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  加微信
沈正平:走出具有苏北特色的绿色发展新道路
2017-05-02 08:50:00  来源:江苏师范大学“一带一路”研究院

  

作者简介:沈正平,江苏师范大学教授,淮海发展研究院院长、江苏师范大学“一带一路”研究院常务副院长。

  该文部分内容发表于新华日报《思想周刊·智库》2017年4月20日第13版“苏北,绿色发展之路怎么走?”。

  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坚持绿色发展,必须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可持续发展,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推进美丽中国建设,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新贡献。”

  1绿色发展是苏北践行新发展理念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绿色发展是大势所趋。近年来,面对经济下行、气候变化和能源安全等多重压力,美国、欧盟、日本、韩国等都纷纷提出了绿色发展战略,实施“绿色新政”,绿色发展已经成为国际社会的主旋律。绿色发展是国情所需。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首次提出“五大发展理念”,其中之一就是绿色发展,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深刻把握时代脉搏、洞察发展大势,不断深化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理论结晶。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建设美丽中国,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重要内容。”他强调:“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

  绿色发展也是苏北发展的必由之路。多年以来,苏北沿袭发达国家和地区曾经走过的传统工业化道路,事实证明这条老路不可持续、难以为继。而且,那时候的发展环境和条件已不复存在,现阶段根本行不通。新时期的苏北发展必须主动摆脱传统路径依赖,坚定不移地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通过推动绿色发展,从根本上加快转变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方式,保护和改善资源环境,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从而为苏北人民群众提供更多生态公共产品,提高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让人民群众在分享发展红利的同时,更充分地享受绿色福利,使生态文明建设成果更好地惠及全体人民,造福子孙后代。

  2苏北有条件也能够走出一条具有自身特色的绿色发展之路

  一是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可以相辅相成。一些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发展经历表明,发展并不非要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可以形成良性互动、相得益彰,环境可以促进发展,发展可以进一步提升环境。

  二是苏北正处于绿色发展的战略机遇期。从宏观层面看,绿色发展已经成为全球共识,我国发布了《中国制造2025》和“互联网+”行动计划,为苏北绿色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国际与国内环境。从中观层面看,省委书记李强在中共江苏省第十三次代表大会报告中要求苏北地区积极探索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新路子。可以预见,省委省政府里对苏北绿色发展的支持力度将会进一步加大。

  三是苏北拥有绿色发展的明显生态优势。苏北境内河湖密布,平原、滩涂、湿地、低山丘陵等地形地貌交错分布,拥有全国面积最大的沿海滩涂湿地,全省3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均分布于此,自然生态条件良好。

  四是苏北已经具备绿色发展的良好经济社会基础。通过多年的实践探索,苏北绿色发展已经取得了良好成效,主要体现在:(1)传统产业绿色化快速。大多数省级以上开发区现已实现循环化改造,徐、淮、连、盐4市的经济技术开发区成功创建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2)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较快。近年来苏北先进制造业、。服务业增速快于苏南和苏中,高端装备、节能环保、生物医药、新能源和智能电网、新能源汽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势态良好。(3)“互联网+”行动计划初显成效。苏北制造业提质增效升级加快,电商迅猛发展,形成了一大批“农业+服务业”和“农业+工业+服务业”新业态新模式。(4)培育发展一批智造企业。现有10多家苏北企业成为全省智能制造先进企业,获得江苏制造突出贡献奖数量占全省1/5以上。(5)人居环境大为改善。苏北5市均为国家园林城市。2016年徐州以排名第一的成绩被命名为全国首批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并获得2016年中国人居环境综合奖第一名。

  3推进苏北绿色发展必须坚持遵循发展规律与符合区情实际的合理路径

  一是推进传统产业循环化。大力推进各类产业特别是传统产业循环化发展,全面实施节水节能技术改造,加快推行绿色清洁生产,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加强产业园区循环化改造,努力实现资源化、减量化、再循环利用,争取所有省级以上开发区都能够成功创建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

  二是推进新兴产业规模化。重点推动现有战略性新兴产业规模化、品牌化和集群化方向发展,形成更多拥有自主核心技术、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集群。以建设现代服务业集聚区为抓手,推进现代服务业集聚发展。徐州要抢抓作为国家“十三五”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区域的契机,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为其他城市提供改革试点的做法和经验。

  三是推进产业信息化。全面推动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以建设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双创”平台为抓手,营造融合发展新生态,培育新模式新业态。全面推动服务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因地制宜推广睢宁“沙集模式”、“耿车模式”、沭阳“花木模式”,大幅提高各级各类电商县、电商镇、电商村数量,以及淘宝镇、淘宝村数量。全面推动农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积极推广大丰“荷兰花海”等项目经验,加快发展“农业+服务业”和“农业+工业+服务业”新业态新模式。

  四是推进生产智能化。加快人机智能交互、工业机器人、智能物流管理、增材制造等技术和装备在生产过程中的应用,推进生产过程智能化。提升企业研发设计、生产制造、企业管理和销售服务的智能化水平,培育发展智造企业,推动苏北制造业向工业4.0转型升级。

  五是推进环境生态化。以积极创建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和国家生态文明建设试验县、市等为目标导向,保护与修复自然生态系统,构筑生态安全屏障。重点实施江淮生态大走廊等重大生态工程,确保“清水北送”长期稳定。切实加强沿海滩涂保护与综合开发利用管理,打造沿海绿色生态走廊。

  六是推进生态经济化。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合理发展“生态+”新业态,把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积极实施生态+农业、生态+文化旅游、生态+新兴产业行动计划,将生态保护建设融入经济发展,促进生态与经济和谐相处、共生共赢。

  4保障苏北绿色发展需要多措并举形成合力

  一是建立健全绿色发展政策体系。通过制定传统产业绿色转型政策,倒逼传统产业绿色化发展;以支持政策引导新兴绿色产业加快发展。二是建立健全绿色GDP考核体系。将环境污染损失占GDP比重以及绿色制造业增速纳入政府考核体系,作为其政绩及奖惩的重要依据,由此激发各级政府重视并推动绿色发展。三是建立完善生态补偿机制。实施主体功能区制度,严格按照不同区域的主体功能定位,实行分类管理的区域政策和绩效评价,推动形成区域间横向生态补偿机制,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对于苏北重点生态功能区,不断加大省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并争取国家层面支持。四是构建绿色科技创新支撑体系。加大省级财政对苏北科技创新投入规模,扩大省级研发机构名额。支持苏北创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工程实验室和国家级高新区、大学科技园。支持苏北引进海内外高层次人才和急需紧缺人才,加快形成以企业为主体的区域技术创新体系,增强苏北绿色发展的科技支撑能力。五是营造绿色发展社会氛围。坚持全民参与、共建共享,深入开展形式多样的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活动,增强人民群众绿色、低碳、环保、节约意识,弘扬符合绿色发展的生产观、消费观和价值观,形成人人尊重自然、爱护生态环境、参与绿色发展的浓厚社会氛围。

(转载需注明来源:江苏智库网)
  编辑:徐晓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