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  加微信
“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重点智库环省行”专题采访㉑|王辰瑶:系统推进全媒体传播体系建设,塑造主流媒体舆论工作新格局
2023-02-06 13:48:00  来源:交汇点  作者:王男

【编者按】为充分发挥新型智库在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中的重要作用,江苏省新型智库建设办公室和新华日报社新华传媒智库近期集中推出“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重点智库环省行”系列访谈报道,围绕党的二十大提出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邀请省重点智库负责人、首席专家或课题牵头人以理论之思回答发展之问,共同为践行“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使命新任务扛起智慧赋能之责。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加强全媒体传播体系建设,塑造主流舆论新格局。进入新时代,媒体传播日趋智能化、体系化、移动化。不同形态的媒体之间的融合也成为大势所趋。那么,融媒体时代,各种传播媒体如何真正实现“你就是我、我就是你”深度融合?如何借助全媒体传播体系的构建打造出一批具有强大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的新型主流媒体?本期专栏访谈活动邀请到了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新闻创新实验室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紫金传媒智库高级研究员王辰瑶进行解读。

优化全媒体传播生态,建设“新型主流媒体”

记者:加强全媒体传播体系建设是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的工作要求,是新阶段促进媒体融合发展的客观发展需要,是新形势下做好新闻宣传工作的基本价值遵循。在日趋智能化、体系化、移动化的媒体生态下,我们应当如何正确理解“全媒体传播体系”的建设要求和内涵?

王辰瑶:自2013年11月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第一次把“媒体融合”写入党的中央全会公报以来,党和国家多次在关键节点上对数字时代的媒体建设与新闻舆论工作进行全局擘划和科学引导。从2014年提出建设“现代传播体系”到2019年提出建设“四全媒体”和“全媒体传播体系”,再到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的“加强全媒体传播体系建设”,可以看出,党和国家对数字时代的媒体建设目标既一脉相承、一以贯之,又与时俱进、不断深化。

如果我们把“媒体”理解为向公众传递信息的节点、主体和中介,那么“全媒体”就是对数字时代媒体变化的综合概括。它表现为:进入公共空间的媒体数量、媒体形式和媒介类型变多了,媒体之间的融合与协同变强了,媒体传播能全过程、全方位、全视角地体现社会生活。建设“全媒体传播体系”就是面对这种信息环境结构性变化的主动适应。数字信息传播环境使得个人化、碎片化、情绪化的言论和事实片段极易进入过去由传统新闻媒体把关的社会公共议题空间,并极大地扩容了社会信息总量。因此,就新闻宣传工作而言,建设“全媒体传播体系”就是要通过强化建设“新型主流媒体”,优化全媒体新闻生态系统结构,实现新时期新闻舆论工作的“48字”方针要求。

全媒体时代,传播“破圈”面临诸多挑战

记者:全媒体不断发展,导致舆论生态、媒体格局、传播方式发生了深刻变化,给新闻舆论工作也不断带来新挑战新机遇。在以互联网为核心的现代信息技术赋能作用下,对于媒体单位和媒体工作者来说,如何科学应对当前的“机遇和风险并存”?

王辰瑶:“大变局”本身就是机遇,因为它给创新和创新者提供了可能条件,尤其是像建设全媒体传播体系这样环境变化大、推动力度强,方向又很明确的工作,对于所有有志有为的媒体建设者来说,肯定是一个很大的机遇。当然,眼下面临的挑战也不少。数字信息传播发展速度很快,但我们对全媒体环境的底层逻辑、对不同类型媒体的行动逻辑、对媒体创新和舆论引导增效的规律和机制研究还不充分,只能边实践边总结边摸索。截至2022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已达10.51亿,他们都能以某种方式成为网络空间的传播节点。由海量网民、各种类型的媒体行动者构成的全媒体传播体系是一个复杂系统,与结构相对清楚简单的大众媒体传播体系有很大的不同。因此,传统新闻媒体以及以它们为主力建设的“新型主流媒体”能不能在新的数字信息环境下真正成为“主流”?能不能获得广大人民群众的关注和信赖?能不能影响并引导其他类型的媒体行动者?这些都是很现实的重大挑战。

勇当全媒体传播体系建设的主力军

记者:主流媒体承担着引导社会舆论走向、服务社会大局、回应民众关切等重要职能。系统推动媒体融合迈向纵深发展是新闻宣传工作的应有之义。新征程上,主流媒体应如何适应全媒体时代的“四全”特性,更好挖掘全媒体传播体系建设的潜力与价值?

王辰瑶:首先,要加快推进传统新闻媒体与头部政务媒体的深度融合,尽快形成若干“高峰型”新媒体新闻品牌。传统媒体与政务媒体同处于体制内,且具有互补性,这两类媒体在未来深度融合后可以共同成为建设全媒体新闻生态系统的“主力部队”。

其次,要加强主流媒体与平台媒体的合作,强化“内嵌式”新闻品牌建设。在数字传播环境下,新闻品牌完全可以内嵌在全国性平台媒体上,主流媒体应把发展“内嵌式”新闻品牌建设提高到至少与自建APP和网站相等的重视高度上,并在资源配置和评价考核体系上体现出鼓励新闻“品牌化”的导向。

再次,要强化新型主流媒体的“网络协同”能力。对于各级主流媒体而言,要深入分析不同类型的其他媒体行动者的长处和短板,并采用灵活方式与它们发展长期协同关系。比如可以通过管理部门组织一些评选、比赛、活动,通过在一些垂直领域建立长期的报道合作关系等,把体制外的媒体行动者主动纳入到全媒体传播体系的建设蓝图中来。

最后,要强化主流新闻媒体与公众的“共情”能力、“用事实说话”能力。新闻媒体应以挖掘呈现和分析社会事实为主要工作,强调“无形的意见”,并及时纠正过度视觉包装、甚至形式压倒内容的错误倾向。要明确新闻宣传工作的边界,同时做好“倡导性新闻”和“建设性监督报道”。

(转载需注明来源:江苏智库网)
  编辑:蔡阳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