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  加微信
以改革办法打通流通体系堵点
2020-10-26 15:39:00  来源:学习时报  作者:王君师

作为今后一段时期指导我国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中长期规划,“十四五”规划既是我国迈入新时代的第一个五年规划,也是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第一个五年规划,既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第一个五年规划,也是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第一个五年规划,意义重大而深远。因此,要把加强顶层设计和坚持问计于民统一起来,齐心协力把“十四五”规划编制好。

当前,我国发展的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正在发生深刻而复杂的变化。向外看,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世界经济重心调整,新一轮全球产业和贸易格局正在重塑,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我国发展的外部环境发生了一些变化,不稳定性不确定性较大。向内看,我国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发展面临诸多优势和条件的同时,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面对发展阶段、环境、条件变化,我们必须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这是重塑我国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的战略抉择。

推动高质量发展,构建新发展格局,塑造竞争新优势,离不开现代流通体系的基础性作用。从一定程度上说,建设现代流通体系能够为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提供有力支撑。当前,我国物流费用占GDP比重不断下降,但仍高于世界平均水平。据测算,社会物流总费用占GDP比重降低一个百分点,就可节约社会物流总费用7500亿元,可以有效拉动消费,促进国内大循环和国内国际双循环。因此,必须深刻认识现代流通体系在新发展格局中的重要作用,以改革思维和改革办法加快打通流通体系堵点,让国内循环和国际循环更加顺畅,让经济高质量发展行稳致远。

建设现代流通体系,需要构建现代综合运输体系。交通运输连接生产和消费两端,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性、先导性产业,是强化区域协同,实现产供销运高效衔接、确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的重要支撑。围绕国土空间规划和产业布局,加快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建设,依托高速公路建设现代物流园区,配套建设快速通道路网,连接机场、高铁、港口,构建形成联通内外、交织成网、高效便捷的“通道+枢纽+网络”物流运作体系,实现传统点对点的物流组织方式向系统化、网络化、平台化方向转型。依托港口、口岸等枢纽平台,发挥各种运输方式的比较优势和组合效率,大力发展公铁海空多式联运,提高衔接水平,降低物流成本,构建陆海统筹、外联内畅、立体覆盖、全球联通的现代综合运输体系。同时,持续加快交通运输行业的数字化应用,加大数据、技术等创新的投入水平,推广标准化托盘等应用,推动流通产业从传统劳动密集型向技术、数据、资本和高素质人力资源密集型产业转变,为国内大循环注入不竭动力。

建设现代流通体系,需要构建现代商贸流通体系。实现大范围的供需平衡,需要加快完成国内统一大市场,形成供需互促、产销并进的良性循环。积极推动辐射范围广、标准化水平高、综合服务能力强的商贸物流园区、专业批发市场,加快数字化智能化改造,建立健全流通标准体系,形成集交易、分拨、仓储、冷链物流、电子商务等多功能于一体的商贸流通枢纽。规范信息数据和接口,推广全球统一编码标识的商品条码体系,推动托盘条码与商品条码、箱码、物流单元代码关联衔接,实现商品和集装单元的源头信息绑定。加快引入新技术新模式,支持直播电商、网络购物等新业态的发展,壮大跨境贸易、会展贸易等发展规模,培育一批引领发展的国际消费中心城市,以新消费推动国内大循环加快升级。

建设现代流通体系,需要构建现代产业供应链体系。发挥供应链体系对优化生产、加快周转、精准销售、品质控制、决策管理等作用,积极推动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新技术与现代产业供应链融合发展,依托行业龙头企业、重点商贸物流园区等供应链体系建设主体,构建从生产、采购、仓储、运输、销售等协同发展的上下游产业供应链,探索建立产销对接、安全检测、加工包装、统仓统配、溯源查询等功能于一体的供应链智慧平台,实现供应链体系下的各类信息数据可追踪、可溯源、可对比,真正让上游生产和下游消费相衔接、现代流通体系与产业供应链体系相融合,为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提供有力支撑。

(转载需注明来源:江苏智库网)
  编辑:蔡阳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