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  加微信
探路行政性都市圈向功能性都市圈转变
2021-02-23 10:31:00  来源:新华日报  作者:孔令刚

南京都市圈是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支持建设的第一个都市圈,也是由江苏与安徽两省共建的第一个跨行政区域都市圈。苏皖要协同合力推进,南京须在更高站位上认识自身的责任与担当,以健全同城化发展机制为突破口,尊重都市圈发展规律,推动行政性都市圈向功能性都市圈转变,整体提升都市圈发展质量,支撑长三角城市群建设,助力长三角区域率先形成新发展格局。

苏皖协同合力推进是关键支撑

江苏和安徽有悠久的地缘、人缘、文缘、业缘等联系,这是南京都市圈建设最深厚的基础条件。如果说近30年南京都市圈发展主要是南京市的强力推动以及各成员城市的积极呼应,那么上升为国家战略的都市圈建设,更需要苏皖两省协同推进。

一方面,要建立对涉及都市圈发展中的重要政策协调、重大项目建设协调、产业分工布局建设等跨行政区域重大发展战略、重大生产力布局、重大政策联动等问题研究决策的省级党政主要领导会商制度;

另一方面,要进一步完善由两省省级政府层面统筹的决策层、协调层、执行层的区域合作新机制,在协调破解都市圈整体规划与省际城市间规划衔接,公共性、基础性、通用性的跨区域重大项目投融资、建设和运营机制,跨区域利益共享共担机制等问题以及包括苏皖联手出台突破性重大政策组合,吸引和集聚全球最优质要素资源,打造世界级创新平台,融入全球价值链分工体系,协同培育高端产业等方面有新进展和新突破。

总之,苏皖两省要携手在省级层面探索新时代条件下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机制,推动南京都市圈建设,率先在南京都市圈形成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

以健全同城化发展机制为突破口

都市圈是以1小时通勤圈为空间特征,空间布局更为紧凑,是城市群次区域的增长极,在区域经济布局中的作用更为突出。2019年2月,国家发改委发布《关于培育发展现代化都市圈的指导意见》,明确“都市圈是城市群内部以超大特大城市或辐射带动功能强的大城市为中心、以1小时通勤圈为基本范围的城镇化空间形态”。《复函》也明确“以促进中心城市与周边城市同城化发展为主攻方向,以健全同城化发展机制为突破口,着力推动基础设施一体高效、创新体系协同共建、产业专业化分工协作、公共服务共建共享、生态环境共保共治、城乡融合发展”。南京都市圈同城化发展,重点要在打破区域行政封闭管理体系的制度性安排,健全同城化发展机制方面迈出实质性步伐。

一是在对成员城市规模、人口结构、产业结构等基础资料进行系统挖掘和研究基础上,发挥不同规模城市间的成本差异优势,推动都市圈城市间以及产业间的合理流动,通过产业互补和产业链嵌入化解竞争,实现中心城市功能的疏解和成员间要素的再分配;

二是要打破城市行政管辖区界限,包括率先改革户籍管理制度,在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项目投入、申报和审批等方面建立一体化的统筹机制,尽快实现通勤同城化和公共服务资源配置均等化,缩短城市间要素流通时间以及公共服务资源和公共服务配置在核心城市与其他城市之间的落差;

三是逐步建立都市圈以区域整体发展质量提升为目标的考核体系,以区域间总体发展水平的提高为最大价值取向。

沪宁杭合四个都市圈深度同城化,要以南京都市圈同城化机制先行探索,以促进中心城市与周边城市同城化发展为主攻方向,为长三角区域更大范围的同城化和一体化发展提供经验。

推进行政性都市圈向功能性都市圈转变

批复南京都市圈建设规划,是鼓励在跨行政区域一体化发展中,探索行政区经济向都市圈功能性经济转型的新路和新模式,拓展优势互补空间,带动都市圈次区域中心城市增长极、发展节点的功能提升。

良性发展的都市圈不仅是规划出来的,更须尊重都市圈自身的发展逻辑和规律。因此,南京都市圈要在破解行政区经济自我设限、自我循环等弊端上做出新探索,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以开放的思维集聚全球资源要素,用市场手段优化资源配置,为市场主体提供公平竞争和自主经营的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在更多地用市场的逻辑和资本的力量推进一体化发展方面做出新示范,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率先在区域财政共享机制、土地资源统一配置机制及形成市场发现价格机制等方面大胆创新,推动都市圈内部形成以产业集群为基础合理分工,各成员城市共建共享产业集群带来的红利。

对10多年来在跨行政区都市圈建设积累的前瞻性经验进行系统性总结、提炼与提升,是南京都市圈继续处于领跑态势的基础。突出都市圈功能性建设,突破行政边界,克服行政区经济弊端,打破行政区经济,打造都市圈经济,推动行政性主导都市圈向功能性都市圈转变,探索可复制、可推广的有效经验,形成跨省级行政区区域治理新模式,这是南京都市圈保持领跑姿态并探路都市圈同城化发展新路径的价值与意义所在。

(作者为安徽省人民政府参事、安徽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社科院研究基地研究员;本文为安徽省社科规划重大项目“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安徽的机遇和优势研究”〈AHSKZD2019D01〉阶段性成果)

(转载需注明来源:江苏智库网)
  编辑:蔡阳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