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技术的迅猛发展,特别是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在高校的广泛应用,为高等教育创新提供了强大支撑。大学生作为国家未来的栋梁之材,培养其自主学习能力至关重要。对此,高校应积极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构建大学生自主学习模式,从自主学习环境设计、自主学习效能提升、自主学习动机维持、自主学习能力提升四个维度来全面提升大学生自主学习水平,培养大学生终身学习能力。
大学生自主学习环境的设计
物理环境与网络虚拟环境的结合。在自习教室、图书馆自习室等传统自习区域,创建多功能学习空间,如灵活的学习角落、小组讨论区、静音学习区等。小组讨论区应设有白板和足够的座椅,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动合作;静音学习区需要良好的隔音设施,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运用在线学习平台,使学生能够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进行学习。学习管理系统LMS可提供课程资料、作业提交和反馈等功能,帮助学生系统管理学习进程;虚拟实验室则通过模拟实验场景,让学生在安全的环境中进行实践操作。
自主学习资源的数字化与网络化。系统整合丰富的在线学习资源,为大学生自主学习提供资源支持。电子书籍资源应涵盖各学科经典著作和最新研究成果,并提供搜索和注释功能,方便学生查找和整理信息。在线课程资源可以通过慕课(MOOC)、超星等学习平台提供,包括视频讲座、章节练习题和在线测试,帮助学生系统学习某一领域知识;教育视频可以是讲座记录、实验演示或专家访谈,使学生获得更为直观的学习体验;互动模拟通过虚拟环境模拟实际操作,如通过VR全景进行急救培训场景化训练、财务分析等,增强学生实践能力;专业数据库则提供期刊文章、研究报告等学术资源,支持学生进行深入研究。
大学生自主学习效能的提升
人工智能在自主学习中的应用。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可显著提升大学生的自主学习效能。依托人工智能技术开发智能辅导系统,根据学生学习进度和学习能力提供个性化指导。智能辅导系统能够模拟人类导师的教学方式,通过对话式的交互了解学生学习难点和兴趣点,提供定制化的学习建议和资源。系统还可实时监控学生学习进度,及时给予反馈和鼓励,帮助学生保持学习动力和效率。高校可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搭建自适应学习平台,分析学生学习数据,识别学习模式和学习趋势。学习平台通过智能分析工具,探查学生自主学习需求,自动生成学习策略。
大数据驱动的自主学习分析。大数据技术通过整合和分析大学生自主学习相关数据,为自主学习计划设计、策略调整等提供强大支持。学习管理系统可记录学生学习活动,包括登录次数、学习时间、课堂参与度、作业完成情况等。借助学习管理系统,教师可实时监控学生学习进度和学习表现。系统可及时提供反馈和建议,帮助学生调整学习策略,克服学习障碍,帮助教师识别学生学习模式、趋势和潜在问题。同时对生成的学习报告进行数据分析,可帮助教师和学生洞察学习过程,优化学习资源和学习方法。学生可借助大数据预测分析功能,预测学习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提前采取干预措施,强化学习效果。通过大数据预测分析,学生可更好地了解自己的学习状况,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大学生自主学习动机的维持
自主学习目标设定与自我效能感。构建大学生自主学习模式,离不开对大学生自主学习动机的激发与维持。教师需帮助学生根据个人兴趣和能力设定短期和长期学习目标,以目标反馈激活自我效能感。教师可以教授学生设定SMART目标,推动学生明确学习方向,激发学生学习动力。考虑不同学生的兴趣与能力存在差异,教师应利用智能教学设备和大数据工具对学生进行评估,了解他们的优势和劣势,帮助他们设定适合自己的学习目标;鼓励学生定期跟踪自己的学习进度,根据实际情况调整目标,确保其始终具有挑战性和可实现性。教师还需适时创造机会让学生体验成功,例如设置一些相对容易完成的任务,增强学生的自我效能感。
建立导师制和同伴指导机制。高校需引导大学生主动寻求自学导师和自学同伴,通过导师和同伴的指导,提供反馈和支持,激发和维持大学生自主学习动机。导师应明确职责和角色,指导学生制定学习计划、提供学术指导、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和生活状况等。高校需着重培育导师的在线教学平台应用能力,为学生提供有效的在线指导和支持;根据学生的兴趣、专业方向和导师的研究领域,推动导师与学生进行合理配对。同时,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个性特点和学习需求,自主选择合适的导师;高校可建立定期交流制度,让导师和学生通过在线平台,保持密切的沟通和交流,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展和问题。导师应给予学生及时的反馈和建议,帮助其调整学习策略和方法;高校需实施同伴指导计划,选择学习成绩优秀、具有良好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的学生担任同伴导师,为其他学生提供自主学习方面的指导和支持。此外,须定期对同伴指导计划进行评估,了解实施效果和改进空间。
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育
培养大学生自我管理意识。对于大学生来说,有效的时间管理是提高学习效率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关键。教师应指导学生根据自己的课程安排、学习目标和兴趣爱好,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学习计划应明确每天的学习任务和时间安排,并留出一定的弹性时间以应对突发事件;指导学生利用网络工具如日历应用、备忘录、提醒应用和时间管理软件,帮助学生更好地管理学习时间。此类工具可帮助学生记录学习任务、设置提醒和跟踪进度,提高时间利用效率;鼓励学生使用在线学习平台,定期回顾学习计划和进度,发现问题及时进行调整并总结经验和教训。引导学生自我监控和自我评价,通过让学生记录学习日志、进行自我评估等方式对学习计划进行调整和完善。
培养大学生互学意识。高校可建立在线学习社区,包括论坛、讨论组、资源共享区等功能模块,为学生提供交流、分享和合作的场所。鼓励学生在社区内分享自己的学习资源,如笔记、课件、参考资料等。通过资源共享,学生可互相学习,拓宽知识面,还可以培养团结互助的团队精神;教师可在线上学习社区中设置开放性学术课题,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学术问题的讨论,鼓励他们提出自己的观点和见解。高校还可定期举办各类线上学习活动,如主题讲座、学习竞赛、在线研讨会等。同时,定期组织学习分享会,通过建立自主学习社区,大学生可在互动学习中不断提高自己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能力。
(作者单位:宿迁学院教师教育学院;本文系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数字化转型背景下教育技术人才培养模式研究”〈编号:230801444140356〉、宿迁学院校级青年基金项目“人机交互环境下大学生在线自主学习能力提升研究”〈编号:2023XQNB01〉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