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  加微信
加强交通综合执法青年队伍廉政建设
2025-03-20 10:09:00  来源:新华日报  作者:杨永建

当前,我国综合行政执法改革已经从初期探索试点走向局部推开发展,在深化改革的过程中,青年执法队伍建设显得更加重要而迫切。本文旨在分析交通综合执法青年队伍廉政建设思路,探讨如何进一步引导青年同志深怀爱国之心、砥砺报国之志,主动担负起时代赋予的使命责任,助力交通运输高质量发展。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鲜明提出要从严从实加强教育管理监督,引导年轻干部对党忠诚老实,坚定理想信念,牢记初心使命,正确对待权力,时刻自重自省,严守纪法规矩,扣好廉洁从政的“第一粒扣子”。加强青年执法队伍建设,做好年轻干部廉政教育,既是新时代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的基础性工作,也是帮助青年同志走好从政第一步的重要手段。

打造“共情式”廉政学习模式

强化忠诚教育。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年轻干部必须把政治能力摆在第一位”。行政执法队伍是行政执法行为的实施主体,其建设状况直接关系法治政府建设水平和全面依法治国方略的实施成效。这就要求青年执法队员必须深刻领会“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要将青年政治学习、廉洁教育与各团支部青年活动充分结合,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风廉政建设、廉洁文化建设的重要论述作为日常学习教育培训重要内容,从思想上消除青年同志发生腐败的风险隐患。

做好分层施教。针对年轻干部、青年执法队员等重点对象,要强化分层分类警示教育,提高纪律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开展“青廉”专题培训,举办青年干部廉洁从业教育等培训,做好廉政谈心谈话,强化青年干部自我约束,提高拒腐防变能力。为新入职的青年制定“套餐式”廉政教育,党委书记上廉洁第一课、老同志谈廉洁话感悟、观警示教育片、学行政执法禁令、签廉洁承诺书,将廉洁从政“风纪扣”扣紧、扣实、扣正。

开展互动教学。创设沉浸式教育场景,创作廉政版“剧本杀”,模拟“围猎”情境中的决策考验。建立违纪人员“现身说法”机制,每年组织“铁窗对话”活动,自编自导自演执法风险点情景剧,覆盖所有常见执法场景,让廉政教育真正触及灵魂,让青年同志能够深入思考反腐斗争。推行双向互动式教学,畅通青年交流渠道,实施“青蓝对话”工程,开展“青廉”分享会,倡导青年谈理想讲信念,谈奉献、讲观点。安排青年队员访谈退休纪检干部,开展“假如我是行政相对人”角色互换演练,并建立案例研讨工坊,每季度剖析本行业典型违纪案例,在互动中提升自身素养。

厚植“浸润式”廉政文化氛围

营造立体化文化空间。强化品牌力量,打造青年队伍的廉洁文化子品牌,组建青年廉政文创团队,自主设计“青廉”Logo,自编自演拍摄“青廉·执法”短剧、动画,展现青年“廉洁有为”的精神面貌和青春姿态。在一线执法站所“四基四化”建设中,同步推进一线执法大队的廉洁文化室建设,植入“青廉”风采,打造“新时代·新青廉”文化墙,以“弹幕”形式展现青年清廉心声,动态展示廉政动态。

创新文化传播载体。搭建“促成长、同交流、提素质”的学习交流平台,开展“青廉大讲堂”等活动,通过以讲促学、以讲促干、以学促进,推动青年队伍建设,凝聚青年蓬勃力量,展示青年昂扬风貌,以青年之志之为推动交通综合执法高质量发展。与主流媒体合作,联合开设“青廉说”“榜样力量”“青廉夜读”等不同形式的线上栏目,由青年骨干轮流上线开讲,不断创新“青廉”文化宣传载体,展示“青廉”风采,推动青年同志自身认同感持续提升。

构建社会共育机制。搭建多元监督平台,推行“执法开放日”常态化机制,定期邀请人大代表、运输企业代表、市民群众参与“沉浸式”执法观摩。深化校地协同育人,聘请本地高校法学教授担任“廉政观察员”。构建行业廉洁生态圈,在物流园区、网约车平台等设“亲清联络站”,签订《廉洁共建公约》,定期开展“廉政评议”。通过引入社会力量参与监督、教育与共建,打破廉政建设“体内循环”困局,借助外部视角倒逼执法规范,依托跨界合作厚植廉洁土壤。

完善“三力协同”队伍建设机制

强化队伍内生动力。建强“青年突击队”,锻造青年同志在发展新质生产力当中的精锐本领,在“急难险重新”任务中积极发挥作用,以法治之力保障和促进交通运输新质生产力发展。实施“青苗优选”计划,提高廉政表现在各项工作中的比重,引领青年同志自觉涵养优良道德品质,涵养清风正气,打牢道德根基。在配备“廉政导师”的基础上,打造廉政标兵,同步开展“青年廉政微创新大赛”等活动,将获奖案例纳入执法规范体系,通过构建全链条成长激励机制,使廉政建设真正成为青年职业发展的“必修课”和“加速器”。

完善制度约束效力。开展基层团组织建设质量提升三年行动,加快“四强”团支部达标定级建设。聚焦客运执法、船舶检验、治超执法、工程质监等执法一线重点领域,编制《青年执法廉政风险防控手册》,细化各项操作规范。树立“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病愈防复”的理念,建立“红黄蓝”三级预警机制,坚持关口前移、抓早抓小,对苗头性问题实施分级干预,将存在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最大限度消除在萌芽状态。强化智慧执法,稳步推进“一体化+智慧执法+信用监管”交通综合执法新模式建设,严格执行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规范使用执法记录仪等单兵设备,确保执法过程可视化、可溯源,实现对执法全过程的监督管理。

创新监督保障体系。全面应用“交通运输综合执法管理系统(守护2.0)”,按照1∶1比例配备移动执法终端,做到所有行政处罚案件均通过系统统一办理,杜绝线下办案,实现执法案件电子化、非现场执法智能化、行政处罚标准化、执法结果公开化,有效提高执法工作透明度和公信力。同时,加大技防投入,开发“廉情哨兵”智能系统,实时监测异常执法数据。从源头和机制上防治腐败,构建规范有效的防控体系,开展“伴随式”廉政监督,跟随一线青年执法人员开展日常执法工作,以“伴随式”全流程、全方位对被监督大队执法行为、执法风纪开展监督。

(作者为连云港市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支队党委书记、支队长)

(转载需注明来源:江苏智库网)
  编辑:蔡阳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