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  加微信
依托中心城市培育现代化都市圈
2022-10-21 12:49:00  来源:新华日报  作者:沈正平

近年来,我国把建设现代化都市圈提到新的战略高度。培育发展现代化徐州都市圈,对于新时期促进江苏区域协调发展、推动淮海经济区高质量协同发展以及完善我国城镇化战略格局具有重要意义。理论与实践表明,依托中心城市推进徐州都市圈既是双赢举措,也是必由之路。一是中心城市与都市圈紧密相连,存在共生互动关系。一方面,中心城市凭借其辐射带动能力,通过要素扩散、产业转移等多种途径,带动外围地区其他城市发展,使其逐渐成长为次中心或节点城市,从而提升都市圈的整体发展水平。另一方面,随着都市圈功能体系的逐步完善,都市圈内各城市间的分工与联系日益深入和频繁,次中心和节点城市不断增强集聚效应,形成新的生产力在一定程度上反哺中心城市发展。二是徐州都市圈处于快速成长期,亟待提升并发挥中心城市作用。从发展阶段看,徐州城市正在快速成长,表现为集聚与扩散效应共存且大体相当,特别是城市能级仍较低、功能还不够完善、辐射带动能力也有限。同时,徐州都市圈自本世纪初提出概念并规划以来,其建设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整体发展水平不高,仍处于培育成长期,表现为中心城市形成相对优势,圈域开始扩展,外围城市逐渐成形,而圈域内城市间分工协作不紧密、同城化水平较低、协同发展机制不健全等问题。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必须遵循中心城市与都市圈互动发展规律,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引领相结合,以健全都市圈协同发展机制为保障,着力推动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产业布局分工协作、公共服务共建共享、生态环境共保共治等重点领域取得实质性进展,加快培育发展现代化徐州都市圈,为推进区域城镇化发展和现代化建设提供重要支撑。

一是加快提升中心城市能级。针对中心城市能级不够强等问题,着力优化提升城市功能,通过强化产业科技创新、教育文化和医疗发展,以及市场体系建设等,持续增强都市圈的现代经济中心、公共服务中心、要素配置中心等核心功能,并依托中心城市辐射带动作用,以促进中心城市与周边城镇同城化发展为方向,推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加快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重点发展一批条件好的县城,增强综合承载能力,推进县域城乡融合发展,促进县城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向乡村延伸覆盖。

二是推进基础设施互联互通。进一步增强徐州综合交通枢纽功能,围绕“外建大通道、内建大网络、共建大枢纽”,协调推进都市圈重大交通设施建设,构建以徐州为中心的放射状现代化综合立体交通网络,打通圈域内“断头路”,改造“瓶颈路”,提高路网衔接转换效率,推动公交服务同城化,实现“1小时通勤”。构建“通道+枢纽+网络”的物流运行体系,统筹布局都市圈货运场站、物流中心等,合作共建物流枢纽,推动物流资源优化配置,提升物流运行效率。统筹协调都市圈内市政和信息网络建设,推动各类市政管网合理衔接,推进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布局。

三是加强产业分工协作。围绕徐州建设国家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推动中心城市产业高端化发展,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先进制造业基地和区域性现代服务业高地,推动都市圈产业融合发展和优化布局。加强制造业分工协作,发挥徐州装备制造业引擎作用,推动链式关联、梯度布局,统筹整合都市圈内各级各类开发园区,打造一体化发展和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推动中小城市融入中心城市产业布局,促进形成差异化协同的制造业发展布局。推动服务业与制造业深度融合,培育壮大新兴服务业,促进经济转型升级,构建都市圈现代产业体系。

四是推动公共服务共建共享。持续增强中心城市资源优化配置能力,依托徐州医疗、教育等优势,统筹推动都市圈优质公共服务资源共享、社会保障接轨衔接,逐步扩大基本公共服务覆盖面,努力提升公共服务质量和水平。推进都市圈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加强省际边界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处置、灾害事件预防处理、治安维稳、行政执法、安全隐患排查等方面协调联动,建立健全跨行政区社会治理体系,携手共建和谐稳定的都市圈。

五是强化生态环境共保共治。围绕徐州建设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探索总结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发展的成功经验,严格保护跨行政区重要生态空间,联合实施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工程,推动生态环境协同共治。建立跨省市生态环境联建联防联治机制,构建生态监测网络,建设都市圈生态环保大数据服务平台,建立都市圈污染综合防治和利益协调机制,探索生态保护性开发模式,建立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市场化生态补偿机制,打造绿色美丽都市圈。

(作者为江苏师范大学“一带一路”研究院执行院长、省决策咨询研究基地“江苏区域协调发展研究基地”首席专家)

(转载需注明来源:江苏智库网)
  编辑:蔡阳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