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  加微信
依托地方红色文化提升思政教育质量
2024-03-15 10:37:00  来源:新华日报  作者:李珺

地方红色文化是地区的独特文化符号,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内涵、饱满的精神内核,与高校思政教育具有内在的趋同性和耦合性。将地方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政教育中,有助于坚定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心,厚植大学生爱国情怀。对此,思政教师应重视地方红色文化在理论课中的融入,以实践基地、文化活动等开辟思政教育第二课堂。同时,善用新媒体工具,着力推动地方红色文化与网络思政的融合。

深化地方红色文化与思政理论课的融合

当前,课堂仍是高校开展思政课的主要阵地。想要充分发挥地方红色文化的育人价值,最直接、最快捷的渠道,便是教师将红色文化知识引入课堂并进行深入讲解。

地方红色文化与高校思政公共课相结合。高校思政公共课有完整的课程教学计划,教师可在教学过程中引入地方红色文化,介绍红色人物、讲述红色故事,形成具有地域特色的红色文化教学风格。开发特色红色文化思政选修课。以地方红色文化为主题,选择最具代表性的经典题材,根据具体内容开设富有地域特色的红色文化选修课程。

积极开辟高校思政教育第二课堂

第二课堂是提升地方红色文化育人实效、打造思政教育新格局的重要一环,高校应予以高度重视。

建设地方红色文化思政教育实践基地。依托当地革命遗址、烈士陵园、红色纪念馆与博物馆等红色文化资源,建设面向高校学生的红色文化思政教育实践基地。组织形式多样的校园红色文化活动。通过成立红色文化社团、开办红色知识竞赛、举行红色文化节等活动,激发学生了解地方红色文化的热情。例如,南京农业大学推出“重走长征路”的定向越野活动,通过设置任务点模拟红军长征,让学生体会革命先辈艰苦奋斗的精神;南京传媒学院通过“红舞传习”品牌活动,对红色舞蹈作品进行创作,用红色文化的力量感染青年学生树立坚定的文化自信。

着力推动地方红色文化与网络思政融合

在互联网快速发展的时代,加强思政教育与地方红色文化在互联网平台的融合,是提升高校思政教育质量的重要路径。

搭建红色文化资源共享平台。高校应联合政府相关部门,对地方红色文化资源进行数据收集、处理、共享,将具象的红色文化资源转变为虚拟数据,而后依托红色文化资源共享平台,展开相互交流。同时,注意确保红色文化资源共享平台教学来源的权威性。

善用新媒体工具挖掘、宣传红色文化。高校可以利用各大自媒体平台,通过拍摄红色微电影等方式,拓展思政教育范围。例如,南京晓庄学院组织学生实地考察南京本地的红色印记,将考察经历发布在微信公众号平台,生动再现南京红色文化,获得超100万的线上阅读量,育人效果明显。 (作者单位:南京传媒学院)

(转载需注明来源:江苏智库网)
  编辑:蔡阳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