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  加微信
高起点规划淮海城市群建设
2017-08-14 15:32:00  来源:江苏师范大学一带一路研究院  作者:欧向军 滕春惠

  淮海城市群地处“一带一路”交汇点,由苏鲁豫皖四省交界地区主要城市所组成。在全国城镇化战略格局中,淮海城市群起着承东接西、沟通南北、双向开放、梯度推进的地位与作用。高起点规划建设推动淮海城市群,对于加快淮海经济区洼地崛起、推动“一带一路”战略实施、促进我国东部黄金海岸形成和助推全国区域协调发展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

  淮海城市群建设的显著成效

  本世纪初,江苏省就开启以大城市、特大城市为依托的苏锡常、南京和徐州三大都市圈的规划建设。2010年,第一届淮海经济区核心区城市市长会议共同签署《关于加快淮海经济区核心区一体化建设的意见》,标志着以徐州都市圈为主体的淮海经济区核心区一体化建设正式启动。2014年,第五届淮海经济区核心区城市市长会议提出以徐州为中心构建淮海城市群并争取上升为国家战略的重大决议。至此,以徐州都市圈为主体的淮海城市群总体上呈现又好又快的发展态势。群内各城市在设施共建共享、产业优势互补和市场建设互融等方面的合作取得了丰硕成果,一体化进程不断加快,发展潜力逐步凸显,综合实力持续增强,在全国的地位也随之提升,逐渐成为我国东部沿海“黄金海岸”中经济洼地崛起的先行区。总体上看,淮海城市群内各县(市)之间经济联系与交流日趋密切、经济辐射和集聚能力稳步增强、地级城市中心性和中心度持续提升。

  影响淮海城市群建设的突出障碍

  作为典型的省际边缘合作型、成长型城市群,淮海城市群主要城市都是各省的“经济末梢”,受行政区划、地方利益、规划与政策等多种因素的制约,与长三角、皖江、中原和山东半岛等城市群相比,其一体化合作仍较松散,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城市群的健康发展,不利于整体实力的有效提升。

  综合竞争力不强,中心城市实力较弱。2015年淮海城市群的地区生产总值、财政预算收入、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等主要社会经济指标的人均水平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表明淮海城市群发展滞后、综合竞争力不强。与此同时,徐州作为城市群的核心城市,与群内其他城市相比,相对优势比较突出,但与其相邻的4个省会城市(南京、郑州、济南和合肥)相比,徐州的经济实力存在一定差距,而与我国东部地区其他城市群(环渤海、长三角和珠三角)核心城市(北京、上海和广州)相比,徐州的经济实力和辐射能力更显不足,难以对淮海城市群形成强有力的引领作用。

  产业同构现象严重,缺乏有效分工协作。淮海城市群产业发展水平不高,产业层次较低,第三产业发展滞后。各城市间产业分工不合理,产业同构现象突出,产业互补性、关联性和一体化程度差。另外,产业结构的同质性加剧了引资大战,资源要素跨区域整合难度大,形成低水平的重复建设,导致资金和要素资源的浪费。城市间缺乏合理的分工合作机制,使城市群产业互补性得不到有效提升,“错位发展”成为空谈,导致恶性竞争加剧,严重制约了淮海城市群的开发开放和转型升级。

  行政区划分割市场,区域协调机制缺失。城市群发展客观需要紧密型区域合作,实质在于形成统一的区域市场,而行政分割严重阻挠市场纵深发展,是制约城市群协同发展的根源所在。受行政壁垒和省际边缘的双重影响,淮海城市群各城市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性差,制约了淮海城市群各城市的深度合作。各自为战的行政壁垒和市场分割,导致有约束力的协同机制缺失,阻碍了淮海城市群跨行政区协同发展。

  加快淮海城市群建设的主要对策

  针对淮海城市群建设的突出障碍,应分别从提升综合竞争力、推动一体化发展、点线面有序开发、培育区域认同感和激发城市群活力等层面提出相应对策。

  多向开拓,提升城市群综合竞争力。主动融入国家“一带一路”建设,有利于我国加快形成陆海统筹、东西互济的全方位对外开放新格局。因此,要充分依托新亚欧大陆桥国际大通道,促进国际国内要素有序流动、资源高效配置、市场深度融合,带动淮海城市群整体实力的大幅提升。积极向东突破海路、向西开拓陆路腹地,有效发挥海陆联动关键节点的作用。着眼于“接轨大上海,南融长三角”,遵循产业梯度推移规律,积极承接长三角中心城市的产业转移,将淮海城市群打造成为长三角北翼的新兴发展极。打破行政壁垒,激发省际合作发展潜力,向北衔接环渤海及京津冀,充分利用其人力、资金和信息等优势,大力推进城市群转型升级。

  强化中心,推动城市群一体化发展。注重徐州作为淮海城市群的核心城市建设,不断增强其引领带动和内外联系功能,加快提升城市群一体化水平。徐州应当抢抓国家“一带一路”建设、江苏省振兴徐州老工业基地、建设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等重大机遇,加快融入“一带一路”,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把徐州建成区域性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先进制造业基地和现代服务业高地,最大限度地发挥其科技创新、产业辐射、市场流通、金融服务等作用,使徐州作为中心城市的集聚辐射能力持续增强,对内对外开放程度持续提高,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大幅提升,有效推动城市群一体化,有力带动淮海城市群在全国城市群方阵中的位序前置、质量升级。

  层次推进,优化城市群空间结构格局。积极构建以徐州为中心、其他地级城市为次中心、下辖县(市)为支撑,大中小城市相协调,功能明晰、组合有序的网络化区域城镇体系。在淮海城市群中,“点”指核心城市徐州,“线”指东陇海、鲁南两个城镇带,“面”指以徐州与连云港为主体的徐-连城市组团、以宿州与淮北为主体的宿-淮城市组团和以济宁与枣庄为主体的济-枣城市组团。为此,建议实行点线面有序开发策略,首先在组团内形成“中心城市-县城-重点镇”的增长极发展模式;然后以团促带,以带促圈,梯度推进,形成“核心城市-核心圈层-中间圈层-外围圈层”的分层级发展模式;最终形成以城市组团为增长节点、以城镇带为联结线、以都市圈为发展域的“点-线-面”有序发展的空间互动格局。

  优势互补,培育城市群区域认同感。淮海城市群各城市自然禀赋不尽相同,发展程度存在差异,要充分利用独特的区位条件、资源禀赋、特色产业、历史文化等资源,发挥各自比较优势,开创城市群各城市分工合作、互动发展的新局面。顺应区域发展和结构转型规律,切实加强城市群内企业主导型交流合作,增强微观经济主体的区域合作意识;强化公众参与机制,通过增进政府与民间的交流对话,巩固各地的传统联系交往,拓展合作渠道,实现多层次、高水平、宽领域的文化交流与合作,促进区域文化融合,培养区域文化认同感,让合作共赢的思想在淮海城市群落地深根。

  创新机制,激发城市群发展活力。加强城市群内不同等级行政区之间的对接,探索建立沟通协商机制,统筹解决事关城市群发展的重大问题,促进资源共享、产业互补、生态共建、环保同治、协调发展,实现资源整合、差别竞争和互利共赢。构建多规合一的规划衔接机制,实现城市群规划共绘,推动各城市间协同发展;探索建立区域间利益协调机制,支持产业跨区域转移,促进区域产业分工协作;创新完善服务体系共建共享机制,促进城市群内外生产要素流动,推动城市分工合作,激发城市群发展活力,实现城市群一体化发展,将淮海城市群打造成为我国跨区域协调发展示范区、东中部“经济低谷”转型发展试验区。

(转载需注明来源:江苏智库网)
  编辑:蔡阳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