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  加微信
新就业形态下高校毕业生就业能力提升路径
2022-07-01 10:11:00  来源:新华日报  作者:蔡永茂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广泛运用,依托互联网平台的新就业形态脱颖而出,如:远程办公、在线教育、直播带货、生鲜电商等等。新就业形态是在互联网条件下应运而生的,尚未完全独立的新型就业形态。“新就业形态”改变着传统的就业模式、工作模式,“新就业形态”研究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新就业形态对高校毕业生的就业能力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社会、高校要根据新形势培养大学生的就业能力,帮助毕业生实现更高质量就业。

优化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方案,提升学生专业胜任力。新就业形态涉及许多新专业领域,这些新的职业更注重互联网化、数字化,比如2020年初人社部等部门发布的智能制造工程技术人员、工业互联网工程技术人员、虚拟现实工程技术人员、人工智能训练师、全媒体运营师等16个新职业。对于这些新兴职业的出现,高校应根据新的人才就业形式的需要,调整优化专业结构,在确保学校重点品牌专业优势的同时,加大对一些新兴专业的发展力度,根据专业特点和发展方向,可加大校企合作,推行产教融合,强化专业和产业的对接,围绕产业链打造专业群,利用行业企业资源和优势提高学校专业建设水平。

另一方面,高校应根据新就业形态的需要,推进学科专业结构优化提升和内涵丰富,调整人才培养方案课程设置,科学安排数字化技术相关课程,加强大学生数字知识和技术的培养,满足数字化专业人才的需要。完善课程设置和知识体系架构,应社会所需,与市场接轨,推进教学内容改革。在教学中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将思政教育融入到专业教学中,既要重视学生心理素质教育和身心健康培养,更要加强专业知识技能的指导,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分析总结的能力。另外,大学生要学会对专业知识进行拓展,阅读相关文献资料,提高专业技能;还要学会认识和分析新就业形态,在就业选择时突破专业束缚,灵活选择合适的工作,提升就业能力。

强化双创教育和实践教学,提升学生创新创业力。新就业形态发展下,创新创业意识显得尤为重要。目前,高校毕业生还是比较擅长发展传统的就业能力,对发展和提升新就业能力没有足够的重视。主要表现为:第一,专业知识掌握不充分,专业技能不够精通,没有丰富的知识储备,在新就业形态下没有明显的专业优势。第二,创新意识薄弱,实践能力不强,创业能力不足。第三,自我认知、目标定位模糊,职业生涯规划不够合理,根据新就业形势调整发展方向的能力较弱。第四,就业价值观念保守陈旧,多数选择守成就业。

应将创新创业作为公共必修课程纳入人才培养方案,针对全校学生开课,帮助学生培养创造性思维,更加注重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树立科学创业观,提高发现和挖掘创业机会的能力,正确理解创业与职业生涯发展的关系,积极投身创新创业实践。双创项目实践和各种实践教学活动可以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丰富实践经验,完善专业技能,培养兴趣爱好,明确就业方向。当学生面对新形态就业环境时,能把创业当成一种职业选择,转变传统观念,抓住创业的机遇,主动加入到创业的大部队里,承担社会责任,实现人生价值。

加强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现实地看,“新就业形态”与人才培养的关联是对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高校应该统筹安排,建立专门的就业指导中心,引进和培训一批专业的就业指导教师。鼓励就业导师进行新就业形态的研究,认知新就业形态的特征。例如,就业选择多元化,工作时间、地点灵活化以及互联网依赖程度高等,熟悉新就业模式的各种要求,了解各种新的就业环境。根据学生兴趣爱好、能力才干、社会价值观等,帮助学生在就业方向选择中解放思想、明确职业发展方向,构建大学四年不断发展的职业生涯规划,加强对新技术的学习和应用,精准开展创业培训、创业服务,进一步拓展就业创业空间,增强就业创业的核心竞争力。学生根据职业规划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专业知识学习,同时自觉培养职业素养,提高规划职业的能力,提升自身综合素质与就业竞争力,从而更精准地实现充分就业。

健全新就业形态公共服务体系,提升学生就业的保障力。关于“新就业形态”,2015年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公报就曾明确指出,“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完善创业扶持政策,加大对灵活就业、新就业形态的支持力度。”虽然早在2015年就提出新就业形态的概念,但很多人还没有足够重视和关注。首先,政府部门应该加强新就业形态的宣传,让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和深入了解,使得大学生在就业时逐步考虑新就业形态下灵活就业的模式,推动创业就业成为高校毕业生稳就业的重要环节。其次,政府需要健全社会保障机制,考虑将新就业形态的从业人员纳入其中,让更多的从业者享受医疗、养老等各类保障,支持和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最后,新就业市场灵活多变、鱼龙混杂,政府需要加强监管,调整和改善新就业形态下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市场体系;还要加大对大学生创业就业的政策扶持,努力为大学生创造更好的新就业市场,完善新就业形态市场体系。

(作者单位:常州大学继续教育学院、李公朴社会教育学院)

(转载需注明来源:江苏智库网)
  编辑:蔡阳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