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  加微信
提高核心竞争力,推动南京都市圈高质量发展
2021-02-23 10:30:00  来源:新华日报  作者:马 骏

南京都市圈是长三角内唯一横跨两省的都市圈。上升为国家战略后,南京都市圈承担着高质量发展的国家使命。高质量建设南京都市圈对于落实长三角一体化战略具有重要意义。

认知都市圈高质量发展的维度

都市圈是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区域空间形态的高级现象,是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的标志之一。目前,世界上已形成诸多知名都市圈:以纽约为中心的纽约都市圈;以东京为中心的日本东京都市圈;以伦敦为中心的英伦都市圈;等等。可以说,都市圈之间的竞争体现了国家之间的竞争。促进都市圈高质量发展就是要提升都市圈的竞争力,总的说来,都市圈的竞争力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1.5小时通勤圈内的土地面积与人口数量。根据国际经验,城市之间通勤时间不超过1.5小时则认为连接较为紧密,因此,1.5小时通勤圈范围内的土地面积、人口数量以及其他资源的总量决定了都市圈发展的基本条件。

第二,对国际消费的吸引能力。高能级、国际化的都市圈中心城市作为城市发展的集聚向心力和核心驱动力,能有效满足本土及周边居民生活性消费(含个体消费、公共消费、生活消费、生产消费、文体消费等),并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吸引更多人才加入。

第三,对都市圈内其他城市供给高端服务业的能力。高端服务业外溢效应强,能够有效带动其他城市服务业和制造业升级,提高都市圈服务行业集合体的经济整体竞争力。高端服务业可以促进经济的高速发展,增强经济稳定性,促进经济结构转型升级。

第四,完善发达的三次产业分工体系。随着城市都市区的发展,制造业等对于地租敏感的行业会转移到都市圈内,都市区向都市圈内的其他城市提供高端科技创新以及金融服务,形成制造业与生产者服务业在都市圈范围内的良好互动关系。只有当生产企业能够在较近的中心城区寻找到所需要的生产性服务业尤其是高端服务业,才能够提高产业与核心都市区的黏性。

南京都市圈发展面临的挑战

一是国内城市之间的竞争不断加大。近年来,随着国内部分城市的高铁枢纽建成,城市之间对于人才、产业等方面的竞争不断加码。以合肥市为例,通过高铁的建设,与北京、上海等地的链接不断加强,在经济发展数据上表现抢眼,对于安徽腹地的影响不断扩大。

二是金融等高端资源供给不足。南京虽然是发达省份的省会城市,但长期以来,上海的金融企业在长三角的巨大影响力限制了南京高端金融业的发展。相比较北京、上海等地,南京的创投基金、私募基金等服务供给严重落后。

三是制造业不够发达。制造业是技术创新的源泉,也是高端服务业的载体。南京的规上工业企业数量在江苏省居于下游,长期以来,南京规上工业企业数量不及省内的苏锡常等地甚至落后于扬泰等地,严重制约了南京的产业体系建设。

推动南京都市圈高质量发展的几点建议

第一,奋力打造以南京为中心的立体化交通体系。南京应该以都市圈通勤为出发点重新梳理交通体系的建设思路,在空、铁、公路以及城市轨道交通方面不断发力。应该推动以南京为中心的支线高速公路网建设,规划建设南京到都市圈内各个县区的高速公路,推动南京主城区到相邻市县的轨道交通建设,确保南京主城到都市圈范围内点对点通勤时间在1.5小时以内。同时,要加快推动南京铁路北站与六合机场民用化建设,提升南京对于苏北腹地与安徽省的影响力。

第二,布局高等教育资源吸引青年人才。南京正在大力推动“创新名城”建设,这就需要进一步吸引青年创新人才,提升城市活力,提高城市创新竞争力。接下来可以在南京规划新建国际化的高等学校或者科研机构,积极培育青年人才,以适应南京未来城市发展的需要。

第三,加大南京主城区的高端服务业供给。南京仍需加大高端服务业集聚区的打造力度,接下来要以南京建邺区金融城为基础,进一步拓展高端金融资源向南京再集聚;以南部新城开发为契机,进一步拓展基金、保险等金融行业再集聚;以南京法律服务产业园为基础,持续吸引律师事务所、会计事务所、设计事务所等高端服务业的集聚。

第四,要有目的、有计划地推进制造业高地建设。做好南京都市圈的产业布局,可以为南京的创新名城建设提供广阔的载体与空间;对南京溧水、六合、高淳区的制造业精细布局,可以为南京科研成果转化提供平台;同时发达的制造业也会给南京主城的创新提供支撑力量,进一步巩固了南京主城的中心地位。

第五,努力打造国际性消费中心城市,力争成为国际消费承接地。南京都市圈的发展,要服务好“双循环”,打造区域性消费中心城市,以消费中心带动都市圈整体升级。可以从消费市场国际化、消费资源聚集度、消费创新引领和品质消费集中四个维度提升南京作为区域性国际化消费中心城市在都市圈内的凝聚力,推动南京都市圈进一步升级发展。

(作者单位:南京大学商学院)

 

(转载需注明来源:江苏智库网)
  编辑:蔡阳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