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  加微信
“智”说长江文化之三十七|高质量推进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常州段建设
2023-04-18 09:56:00  来源:新华日报  作者:陆孟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建好用好国家文化公园”“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建设长江国家文化公园是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保护好、传承好、弘扬好长江文化重要指示精神的重大举措。长江常州段岸线总长25.8公里,里程虽然不长,但滚滚江水同样在这座江南名城的历史上留下深深的烙印。如何用好有限岸线建好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常州段,以此凸显城市特色、彰显时代价值显得至关重要。

地理位置优越,资源禀赋丰厚

常州是长江下游重要的中心城市,具备江湖汇秀、通江达海的独特空间格局,雄厚的经济实力、丰富的文旅资源以及完善的交通运输体系,奠定了其高质量推进建设长江国家文化公园的综合优势。

长江文化底蕴深厚。常州有着3200多年历史文化底蕴。辖区所拥有的象墩遗址,是良渚文化的代表,距离长江岸线仅7公里,表明在4000多年前长江常州段就显露出早期文明的曙光。先吴文化中的淹国都城在常州境内,淹城城址是国内保存最完整、形制最独特的春秋地面城池遗址。随着大运河的开通,常州日益成为“川泽沃衍,有海陆之饶,珍异所聚,故商贾并辏”的富庶地区,“苏常熟,天下足”的谚语也随之广为流传。

旅游资源梯次分布。常州文旅资源丰富、类型多样,以江为首,由北至南向城市腹地延伸拓展。位于长江之滨的新北区既有“毗陵潮”水利风景区,也有齐梁文化、孟河医派、环球恐龙城等近现代交融的代表性文旅资源。武进区、天宁区、钟楼区、金坛区及溧阳市也都各有极具地域特色的自然景观、古镇古村和文化遗产。可以说,常州文旅资源多点分布,形成文旅廊道,呈现交相辉映的态势。

开放包容亲水宜居。从泰伯奔吴至齐梁萧氏南迁,中原文化、荆楚文化与江南文化在常州交汇,不仅充实和发展了常州的地方文化,还凝练了其融会贯通、兼容并包的博大胸襟。特别是明清至民国时期,常州凭借长江、运河的地理优势,逐渐成为南北转运中心,既催生了灿烂的商业文明,也涌现出很多近现代民族工商业代表。新发展阶段,常州坚持“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绿色发展理念,实现了从“化工围江”到“两岸青绿”的产业转型和生态环境蝶变,建设沿江岸线5公里生态廊道,建成沿江堤300米景观湿地,滨江宜居城的美好愿景正逐步转化为生动美丽画卷。

全面展示长江常州段地域风貌

常州有遗址、有故事,更不缺讲好故事的人和传承文脉的精气神。即将完工的常泰过江通道,将为一体化推进省内沿江八市的长江文化空间布局提供“硬支撑”。对于常州而言,高水平建好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常州段,需要把握好以下几个发展性问题:

管控保护与绿色发展相呼应。用好用足现有滨江资源禀赋,全力打造“一岛”“一村”“一馆”“一渡”为核心的沿江8公里绿色滨江生态文化带。“一岛”即通过修复江滩湿地、整治景观环境和完善基础配套,把录安洲生态岛打造为江中生态湿地和候鸟栖息地;“一村”即活化长江渔业文化、民俗文化,以现代美学焕发滨江村落德胜村新光彩,生动演绎“长江大保护”现实实践下的乡村振兴故事;“一馆”即增设“大江大河大时代”5G长江沉浸式展览馆,沿江动植物和水利科普馆等,与距离江岸800米的长江大保护综合展示馆(由腾退化工企业的旧址“微改造”而来)形成呼应,全方位提供教育科普、观光游憩、亲江护江等文化体验,系统性挖掘长江文化的时代价值;“一渡”即依托圩塘汽渡老码头建设长江渡口博物馆,集中展现自西晋“衣冠南渡”以来,长江南北文化交流交融的文化传承。

主题展示与塑造核心价值观相呼应。依托长江常州段沿线红色文化资源,加大对渡江桥、魏村老街等红色遗址的修复和保护,并在此基础上建设常州解放纪念碑和纪念广场,打造十里江防文化堤,通过展示重要革命文物和讲述重大革命历史事件等,彰显常州人民矢志奋进的家国情怀。特别是以瞿秋白、张太雷、恽代英“常州三杰”为代表的革命志士,是常州人民追求富强和民主的典型代表,李公朴、史良等爱国人士是常州人民追求自由和平等的典型代表,他们勇于斗争的感人故事为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重要载体。

文旅融合与历史文化相呼应。围绕常州长江文化展示廊道建设这根主线,可在实践中充分用好长江沿线、入江支流、穿城水域等优势,将沿线的自然生态景观、红色遗址、古镇古村、文化遗产等资源有机串联起来。其间,沿江核心区要突出重点、彰显特色,高标准谋划江南岸—孟河文旅融合集中展示带,以“文旅+古镇”“文旅+生态”为方向,打造最具特色的长江文化展示地。通过畅通水运网络、自驾路线,有机串联青果巷历史文化街区、焦溪古镇、天宁禅寺、春秋淹城遗址等特色文旅资源,有力支撑长江常州段文化资源的价值转化。

传统利用与赋能城市发展相呼应。一方面要把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与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长三角一体化国家战略统筹起来,一并推进;另一方面要将其与城市空间建设、重点项目推进、城乡村镇改造开发保护、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等具体工作结合起来,让群众感受到长江文化,融入到日常生活和记忆中去,走出一条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体现建设长江国家文化公园真正的核心价值。

(作者为常州工学院化工与材料学院党委副书记)

(转载需注明来源:江苏智库网)
  编辑:蔡阳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