是一种超然的人生境界,现实中一些同志特别是领导干部往往是“看得破,忍不过”。有的“提别人眼红,自己干嫌累”,见不得别人好,自己又习惯躺平,懒得付出努力;有的平时工作不争,一到评功评奖、晋升任用就跳出来,唯恐自己落下;有的自我感觉良好,总觉得“老子天下第一”“非我莫属,舍我其谁”,一旦愿望达不成就上蹿下跳、怨天尤人,甚至乱告诬告;还有的图舒适安逸、挑岗位职位,不愿到贫困艰苦边远地区任职,不想干副职,不屑于到基层蹲苗锻炼;等等。可以说,看重什么、看轻什么、坚守什么、舍得什么,是关乎共产党人名利观、得失观的大问题,必须时时刻刻反躬自省、磨练心性、涵养修为。

坚持干在平时、争在平时。共产党人从来不反对正当合理地追求成长进步,崇尚功勋荣誉。朱德讲过:“部队中人人精神振奋,你也想立功,我也想立功,这样就会打胜仗。”我们一直倡导的是,功与名是工作中挣出来的,不是争出来的。不干,半点马克思主义都没有。现在,有的同志不是干在“平时”而是争在“评时”,不是把功夫下在平时的“浇水施肥”上,而是下在评时的“掐花摘果”上。平时工作上拈轻怕重,多干一点就觉得自己受累了;利益上斤斤计较,少得一点就觉得吃亏了;进步上横攀竖比,提升稍慢一点就觉得组织亏待了。到了年终岁尾总结时、评先评优关键点、提拔使用紧要处,就与人争得脸红脖子粗,这个万万要不得。优秀不优秀平时表现得出来,大项任务也看得出来,到了“评时”自然众望所归、水到渠成。而“评时”靠拉关系、找门路、用手段、耍心计,搞临时抱佛脚那一套,可能一时会起点作用,但终归糊弄不了多少人。“评时”是平时的反映,平时影响甚至决定“评时”,只要平时干得好,“评时”自然不用争。把比拼的心思和精力多用在平时而不是“评时”,才是正确的打开方式。

看重人心口碑、群众公论。古人讲,“赏当其劳,无功者自退。”立功也好,受奖也好,晋升也好,重在立起鲜明导向,鼓励先进的更先进、优秀的更优秀,引导大家向先进的、优秀的同志学习。我们党选人用人的基本原则,就是德才兼备、以德为先。树立正确的名利观、得失观,既要注重干出工作实绩,更要注重加强德行培塑,这样才能让人心服信服。作为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特别注意群众评价,尊重群众公论。群众公论是多数人对某个干部的普遍看法,满意度和支持率如何,群众说了算。人心是最大的政治。这奖那奖不如群众的夸奖,金杯银杯不如群众的口碑。党员干部的德行品行好不好、工作能力强不强、实绩贡献多不多,群众看得最清楚,最有发言权。作为一个单位、一级组织,要重视深入基层一线,多在民主评议和群众口碑中,多在日常工作生活中,近距离、多角度考察了解真实情况,这样才能把好干部准确识别出来,真正让人品好、素质高、能力强、作风实、敢担当、有作为的同志脱颖而出,让吃苦者吃香、奉献者得利、有为者有位。

倡导淡泊超然、守住宁静。淡泊宁静是心态的平和、稳定和安详,同时也包含对名利的超然。看重名利是本能,淡泊名利是本事。做人最终看的是能力,看的是人品。人活着不要太把自己当回事,你越把自己当回事,群众就越不把你当回事。一切都是过眼烟云,唯有口碑、情怀不可舍弃。人生在世,难免潮起潮落,不如放低姿态、调整状态、坦然面对,把更多心思精力投入到工作当中去。摒弃私心杂念,一心一意干事,有时反倒会收获更多。平衡是一种自然法则,外在的东西失衡就会倾覆,内在的东西失衡就会失态。党员干部心中要有架天平,遇事要多权衡利弊,以平衡的心态对待得失,以豁达的胸怀看待名利,得之淡然、失之泰然。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不为名利所累,不为物欲所困,不为得失所惑。如果总是左顾右盼、见异思迁,或者一遇到挫折就垂头丧气、稍有成就便飘飘然,终究难成大器。实践证明,厚德的人常自省而不惑,明理的人知轻重而不躁,成事的人有定力而不浮,这才是党员干部坚定信仰、涵养操守、担当作为应有的心态和状态。

奋进新时代,担当新作为,树立正确的名利观、得失观是应有之义,也是必然要求。党员干部应当时刻铭记毛泽东“共产党就是要奋斗,就是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不要半心半意或者三分之二的心三分之二的意为人民服务”的殷殷告诫,坚定理想信念,端正价值追求,淡泊名利得失,埋头苦干实干,把全部心思精力倾注在本职工作岗位上,把实现个人价值融入强国复兴伟大实践,以新担当新作为书写人生华彩。

(作者单位:武警部队政治工作部宣传文化中心)

(转载需注明来源:江苏智库网)
  编辑:蔡阳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