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卷”现象已经成为中国经济社会现代化进程中的一大内生性障碍。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明确提出综合整治“内卷式”竞争。“内卷”现象不仅表现在国民经济领域,也造成了基层治理所面临的“超载”困境,难以实现精细化治理和有效应对居民多样化诉求。随着新时代基层治理实践的深入推进,基层党组织通过覆盖基层空间、引领机制创新、推动多元共治等方式,为破解内卷困境、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基层治理机制创新提供了有效路径。
党建覆盖基层空间是破解基层治理内卷困境的重要前提。随着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组织工作日渐完善,基层党组织的整合范围逐渐从居民小区拓展到新社会空间与新社会群体。实现对商业楼宇社区、国际化社区以及新建商品房小区等新社会空间的覆盖,治理对象也扩展到企业主、白领与海归等新社会群体,基层党组织应对治理问题的综合能力进一步强化。在业态复杂的城区,通过区域化党建、党建联席会议等制度建设,基层党组织得以充分动员驻区单位并吸纳新兴阶层积极分子,在开展自身建设的同时完成对基层社会的全面整合。
党建引领机制创新是破解基层治理内卷困境的关键抓手。从政治目标看,通过资源整合、结构优化、制度完善等多种手段,党组织实现了对上落实任务、对下团结群众、对内强化管理。从政治实践看,党组织与政府部门虽各有正式组织结构,但通过具体工作中的有机结合,形成了不同于传统科层制的创新行为模式。从政治功能看,党组织作为独立制度生产主体,凭借独特的认知结构和影响机制,发挥着重要的整合与辅助功能。
党建推动多元共治是破解基层治理内卷困境的有效路径。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加强城市社区党建工作,推进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持续整顿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有效实现党的领导的坚强战斗堡垒。”基层党组织通过整合政府、社会组织、居民等多方力量形成治理合力,在破解“多头管理”导致的基层治理内卷困境方面展现出显著的组织优势。这一实践不仅打破了单一主体治理的局限性,更形成了多元共治新格局,推动基层治理向精细化、标准化、敏捷化纵深发展,有力提升了基层治理的整体效能。
(作者分别为南京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讲师、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博士生;本文系江苏省教育厅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党建引领社区治理路径下国家嵌入机制的类型学研究”〈项目编号:2024SJYB0202〉阶段性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