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  加微信
以生产性服务引领,推动江苏经济高质量发展
2018-07-24 08:54:00  来源:江苏现代服务业智库  作者:张为付、 宣烨、原小能

  摘要

  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和引领是推动江苏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经济新常态下,江苏生产性服务业总体规模增长较快,比重不断增加。从结构上看,传统业态发展趋势良好,服务效益不断提升。新兴业态增长加速,服务能力不断增强。但新兴业态比重较低、缺乏有影响力的企业和知名服务品牌等问题抑制了生产性服务业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推动作用,就必须打造有影响力的生产性服务企业、培育生产性服务品牌、加快新兴互联网服务平台建设、优化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营商环境。

  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2017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国经济发展也进入了新时代,基本特征就是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

  作为经济先行省的江苏,高质量发展不仅是现实需求,也是必须扛起的重大责任。江苏省委十三届三次全会明确提出了经济发展高质量的要求,强调要围绕坚守实体经济,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在创新引领、自主发展上下功夫,全力推进江苏制造向江苏创造转变,江苏速度向江苏质量转变,江苏产品向江苏品牌转变。而要实现这三个转变,生产性服务业的引领和高质量发展是必经之路。在经济新常态下,生产性服务业作为产业转型的“中场发动机”,是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提升战略性新兴产业竞争力、优化经济结构的关键。

  但与现实经济发展的要求相比,江苏生产性服务业虽然比重迅速提高,但供给质量低、结构不合理,高端生产性服务供给严重匮乏,这不仅制约了制造业的转型升级,也延缓了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进程。因此,在经济高质量发展过程中,如何提高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层次,优化供给结构,是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本文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高质量发展背景下,分析江苏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中存在的问题,就如何发挥生产性服务引领作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政策建议。

  一、江苏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现状

  1.总体规模增长较快,比重不断增加

  2010年以来,江苏生产性服务业保持了两位数以上的增长速度,从5713亿元增加到2016年的15838亿元。增长速度不仅高于同期GDP的增长,也高于服务业增长速度。高速的增长带来比重的持续增加,2016年江苏生产性服务业占服务业比重提高到41.46%,金融业、软件服务业增加值连续四年居全国第一位。

  2.传统业态发展趋势良好,服务效益不断提升

  江苏金融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等传统生产性服务业发展趋势良好,规模较大,在生产性服务业中所占比重较高,发展效益也不断提升,2016年这两个行业占生产性服务业比重分别达到了38%和17.9%,经济贡献率分别达11.86%和2.17%。劳动生产率从2005年的人均22.15万元和24.20万元增加到2015年的151.30万元和46.17万元,分别增长了583.05和90.78个百分点。

  3.新兴业态增长加速,服务能力不断增强

  随着江苏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升级,生产企业需求规模扩张,资本和技术积累增加,从供给和需求两个方面推动了商务服务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等新兴业态发展,从2010年到2016年,这三个行业分别增长了2.97倍、3.03倍和2倍,增长速度高于其他生产性服务行业。2016年,全省软件业务收入8166亿元,居广东之后列全国第二位。

  二、江苏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新兴业态比重较低

  虽然江苏商务服务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等新兴业态增长速度较快,但从相对规模看,这些新兴业态在生产性服务业中所占比重仍然偏低,仍未充分发挥其在经济质量提升中的作用,如2016年这三个行业占生产性服务业比重分别为21.8%、15.43%和6.93%。特别是直接影响现代经济创新能力的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严重滞后,供给严重不足。

  2.缺乏有影响力的企业

  虽然江苏生产性服务业总体规模增长很快,但企业平均规模偏小,缺乏有全国乃至全球影响力的企业。如2016年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企业平均资产为2.21亿元,平均主营业务收入为0.75亿元。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企业平均资产为2.3亿元,平均主营业务收入为1.67亿元。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企业平均资产为8.08亿元,平均主营业务收入为0.9亿元。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企业平均资产为8.08亿元,平均主营业务收入为0.9亿元。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企业平均资产为1.07亿元,平均主营业务收入为0.56亿元。

  2017年中国服务业企业100强中,江苏仅有苏宁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和三胞集团有限公司上榜,分别以413亿和130亿的营业收入上榜,位列第17和55位。这两家企业的业务范围虽然涉及到了金融、物流、信息等生产性服务领域,但主营业务仍然是以零售为主。2017年江苏省发改委认定的19家江苏生产性服务业领军企业,在中国服务业企业500强中无一上榜。

  3.知名服务品牌缺失

  虽然江苏生产性服务业企业众多,整体规模较大,但缺少有彰显力的著名品牌。品牌评级机构Chnbrand发布的2018年(第八届)中国品牌力指数报告显示,2018年C-BPI的159个品类第一品牌,69.8%为中国品牌。中国品牌的最大优势在于服务业,占据第一品牌87%的席位,且新兴的互联网品牌凸显,包括了支付宝、淘宝、新浪、前程无忧、珍爱网、腾讯视频、腾讯游戏、美团、百度、携程网、唯品会、汽车之家、瓜子二手车直卖网、饿了么、滴滴专车、ofo小黄车等。

  很明显,在互联网品牌中,江苏处于落后地位,而且在第一品牌属地中,江苏仅占2.7%,不仅远低于广东(29.7%)、北京(21.6%)、上海(7.2%)、浙江(7.2%)、山东(5.4%),甚至低于经济相对不发达省份内蒙古(3.6%)。

  三、发挥江苏生产性服务引领作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政策建议

  要充分发挥江苏生产性服务的引领作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就必须弥补江苏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短板,扩大企业规模,增强品牌影响力,增加新兴生产性服务业态的比重。

  1.通过多种途径打造有影响力的生产性服务企业

  一是深化服务业管制体制改革,积极引导社会资本进入优势生产性服务企业,扩大企业规模。

  二是通过建立多层次和高效率的资本市场、培养市场中介机构、完善并购法律体系等为生产性服务优势企业并购提供完善的市场环境。

  三是完善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重大项目推进机制,重点建设一批带动作用强、融合能力突出、辐射效应明显的生产性服务业重大项目和转型升级项目。探索开展集聚区整体招商,积极推进产业链招商等多种形式的招商活动。

  2.注重生产性服务品牌培育

  参照省内既有制造业品牌培育工程,结合生产性服务品特征,按照企业、行业、区域相协调的三级品牌架构,把生产性服务品牌培育工程与产业政策调整相结合,打造商务服务、软件和信息服务、互联网服务、物流服务等新兴生产性服务领域的知名品牌。引导生产性服务企业增强品牌意识,提升品牌质量,增加品牌附加值,塑造一批知名生产性服务企业品牌。

  3.加快新兴互联网服务平台建设

  互联网服务平台的发展,不仅能够降低服务提供商和用户的互动成本、创新成本,推动服务业企业运营模式变革,而且可以通过互联网企业与制造业企业的对接,发展在线定制、O2O等新模式,加速传统制造业企业转型升级。而新兴互联网服务平台的建设,涉及到了策划、咨询、培训、信用、检测、认证等多个环节,因此,政府应结合现有平台型企业的发展基础、市场定位、业务特色与竞争状况等,建设系统性的、一揽子的咨询服务体系,强化大数据采集、开发、分析、利用,增强平台的辐射力和影响力。

  4.优化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营商环境

  多数生产性服务品是“信任品”、“后验品”、“异质品”,这就决定了其对商务诚信度的高度依赖。因此,应探索建立覆盖生产性服务企业及从业人员,包含信贷、纳税、合同履约和服务质量在内的公共信用信息系统,构建协同监管机制,形成涵盖法律、行政、市场等手段的失信行为联合惩戒机制,营造公开、公平、公正、诚信、择优的投资秩序和市场环境。

(转载需注明来源:江苏智库网)
  编辑:蔡阳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