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工作是经济社会发展重要的先行性、基础性、公益性和战略性工作,服务经济社会的方方面面。习近平总书记2022年在给地质工作者的重要回信中,勉励地质工作要“在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中发挥更大作用,为保障国家能源资源安全、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作出新贡献”。近年来,江苏省地质局立足我省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和地质工作基础,持续强化职能履行,提出了体系化保障“五个方面安全”的职能定位,以优质科学的地质工作成果,为省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作出了地质贡献。
围绕战略性,服务能源资源安全。贯彻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部署,围绕自然资源部拟在我省部署的金红石、高纯石英、铜多金属资源基地建设,编制了《新一轮找矿行动工作方案(2023—2025)》,加大对战略性矿产、优势资源、特色矿种勘探力度,已发现锶矿、陶土矿大型矿产地各1个,晶质石墨矿中型矿产地2个,南京高淳铜多金属矿、苏北地区高纯石英原料矿、苏鲁造山带晶质石墨矿、磷矿等均显示了较好的找矿前景。因地制宜开发新能源,持续推进泰州干热岩项目,在国内首次完成了碳酸盐岩型干热岩热储大规模压裂试验;开展中深层地热、浅层地温能梯次利用示范,发现南通如东小洋口、扬州宝应两处大型中温地热田;实施的苏北盆地废弃油井地热资源精细化评价项目,已率先实现废弃油井的“二次利用”以及尾水100%“等量回灌”。去年省地质局与南苏丹矿产部签订了“南苏丹全国性地质调查”项目合同,是省属地勘单位首次承担境外全国范围的地质工作。
突出高品质,服务自然资源生态环境安全。深入推进流域生态保护与修复,承担了省域范围内长江沿线、太湖流域等多个生态修复重点工程;支撑南水北调东线湖网区域首个“国家山水工程”项目和“太湖流域水源涵养区生态修复项目”分别获得中央财补资金。紧扣“双碳”目标,实施江苏省CCUS潜力调查、长江沿线生态修复区域碳储碳汇调查等项目,圈出10个地质封存潜力区,在泰州建成并投运江苏首个“咸水层+油层”碳储存项目,目前已封存约2400吨,估算仅泰州区域封存潜力约26亿吨;完成淮安盱眙区域玄武岩自然风化调查研究,估算该地区玄武岩可封存二氧化碳超5000吨/年。开展生态敏感区域系统治理,实施了江苏滨海海岸带生态敏感区、黄海湿地等敏感区域调查,常态化实施浒苔、侵蚀性海岸监测,完成了全省第一个县域全域互花米草除治。
构建新格局,服务国土空间开发利用与保护安全。支撑区域重大规划,在长江三角洲区域开展了苏南城市群、淮海经济区等综合地质调查,在全国率先实现了省内设区市城市地质调查的全覆盖;深入推进城镇地质调查成果转化落地,助力溧阳梅岭玉、宜兴太华先后获评中国地质文化镇(村),全力支撑江苏“两心三圈四带”国土空间格局构建。统筹“陆海空天”联动协同,针对摸清自然资源家底,实施平原、丘陵地表基质调查试点项目,形成了全国典型经验;基于多源数据融合的“透明苏州”数智平台,作为“深海深地空天”重大创新成果,亮相江苏产学研合作大会;持续构建自然资源“星地一体化”监测新模式,支撑建设的省卫星应用技术中心位列全国省级中心评比第一名。服务重大项目落地见效,实施了如东黄金海岸等多项省级山水工程;技术支撑常州金坛盐穴压缩空气储能国家试验示范项目投运;开展连云港赣榆滨海区域建设用海规划高程变化论证,解决了当地近十年的用海难题。
守牢安全线,服务地质灾害防治安全。着力完善体系支撑,结合地勘改革推进,有效理顺全局系统地灾防治和海洋灾害防治技术支撑体系,建强了省级和13个设区市地灾技术中心,与省应急厅共建3支骨干队伍。扎实推动能力提升,综合运用“空天地”一体化调查手段,编制了地质钻孔光纤多参量监测实施技术规范,首次实现了区域—场地双尺度预测预警。持续建强监测网络,开发了地灾防治智能系统,构建了风险识别“一张图”、监测预警“一张网”;在南京牟尼峰建成了国内最大单体滑坡监测预警野外试验场,推动了智能监测从点式走向分布式。为江苏连续20年地质灾害“零死亡”和最大程度降低海洋灾害影响作出了贡献。
打造新粮仓,服务粮食安全。贴合“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有效拓展面积,打造了滨海盐碱地快速生态改良技术体系,已在南通建成了两处改良示范基地,总面积超1.5万亩;省政府在该基地召开了全省现场会予以推广。创新提质效,实践“耕湿一体化协同提质”理念,与中国科学院植物所达成合作,把废弃贝壳、煤矸石尾矿等废弃物等制成浒苔基新型肥料,用于经济作物种植、耕地土壤性质改良和生态环境修复,推动“生态+经济”共赢。推进了健康地质调查,划定了海安里下河地区富硒土壤地块2.4万亩,支撑了淮安市6000余亩土地通过国家天然富硒土地认证;助力了宜兴太华镇“因硒而养、倚硒而兴”。着力优产量,自主选育的“海璞1号”测产亩产610千克;同时,正搭建滨海盐碱地绿色发展监测平台,开展信息化管理和产品溯源,全力服务地方耕地安全、粮食安全。
(作者为省自然资源厅党组成员、副厅长,省地质局党委书记、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