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  加微信
聚力创新,加快实体经济转型升级
2017-06-08 09:11:00  来源:新华日报  作者:胡国良

  聚力创新对打造实体经济升级版至关重要。目前江苏在聚力创新进程中存在一些困难:从分配结构上看,居民收入增长较快,但收入差距较大;劳动者报酬占GDP比重上升,但总体比例仍然较低,这不利于发挥消费需求对创新的拉动作用。从区域结构上看,苏南、苏中、苏北三大区域发展趋于协调,但差距仍然较大,这不利于创新区域合作以及江苏整体创新能力的提升。从产业结构上看,高技术产业发展速度较快,但比重仍然较低;战略性新兴产业全国领先,但产业层次较低。从人才结构上看,一般性人才储量较大,但高、精、尖的创新型人才仍然匮乏。从企业结构上看,一般性制造企业众多,但创新型旗舰企业缺乏。

  聚力创新,加快打造实体经济转型升级的抓手在于:

  塑造“强市场、强服务、强治理”新优势,构建涵养江苏聚力创新的“创新生态雨林”。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最大限度取消、下放行政审批事项,增强企业对最优生产规模的理性决策力和自主控制力;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在全国率先破解民间资本依法进入相关战略重点领域的各种隐性壁垒;强化知识产权运用和保护,严厉惩处垄断行为、不正当竞争行为和侵权行为;深化市场退出制度改革,发挥市场对产能过剩行业的自动调整与出清功能。积极推动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夯实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治理基础。

  实施减税,放松管制,支持民营资本更多进入实体领域发展。继续推进有针对性的减税政策,为制造业企业发展营造良好环境。加快构建扶持民间投资的财税支持体系,对冲各种成本上升对制造业企业的冲击,提高制造业企业的投资回报。进一步放松管制,提高民营经济进入制造业的内生动力,保证民营企业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积极支持军民融合发展,拓展民营经济进入制造业领域的新空间。强化制度约束与规范,坚决防止虚拟经济对实体经济的挤压。

  深入推进产业全球布局,借力“一带一路”大平台积极对外转移江苏制造业产能。深度融入全球研发创新网络,探索建立多样化的产业技术创新国际合作平台,促进创新需求和国际创新资源有效对接。深入推进国际园区共建工程,进一步提升江苏园区经济品牌影响力,形成“江苏制造+园区经济”的双重竞争优势。加强装备制造产能合作,对接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加快推动各种重大装备“走出去”步伐。加强风险管控,有力有序有效地提高国际产能合作的效用与水平。

  采取切实举措,帮助企业解决实体经济创新升级过程中的实际困难。例如,针对目前企业反映比较突出的高级人才个税、研发投入征税过高的问题,建议对研发人员实施个税即征即返政策,对企业实施研发投入的抵扣。再如,在“去产能”过程中,针对船舶、电机、工程机械等行业存在一些目前生产经营困难但具备较好基础的民营企业,不能一关了之,而应鼓励通过兼并重组实现企业脱困;对缺乏资源且不符合结构调整方向的“僵尸企业”,则通过资产重组、产权转让、债务重组等方式出清,稳妥实现退出。

  培育创新型旗舰企业和创新型企业家。培育创新型领军企业,支持其开放配置全球创新资源,融入全球研发创新网络。实施战略性新兴产业骨干企业千企培育计划,发挥骨干企业在全省经济转型升级中的创新支撑作用。深入实施科技“小巨人”企业培育计划、科技型创业企业孵化培育计划,精心培育一批“隐形冠军”“独角兽”企业,以及具有颠覆性技术的小微企业。加大海归人才、科技人员离岗创业的支持力度,考察承担科技计划企业的管理,实行职业经理人任职资格培训认证制等。

  (作者为省社科院经济研究所所长)

(转载需注明来源:江苏智库网)
  编辑:蔡阳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