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  加微信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新动能、新引擎
2017-11-09 10:36:00  来源:江苏长江经济带研究院  作者:陈晓峰

  党的十九大报告在第五大部分明确提出了“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这一全新的战略部署,也给中国未来经济发展定了向、定了调。虽说,对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基本框架、路径和方略还处在一个不断认识和深化的过程中,但就现阶段而言,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主攻方向是要提高供给体系的质量和效率。因此,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无疑是建立现代化经济体系的一项首要任务也是一个重要的切入点。具体而言,应在如下几个方面切实有效地推进工作,以便尽快形成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所需的新动能和新引擎。

   一是加快建设制造强国。形成经济增长新动能,塑造国际竞争新优势,重点在制造业,难点在制造业,出路也在制造业。我们正好迎头赶上了以“大云物智移”为特征的新经济并取得了引人注目的成就。所以我们要通过新经济和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并纳入更多的现代化元素,全面提升产业发展水平及高度。十八大之后,在这方面做了很多努力,也取得了很大的成效,未来要继续把这个工作做得深入,进一步强调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和人力资本之间的协同发展,在中高端消费、创新引领、绿色低碳、共享经济、现代供应链、人力资本服务等领域培育新增长点、形成新动能。

   二是支持传统产业优化升级,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瞄准国际标准提高水平。促进我国产业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并培育若干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这里所说的全球价值链中高端不仅是指工业,还包含了制造、加工、创新和服务等内容)。对外而言,在这一进程中应十分注重全球价值链的有效攀升以及全球创新链的主动嫁接,并以全球化的视野,主动适应服务业全球化的大趋势,促进服务业在更大力度上走出去,建立制造业与服务业协同参与国际分工的新格局;对内而言,要着力构建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双轮驱动”格局,同时,应尤其强调总量和速度、水平和质量、结构和要素、空间布局性状等方面的内在统一。

   三是继续坚持“三去一降一补”。“三去一降一补”的最终目的是存量和增量并重,优化存量资源配置,扩大优质增量供给,实现供需动态平衡,进而把长期制约发展的结构性矛盾基本化解了,让市场规律正常地、有效地起作用。就产业层面而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入推进和工业企业利润快速上升存在较为直接的因果联系。因此,各地方应客观理性地选择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作为发展重点,持续优化产业发展环境,有效施策、因地制宜,尽快形成特色突出、区域联动、错位竞争的发展新格局。

   四是激发和保护企业家精神,鼓励更多社会主体投身创新创业的大潮中去。中国可能拥有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创业人群,他们决定着中国经济未来的底色。现阶段,应在全社会持续广泛地倡导和呼唤具有永续创新动力、报效祖国之心和振兴国家责任感的企业家精神,加快形成保护企业家创新创业收益的制度安排,并鼓励更多社会资本投身创新创业。让一切创造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尤其是对于那些人力资本、技术和知识密集型等制度敏感性(依赖型)产业而言,政府应加强在规划、政策、投融资、平台等方面的有效制度供给,给予企业家更多的信任、关怀和挑战,创造一切有利条件,使他们对持续创新形成稳定而良好的预期。此外,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对经济增长实现质量第一、效益优先、创新驱动等都至关重要。

  江苏地处经济最为发达的长三角地区,实体经济的活跃度较高,产业和城市发展水平全国领先,因此,在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过程中应走在全国前列。客观而言,江苏历经这两年来的攻坚克难,“五大任务”的成绩可圈可点(硬件),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开始向着更广维度、更深层次和更大空间深化拓展。但现代经济增长的本质是一个技术、产业、基础设施和制度结构不断变迁的过程,其中制度创新以及制度红利的释放和传导显得至关重要(软件),本身制度的有效供给也是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要义所在。因此,江苏要以提高供给体系质量为主攻方向,找准关键突破口,巧妙持久发力。现阶段,应紧紧围绕“1+3”功能区这一经济地理重塑的战略契机,积极搭建一些体制机制创新的“样板房”“试验田”,极力降低实体经济发展面临的各种成本,探索人才引进和培养的新思路,主动瞄准区域性“增长极”“创新极”“生态极”,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特色产业集群和大城市群,努力提高社会治理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水平,做到有效市场与有为政府的高度统一,在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方面全面展现江苏“高度”、作出江苏“示范”。

  (作者:陈晓峰  南通大学商学院 副教授 博士)

(转载需注明来源:江苏智库网)
  编辑:蔡阳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