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  加微信
明晰聚焦富民的五大问题
2017-06-28 08:40:00  来源:新华日报  作者:刘志彪

  聚焦富民有着丰富的内涵,作为工作取向、导向和指向,需要仔细辨析和甄别。

  第一个问题,为什么现在要提聚焦富民?

  过去三十多年来,经济发展战略目标是设法从贫困、温饱状态快速迈向基本小康。这是中国实施的第一轮追赶战略。随着GDP总量进入世界第二、人均GDP达8800多美元,中国整体上进入了基本小康的发展阶段。经济发展战略的重点,自然转变为以赶超西方中等发达国家为目标的第二轮追赶战略。第二轮追赶战略在发展的本质上,不是增长速度的追赶,而是发展质量的追赶,是全面发展水平的追赶,尤其是民生发展的追赶。

  第二个问题,怎么样才叫富裕?

  富与不富是相对的。纵向比,我们现在已经从温饱、小康水平阶段,走向了追求高水平小康的阶段,正在启动基本现代化建设;横向看,我们与发达国家在居民可支配收入水平上的差距还很大,存在继续努力、奋起追赶的巨大空间。富还是不富,不是用生产量来衡量的,而是用生产中最终由民众分享的程度、实际水平来衡量的。而且,“富”还是一个动态的标准。在国内比,江苏居民的富裕程度,平均来说处于中等收入和高收入之间的水平。

  第三个问题,究竟要富谁?

  聚焦富民要富的是民,主要是普通老百姓。在过去的发展模式中,处于强势地位的政府、金融机构、国有企业拿多了,现在在分配上要突出向居民、向劳动者这些主体倾斜。

  聚焦富民也不是要“富”所有的“民”,必须弄清楚在社会各阶层中,哪些人早已经富起来了,现在不是要富他们,而是要他们帮助那些不富裕的穷人;哪些人不仅没有富裕起来,而且还存在基本的生存问题,需要通过精准扶贫,帮他们从贫困尽快转向温饱、从而加速进入全面小康社会。

  富民的重点可能在于培育一个日益增长、壮大的中等收入阶层。只有这个阶层不断成长壮大,才能保障社会持续稳定发展,才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

  从空间上看,聚焦富民就是要缩小城乡收入差距、苏南苏北苏中之间的收入差距。现在省委省政府提出发展扬子江城市群的战略构想,这有利于打破富民战略按长江天险进行南中北横切划分的传统套路,实施纵向的跨江融合发展和渗透。

  第四个问题,谁来实施聚焦富民战略?

  富民不应该是对个体、家庭的要求,而应该是官、企、民、社会组织等多主体联合行动。

  产业富民是最根本的富民途径和措施,必须选择生产率高、附加值高的产业。除先进制造业外,还有现代服务业,尤其是现代生产者服务业,以及一部分用信息网络技术改造过的生活服务业。

  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同时更好地发挥政府的作用,是聚焦富民战略中必须始终遵守的基本原则。其中,“提低限高”的富民策略,需要强大的政府职能来支撑。提低,不仅仅是增加低收入者的收入水平和消费水平,更重要的是完善和提升居民的社会福利水平。限高,则需要在调高个人所得税起征点的基础上,对少数高收入者的收入进行更大力度的再分配调节。此外,我们应该提倡、鼓励发展良好、具有经济实力的企业进行内部分配改革,让它们成为“中国中等收入阶层崛起”的主要力量。

  第五个问题,用什么办法来富民?

  影响富民的根本因素有两个,一个是生产性努力,另一个是分配性努力。富民不能仅仅是分配性尤其是再分配努力,否则不仅会使民众的生产性努力受到抑制,而且会扭曲市场机制,不可持续。

  生产性努力是指一切创造财富、增加财富总盘子的活动,是富民的前提和基础。它只能通过增加劳动投入总量、提高劳动生产率两个途径来实现。其中,提高生产率的办法,也只能是技术进步、机器劳动替代人类劳动、鼓励劳动者积极性提高、改善经济体制等。

  分配性努力,是指一切不增加财富总量、而仅仅是分配和再分配财富的活动。初次分配性努力要处理好财富在国内居民与外国投资者之间的分配,以及财富在创业者与打工者之间的比例。再分配性努力中值得注意的,一是财富在居民、企业和政府之间的分配比例,二是金融因素造成的财富生产与分配之间不成比例的现象,突出表现为“脱实向虚”。

  从扭转分配性努力入手,鼓励生产性努力,就要大力发展实体经济,提高GDP中的含金量。为此,江苏主要可从强壮制造业开始做起。提两点建议:一是江苏要率先实施首席工匠师制度,让其持有企业股权;二是在教育上要彻底扭转对制造业职位和技师的歧视,把一些好的大学转化为职业技术大学,让其享受类似于985 、211的待遇。

  (作者为南京大学教授、长江产经研究院院长)

(转载需注明来源:江苏智库网)
  编辑:蔡阳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