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  加微信
加快江苏现代服务业发展,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2017-12-25 11:00:00  来源:江苏现代服务业智库  作者:原小能等

  摘要

  十九大报告提出要“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要“着力加快建设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的理念对江苏现代服务业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为江苏现代服务业发展指明了方向。江苏正处于经济转型的关键点,总体上实现了“三二一”结构形态的转变,但仍存在服务业产值比重低,投资比重偏低、高端生产性服务业占比低、创新能力低等问题,需要通过推进现代服务业“放管服”改革、引导服务业投资方向、加快产业融合创新、改革人才集聚体制机制、扩大服务业市场有序开放等手段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十九大报告提出要“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要“着力加快建设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在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和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建设中,现代服务业不仅是支撑,也是催化剂、润滑剂。

 

  作为经济先发区域的江苏,虽然是制造业大省,但2016年,服务业增加值比重首次超过50%,实现了“三二一”结构形态的标志性转变,现代服务业在经济发展中的支撑作用不断增强。但是,与十九大报告所提出的现代化经济体系构建中服务业的支撑作用相比,江苏现代服务业仍然存在诸多短板,需要通过深化改革,不断完善和改进。

  一、江苏服务业发展的现阶段特征

  1.服务业领跑GDP增长,产业结构调整实现标志性转变

  作为制造业大省,江苏省正处于经济转型的关键点,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取得重要进展,服务经济为主导的产业体系正在逐步形成。2016年全省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57.6%,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50.1%,全年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提高1.5个百分点,首次超过50%,服务业总体占比超过第二产业5.6%。

 

  2.服务业区域结构逐步协调,苏南服务业引领态势明显

  江苏省总体上已经实现向“三二一”结构形态的标志性转变,但是就区域发展而言,苏南、苏中、苏北仍然存在地区差异。作为经济发展先驱,苏南地区产业结构相对领先,已经实现了向服务型经济转型的第一步。苏中和苏北地区发展相对缓慢,产业升级滞后。

  3.服务业要素投入力度加码,贡献率持续增高

  随着近几年江苏省服务业的快速发展,第三产业吸纳了更多的人力和资金投入,要素投入反哺产业发展。近几年,江苏省服务业资本投入密度持续走高, 2016年,全省服务业固定资产投资额已达24403.9亿元;在人力投入方面,第三产业就业人数连年递增,2016年末全省就业人口4756.22万人,第三产业就业人口1869.2万人,占总就业人口比值为39.2%。

  4.服务业重点领域稳步增长,新兴业态蓬勃发展

  金融服务、现代物流、科技服务、软件和信息服务、创意设计、商贸会展、文化教育、节能和环境服务、旅游健康等重点领域平稳发展,新兴业态迅速发展。2016年江苏省实现软件业务收入8324.2亿元,同比增长14.4%;江苏省商务服务业总收入7130.85亿元,同比增长22.97%。

 

  5.服务业国际化程度逐年提高,国际竞争力有所增强

  服务业吸引外资总额不断增长,总体结构逐步优化。2016年我省服务业实际使用外资在外资总量中的占比达到了46.7%。突破了外资总量的三分之一,与全国总体水平的差距在不断拉近,向逐步实现高端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双轮驱动”迈进,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服务业“走出去”成为境外投资主要方式,层次不断提升。批发和零售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房地产业成为服务业“走出去”的主力军,2015年三者总和超过我省服务业“走出去”总额的85%。

  二、江苏现代服务业发展面临的矛盾与困境

  1.产值规模比重偏低,与经济发展阶段不匹配

  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江苏服务业产值比重明显偏低。日本、美国、意大利、英国、加拿大等国在人均GDP达到3000美元时,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就达到50%以上,江苏人均GDP目前已经突破1.4万美元,但第三产业比重才刚刚突破50%。与国内经济其他区域相比,江苏第三产业比重不仅低于发展程度相似的广东和浙江,而且多数年份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2.固定资产投资比重偏低,发展潜力提升较慢

  近10年来,江苏服务业固定资产投资规模不断扩大,名义年增速超过20%,但2015年出现断崖式下跌,2016继续保持低速增长并略有下降。与广东、浙江等地相比,江苏服务业固定投资比重也明显偏低。2016年,浙江和广东服务业固定资产投资占全社会投资总额的比重分别为67.9%和64.7%,江苏的相应比重为49.4%,差距较为明显。

  3.高端生产性服务业占比偏低,不能充分发挥产业支撑作用

  2016年美国信息服务业、金融保险、专业和科技服务这三个行业占GDP的比重分别为4.8%、7.3%、7.3%,而2015年江苏这三个行业占GDP的比重分别为2.7%、7.6%、1.4%,除了金融保险业和美国比重较为接近外,其他两个行业比重都远远低于美国的相应比重。

 

  4.创新能力偏低,新兴业态活力不足

  服务业新业态是高技术产业与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所形成的新业态,具有高端、高效、高辐射力的特性。但江苏现代服务业中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涌现不多,制度和商业模式创新也落后于国内服务业发达地区。科技服务、设计产业、专业服务、电子商务、数字出版、节能环保等新兴服务业发展势头不抵广东、浙江、上海等地。

  三、加快江苏现代服务业发展,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

  1.推进现代服务业“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

  从服务业的市场化改革来看,政府部门的简政放权势在必行。只有将服务业的运营交托给市场,政府在一定程度上发挥管理和监督作用,才能更好地提升服务业全要素生产率、促进服务业又好又快地发展。推进江苏省“放管服”改革,绝不是边缘化政府的作用,而是将政府职能置于更高的层面,也即,法制化的层面,利用政府的法律权威,维护和加强服务业竞争市场的公平性,建立一个优质的法制化营商环境。

 

  2.引导服务业投资方向,推动生产性服务业量扩质升

  从行业的细分性来看,服务业是三次产业中可分度最高的产业。其中的金融业、保险业、会计和审计业、研发行业对推动制造业的转型升级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因此,需要政府在服务业投资方面发挥一定的指引作用,确保民间资本能够集中到生产性服务业中。

  3.建设高端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协同发展平台,加快产业融合创新

  一是推动制造业价值链的延伸、加快两者产业的融合、构建新型合作体系,推动制造业价值链向两端延伸,以产品的质量、功能为核心,拓宽自身的业务领域,促进制造业和服务业的融合.

  二是加快服务业与前沿科技融合、以服务业创新带动制造业创新。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整合研发、设计、生产与服务全流程,全面提升企业运作效率。大力推广电子商务、虚拟消费等在服务领域应用,鼓励开发网络业务和产品,突破服务型企业市场空间局限,拓宽生存空间。依托知识网络、信息网络和交通网络支持线上线下一体化、软硬件一体化,积极突破固有流程、方式、渠道,创新服务业管理、生产、营销等商业模式。

 

  4.引导生活性服务业便利化精细化品质化发展,促进消费结构升级

  一是推动生活服务业深化融合,促进产品换挡升级。出台生活服务业细化发展指导目录,把控生活服务业产品质量,促进产业高端化发展。

  二是深入挖掘居民生活消费潜力,引导消费走向高端化。培育发展服务消费、信息、绿色消费、品质消费、时尚消费等新兴消费,壮大消费新增长点。

  5.改革人才集聚体制机制,扩大服务业高端要素供给

  一是拓宽人才来源渠道,保障人才供给;

  二是培育多元化人才,帮助企业解决多面问题;

  三是建设服务业高端要素交流和交易平台,促进高级素的交流、互通。

  6.扩大服务业市场有序开放,建立健全服务业发展的国际供给产业体系

  一是提升金融市场国际化程度,促进对外开放。依托毗邻上海的区位优势,利用上海金融港口,加强金融市场的对外开放,创新苏沪金融合作模式。完善金融市场基础设施建设,规范金融市场,运用国际化标准监管金融运行体系。

  二是构建服务业产业供应链,提高对外供应效率。放宽外汇结算主体范围,建设跨境电商通关服务平台,实现跨境电商企业一次申报、数据共享、多方监管的管理方式。

  三是实施物流企业“走出去”战略,支持物流企业依托海陆空等综合交通优势,布局全球网络,打造全球服务业供应链。

(转载需注明来源:江苏智库网)
  编辑:蔡阳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