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美学经济作为21世纪的主要经济现象,将哲学形态中的“美”转化为经济形态的“美力”,既满足了个体的人对“美”的内在精神需求,又能够实现经济发展的新模式,是当前一种崭新的经济形态。这一经济形态的核心理念是创新、体验与审美。当前发展美学经济应推动全民美育的认知共识并强化人民的情感认同,同时更应注重创新实践,建立长效机制。
关键词:美学经济;内涵特征;实践
从河南春晚《唐宫夜宴》《国色天香》到央视春晚“青绿腰”,从近年来以党建美学、美学经济理念与实践走出乡村振兴与共同富裕新路的河南修武,再到冬奥开幕式硬核科技美学,“美”,这个数年来与“艺术”划等号、属于哲学与思维层面的语素,终于脱离曲高和寡或光怪陆离,带着些高贵的烟火味儿,以雅俗共赏的姿态真正进入到人民的视野中并融入百姓的生活中,践行着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期盼。而美学经济这一理念,也逐渐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知与接受,成为当前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模式、人民美好生活的新体验。
一、美学经济时代迎面而来
冰墩墩的一墩难求、故宫文创热卖、时尚产业崛起、文化消费持续升温、情景与氛围体验愈发成为商家售出重点……一种崭新的经济现象逐渐演化为固有形态,融入人们的生活。一类学者称其为“审美经济”、“精神经济”,另一类学者则称之为“体验经济”,或“美学经济”。无论是何种说法,经济的审美化趋势作为当前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重要现象已然成为一种共识。凌继尧、张晓刚在《经济审美化研究》中指出,经济审美化的趋势是20世纪70年代出现的,当时企业将“美学作为一种战略工具”,意即将独特的产品包装、格调优雅或独特的消费环境、引人入胜的消费体验等富有吸引力的美学手段作为产品的附加值提供给消费者,使消费者获得物质价值之外的审美价值与精神享受。
这一消费模式或经济现象的出现并非偶然,在传统经济形态下,人的物质生活质量是被关注的焦点,产品注重“有用”、“实用”和“耐用”等特性,对实用价值以外的附加值关注不多。根据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人类需求自底部向上分别由“生理→安全→社交需要→尊重→自我实现”构成,这5个不同等级的需求成为激励和指引个体行为的力量。当科学技术与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日渐提升,人们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在不断增长,这一需要建立在个性化、人性化、感性化的基础之上,它更多地注重一种感性体验与精神享受,此时,经济便呈现出审美化的趋势。法国社会学家弗恩特(Eduardo de Fuente)指出:审美化正在成为当代社会的重要组织原则。英国文化学家迈克·费瑟斯通在1988年提出了“日常生活审美化”的命题,而经济审美化是日常生活审美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英国文化学家斯图亚特·霍尔指出,美学已经渗透到现代生产中,商品具有文化属性,并且这种文化属性不再像蛋糕上的酥皮一样,仅仅是商品的一种装饰,而是融入到商品内部。德国后现代哲学家沃尔夫冈·韦尔施在《重构美学》中也谈道:毫无疑问,当前我们正经历一场美学勃兴。它从个人风格、都市规划和经济一直延伸到理论。现实中,越来越多的要素正在披上美学的外衣,现实作为一个整体,也愈益被我们视为一种美学的建构。上述论断无不彰显着一个新的美学经济时代的到来。这个时代,“美”不再作为“实用”的附加值,而是成为一种内质融入到商品中,成为人们的消费对象,同时又激发着人们产生更多的审美需求,从而促发市场的持续繁荣。与此同时,美学价值作为产品、商品或经济重要的价值之一,正悄然地改变着人与物质、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环境、人与社会的多方面关系,也因之而改变了现有的经济结构与发展趋势。
二、美学经济内涵特征
北京师范大学邱晔曾总结归纳学术界对于美学经济内涵的几种界定:一是将美学经济视为一种新的经济现象或者经济活动;二是将美学经济视为一种新的经济形势或者经济形态;三是把美学经济视为一种新的经济发展阶段或者经济时代;四是把美学经济视为一种新的发展理念或者发展模式。这四种界定基本涵盖了目前国内外对于美学经济的理解。在这些内涵界定中,美学经济产生的缘由、内在特征、核心范畴乃至发展机制等彰显无遗。结合学术界的已有界定以及现实情况,不难发现,与传统经济形式、现象或模式相比,美学经济具有如下鲜明的特征。
一是创新性。“美是创造”,美学经济最大的特征是创新,它包含理念(或思维)的创新、产品的创新、企业的创新、产业乃至产业链的创新等多个维度与层面。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是自然美的环境带来经济效能的理念创新;环境与气氛的体验,充满人文情怀的外在形式与包装,“共情消费”成为产品创新的内核;创意生活产业、红色文化产业等新兴产业形态的出现,是在经济发展与人民审美需求的交融中创新发展而来的美学新产业;由于新兴产业的产生带来上下游产业链的全面创新,从而实现“美学生产-美学营销-美学互动-美学变现”的闭环发展。美学经济视阈下的创新内涵自然也包括科技的创新,但区别于传统经济模式下的科技创新,其被赋予的是美学意义的科技创新。国内较早在县域践行“美学经济”的是河南省焦作市,该市副市长郭鹏指出,从实践角度来看,单一科技解决不了美学的问题,只有“科技+美学”的组合打法,才能带来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高附加值,即“高质量发展”;美学经济=高科技+高美学(设计、生态、人文和可持续发展)+高附加值;离开了美学,“高科技+高附加值”就失去了温度、情感和公众利益;最要害的,是偏离了“人是发展的唯一目的”,西方工业文明走向末路的根源,就是忽视了美学,忽视了“人作为唯一和一切目的”的因素。这一论述实际上指出了美学经济视阈下的创新不能局限于生产、商品或产业形态的物质价值,更需为其赋予更深层次的精神价值,这样才真正契合并更好满足当代人对于美好生活的需求。
二是体验性。美学经济与一般经济形态最大的区别在于更为强调一种身体性的感知。最早提出“审美经济”概念的格诺特·波默教授称其为“气氛美学”,强调环境质量与人类感受之间的关系;而B·约瑟夫·派恩与詹姆斯·H·吉尔摩在其合著的《体验经济》中,更是直接指出:体验是具有美感特质的,一系列值得记忆的事件——就像在戏剧演出中那样——使他身临其境;托马斯·达文波特和约翰·贝克在《注意力经济》中认为,审美需要能直接引发人的注意力,审美需要包含了美的东西、音乐和美味的事物和时髦……在以上一系列论述中,“气氛”、“体验”、“注意力”等关键词,无不与“身体的感知”、“情感的共鸣”紧密联系,也即与主体的审美感受与刻意营造的客观环境相融相通,生发出一种美感,从而使主体的情感诉求得到满足,在这一消费过程中,主体获得的有时并非是真正的物质产品,而是一种气氛、情境或感觉,也即审美感受。当主体获得这种审美感受时,消费过程也得以完成,正如1998年哈佛商业评论《欢迎进入体验经济》一文中指出:“体验经济,是以服务为舞台,以商品作道具,从生活与情境出发,塑造感官体验及思维认同,以此抓住顾客的注意力,改变消费行为,并为商品找到新的生存价值与空间。”美学经济正是依靠“审美塑造”、“审美感知”、“审美体验”达成“审美享受”,从而构建起一种崭新的经济模式。
三是审美性。美学经济的基调与灵魂是审美,关于审美性,最典型的是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谈到的“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构造”。这一方面证明人的实践与劳动本身就是一种美的创造,另一方面,由于劳动包含着物质劳动与精神劳动两个方面,物质劳动中也有美的创造,即劳动产品或商品本身也含有美的因素。尽管事实如此,但长期以来,美学与经济的鸿沟依然存在,传统的美学依然认为“美是超功利的”,不能与功利的经济相关联;而经济则过于追逐短平快的发展而忽视了美的创造、美的因素及美的潜力。然而在消费社会中,美学与经济的关系却又走向另一个极端,此时艺术与非艺术的界限逐渐消失,日常生活审美化趋势越来越鲜明,商品和产业都披上了美学的外衣,此时,审美价值作为经济价值的附庸存在,于是,审美标准混乱、审美价值观扭曲等现象层出不穷,一切服务于经济利益,美学只是服务于经济利益的手段。而真正意义上的美学经济一定是以审美性为内核,审美价值作为产品、商品或产业使用价值的第一要素与显性要素,以满足人们对于物质之需之外的审美需求与精神追求。如美丽乡村战略发挥独特的自然人文资源,用“炊烟袅袅乡愁浓”营造出一幅美好村居图景,拨动人性深处最柔软的情感,审美主体便在这一情感碰撞中达成审美享受,而乡村则实现了审美变现。
三、美学经济的现实应对
北京师范大学邱晔认为,我国新时代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应以“中国美学风格”和“美学生活整体解决方案”为引领。为此,她指出了在国家政策、企业、产品开发等多个层面如何实施美学经济理论,以促进经济的高质量发展。笔者认为,当前最为迫切的任务是全面推进全民美育。推进全民美育主要从思想认知、情感认同、实践行动三个维度去探究其路径。
一是要形成全社会对全民美育的认知共识。“美是什么”“美有何用”这一关于美的本体的认知,随着经济社会、时代的发展而不断拥有新的阐释,这些阐释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现实中对美的认知,为美育带来了困境与挑战。无论“美学之父”鲍姆嘉通认为的“美是感性认识的完善”,还是黑格尔“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抑或东晋许慎提出“美为甘味”,蔡元培以美“培养健全人格”,美作为一种感知以及美的效用逐渐为越来越多的人所认同。在物质与经济不甚发达的时代,美与艺术更多地作为贵族与有闲阶级身份与地位的象征,未能为全社会的民众所共享,导致民众的直接参与感和获得感不强。而在当代社会,审美化已经成为普遍的社会生活形式,传统的艺术与非艺术的界限正在模糊或者消失,艺术与生活的边界亦是如此,人人都享有追逐美的权利。然而,也正是从审美日常化开始,美的混乱迷失便因此生发:以丑与怪诞为美,用光怪陆离的商业手段将平庸包装成阳春白雪。在波德里亚的消费社会里,万物皆可消费:不止是物,也包括身体、情感等等,那就意味着将“美”作为一种形式、包装或消费内容,但无疑波德里亚对消费社会的美的消费是带有批判性质的。在美学经济视阈中,加强全民美育的认知共识是要使全社会正确认识“美”与“富”的关系:富起来并不等于美起来,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富起来是美起来的前提和基础;美起来一定能够富起来。正如物质价值并不等于审美价值,但具有一定的物质价值后,可以在此基础上附加审美价值,以创造更高的产品、商品或产业价值;反之,具有审美价值的产品、商品或产业必然能够产生商业效益,如宜兴非物质文化遗产紫砂陶艺行销世界,为突破千亿元GDP大关的宜兴做出了巨大贡献;河南修武党建美学综合体不仅实现了当地百姓的信仰追求,还为老百姓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这里的辩证关系既映证着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深刻意蕴,又彰显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推动社会进步的应然逻辑。
二是通过全民美育强化人民对于美学经济的情感认同。事物的发展均有赖于一定的环境,经济的发展亦是如此,它受到政治、文化环境的影响。这其中,文化环境即包括人民大众对于经济形态的情感认同。在中国,从古到今,我们先后经历了农耕经济、工业经济、互联网经济等经济形态,在前两者经济形态下,人们将产品或商品的实用价值或耐用性置于首位,而将审美价值置于从属的地位,即便是到了工业经济后期或互联网经济时代,由于地区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仍然存在这一思维定势,如同建国初期人们对于国有经济与计划经济的情感认同一样,人们始终认为“美是无功利的”,美更多的是表达善,而与经济功能无关。倘若美过度趋向于经济功能,则善的成分就会减少。因而,当前至关重要的是强化人民对于美学经济的情感认同。首先,国家政策和舆论的引导至关重要,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同时明确指出要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至此将“美”的要素真正融入经济、政治、文化与社会发展中,对“美”做出了全方位、立体式的规划。如在生态环境方面,始终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辩证理念,将自然美、生态美与绿色经济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在推动社会美育机构服务人民方面,出台一系列政策要求博物馆等向公众免费开放,以确保人民大众获得更多美育机会;在产业配置方面,出台相关政策鼓励将美与艺术要素融入产业发展之中。其次,强化人民对于美学经济的情感认同还需要地方积极探索与践行美学经济发展模式。例如河南修武县在几年前实施党建美学与全域美学取得成功后,即大胆地提出了发展美学经济的思路,开启了一场美学中国的县域探索。再如浙江松阳利用“建筑美学”“建筑针灸”整合乡村的经济与文化资源,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美丽乡村振兴之路。第三,培养更多美学经济人才。目前大众对于美学经济的情感认同度不高的原因在于尚且没有更多的成功案例使人民相信美学经济的红利,而成功案例的缺乏是由于美学经济人才的缺乏。目前社会中真正既懂美学又懂经济的专才不多,能桥接美学和经济的人才更是稀缺,美学与经济的鸿沟也依然存在,美学经济的发展规律仍在探索中,国外的一些理论与案例也并不完全足以契合中国发展的参照,社会对于美学经济人才的需求极为迫切。
三是推动全民美育实践行动向高质量发展。在全国率先启动全民美育的河南修武县从学校美育、家庭美育、社会美育、企业美育、机关美育五个方面展开全民美育。学校美育方面,修武县将美育纳入到校本教育中,成立了14个美育名师工作坊,培养了50多位美育名师,编制了修武县特色的美育教材,持续举办了小学生创美大赛、学生美育活动周、美育空中课堂等活动;家庭美育方面,由县妇联牵头组织美感家庭实践团,每年开展“家庭美育”家乡寻美之旅,评选出多名“美学家长”,动员更多家庭投身共建共享美育活动;社会美育方面,与河南省美术馆合作,实施美术馆乡村美育计划,对修武县的民宿主开展美感教育培训,以提升民宿主美学素养,更好地服务游客;企业美育方面,提升企业家的美学素养,帮助企业提升产品的美感,每年培育3-5家美学示范企业;机关美育方面,开展丰富多彩的美感教育课程,调动更多干部参与文化与生态资源价值变现,培养干部支持、投身美学经济的内在驱动力。修武的全民美育模式堪称范本,具有较强的推广性与可复制性。对于江苏这一地理优势鲜明、经济活跃、美学发达、教育资源丰富、科技创新力强的长江中下游省份而言,开展全民美育的便利条件更为丰足。江苏应充分发挥吴韵汉风、水韵书香的深厚底蕴与独特禀赋,将文化之美与科技之力紧密融合在一起,用“科技+美学”将“美丽”变成“美力”,打造美丽中国的现实样板,为美学经济走出一条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在这其中,更为重要的是,充分发挥江苏教育资源较为丰富的优势,打造产学研一体化发展的美学经济路径。江苏省教育厅高教处邵进处长曾介绍:江苏是产教融合做得最好的区域之一。高校普遍利用江苏经济发达、企业资源丰富等优势,不断调整优化专业结构,努力提高专业对地方的融合度、贡献度和认可度。目前,江苏尚未有专门从事美学经济研究方向的高校与众多人才,必须在这一方面做出顶层设计与政策引导,高校与社会组织或民间团体、个人合作,将具有科技创新力的美育工作坊开遍学校、社会公共空间与社区,使美育的种子撒遍社会每个角落并生根发芽。
(作者分别省重点培育智库、现代服务业智库研究员,南京财经大学外国语学院党委书记;省重点培育智库、现代服务业智库首席专家,南京财经大学教授;省重点培育智库、现代服务业智库研究员,南京财经大学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