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是经济活动和社会发展的技术支撑,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基础性制度。标准化战略已经成为新的时期推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特殊力量。它不但在经济建设方面影响深远,而且将在相当程度上成为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支撑。
摄影业亟需建立行业标准
摄影从诞生之初的纪实功能发展至今,已被赋予了更多的艺术性与文化意义,转变为广泛的艺术和商业应用,成为一种艺术、一种文化的表达方式。它不仅是捕捉生活瞬间的技能,更是表现情感、传达信息和展示技术进步的重要媒介。作为文化产业的一部分,摄影业对于文化的传承和创新有着特殊的意义。尤其在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新时代里,摄影业亟需建立行业标准化体系,借以作为摄影教育乃至行业发展的重要支撑。
技术标准化。随着摄影技术的日益进步,摄影器材日新月异。相机的像素、镜头的分辨率、后期软件的功能等都在不断更新。在这种情况下,技术标准化能确保所有的摄影器材达到一定的质量标准,为摄影师提供性能稳定的创作工具,减少不必要的技术障碍。
服务标准化。摄影业作为服务行业,早已超出了单纯的拍照服务,现在涵盖婚纱摄影、商业广告摄影、人像写真摄影等多个细分领域,所提供的服务需保证一定的质量。无论是拍摄流程,还是后期制作,都需要有一套明确的标准来指导。摄影业服务标准化可以提供统一的服务流程,提高客户满意度。
拍摄流程优化。有了明确的行业标准,摄影师在前期准备、场景选择、器材配置等方面都能形成快速决策。例如,标准化的摄影器材参数有助于摄影师在选择设备时能快速判断其性能和适用场景,尽可能减少试错时间。
后期处理规范化。在后期修图环节,标准化的色彩校正、画面裁剪等流程,可以让图片处理更为迅速,同时保持作品之间的风格统一性。
统一的质检标准。摄影行业的标准化为摄影作品提供了一套统一的质量评价体系。不仅仅是画质、分辨率,更涉及作品的艺术性、创意性等,这确保了摄影作品的整体质量。
客户体验的标准化。在商业摄影中,从与客户的沟通、合同签订到拍摄实施和后期交付,都需要一套明确的服务流程。这不仅提高了服务效率,还增强了客户的信赖和满意度。
为摄影业持续创新注入新动能
标准化有助于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高质量的发展,意味着高质量的供给。标准化的统一原理和效益原理告诉我们,摄影产业的高质量发展须是摄影产品与摄影服务两个效益的相统一。应首先树立精品意识,然后在实践操作与用心服务中聚力打造品牌。
对于生产者而言,就是要坚持继承和创新相统一,践行工匠精神,对摄影作品要精益求精、精雕细琢,体现其最大价值。同时坚决杜绝道德失范、诚信缺失、见利忘义甚至以不正当或违法手段生产摄影产品以牟取更高利益的行为。对于消费市场而言,要建立群众摄影文化需求反馈机制,以提供更有针对性、实效性的摄影文化产品和服务种类。
标准化可使相关组织和人员包括教学者受益。标准可强化安全、效率、协作,制定和采用高水平的标准将使相关组织和人群包括广大教学者受益。因此,在标准制定过程中,应充分吸纳行业协会、相关民间团体、高校科研机构、消费者以及其他利益相关方参与其中,以确保标准制定的公开、公平和协商一致,兼顾和保护各方利益,同时也确保标准的可执行性和可操作性。
标准化将提升生产要素水平,完善市场支撑体系。一是政府发挥主导作用。二是重视和加强标准化基础理论研究和标准化队伍建设。三要增加扶持资金投入。
标准化有利于推动建立科学的评价和管理体系。一是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摄影文化产业评价指标体系。二是不断完善摄影文化产品质量管理体系。逐步推行摄影文化产品认证和第三方质量检验检测,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建立健全摄影文化产品质量监督机制,严格执行缺陷产品召回制度,引导企业加强从生产到销售的全过程质量管理。建立企业黑名单等制度,不断提高公众对摄影文化产品质量的信任和认可。
标准化能积极推进摄影文化数字化标准化工作。首先需要加强摄影文化数字化技术研究,为摄影文化数字化标准提供技术源泉。其次,要结合《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在标准实施过程中及时总结经验、优化标准,将团体标准上升为行业标准或国家标准,服务于摄影文化数字化工作。
数字经济时代,得标准者得天下。标准是质量的技术基础,要想有高质量,一定先有高标准。摄影服务行业标准化体系的建设,将为行业的持续创新注入新动能。比如,技术与艺术的结合。在明确的标准框架内,摄影师可以更自由地尝试各种新技术,如无人机拍摄、全景摄影等,这种基于标准的新技术为摄影行业的创新性发展带来了更多的可能性。再如,跨领域融合。摄影行业的标准化与其他文化产业领域的标准化相结合,如与文旅、音乐、舞蹈和时尚等的结合,可以推动跨领域的创新项目,例如文旅摄影、音乐摄影、舞台摄影等。
目前,在摄影服务行业标准化建设方面,已有地区和部门进行了有效尝试和探索。2022年1月5日,《江南晚报》刊发了消息《无锡首次推出“美拍指数”——这个点,这个地,快门要这样按》,所报道的无锡市文广旅游局与无锡市气象局等部门联合推出“无锡美拍指数”的做法,就是鲜活一例。
(作者单位:江苏开放大学;本文系2023年度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高质量发展视域下江苏地区摄影服务标准化体系建设研究”〈2023SJYB0777〉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