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  加微信
大科学时代呼唤“长三角科创圈”
2019-03-29 10:12:00  来源:南京日报  作者:黄南

  近日,科技部、中科院以及上海、江苏、浙江、安徽三省一市的相关领域专家学者齐聚南京,建议构建“一核三区多点”的“长三角科技创新圈”,相关观点刊登于《南京日报》思想理论周刊,南京市社科院经济所所长、创新型城市研究院执行副院长黄南应邀发文。

  全球科技创新已进入“大科学时代”,我国为适应大科学发展要求,已于2018年出台了《积极牵头组织国际大科学计划和大科学工程方案》,提早进行大科学时代科技创新前沿布局和顶层设计。

  构建“长三角科创圈”,是顺应全球科技创新趋势、回应大科学发展要求的必然选择,对于促进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加快我国创新型国家建设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科技创新需向一体化方向发展

  “大科学时代”不同于以往的科学研究阶段,这一时期的科技创新呈现以下一些特点。

  一是科学技术呈加速度发展,大约每半年到一年就增加一倍。

  二是研究成果转移速度不断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时间平均仅为一年至两年左右。

  三是科学研究集体化特征越来越明显,科学研究越来越从过去那种以个体科学家、个别团体为主导的小科学思维方式,向跨学科、跨领域、跨区域的大科学研究思维过渡。

  大科学时代出现的新特点,需要现在的科技创新改变过去研发与生产、销售等之间的环节分离、各研究主体的分离,以及不同学科之间的分离,向一体化、协作化、全球化方向发展。

  大科学时代呼唤“长三角科创圈”

  总体来看,科技创新中存在的行政壁垒和体制机制障碍,仍在一定程度上阻碍长三角区域内各地区、各参与主体之间的一体化、协同化发展。

  在科技创新越来越成为区域竞争力核心要素的今天,迫切需要加强科技创新上的一体化发展,以大科学思维对长三角地区科技创新资源进行整合,提升区域整体竞争力。

  长三角科技创新圈通过构建“一圈一核三极多点”的创新发展新格局,发挥上海、南京、杭州、合肥核心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有助于整合创新资源,促进科技创新优势互补,形成科技创新上的协同发展合力,推动长三角一体化纵深发展。

  首先,在探索跨区域科技创新协同发展上更具示范性。上海、合肥为国家综合性科学中心,南京、杭州是我国重要科技创新中心城市,南京还是国家唯一的科技体制综合改革试点城市,苏州、无锡、宁波、徐州等城市在我国的产业创新发展方面也具有重要地位。

  长三角科技创新圈建设对于我国探索跨区域科技合作体制机制创新,促进创新要素在大区域自由流动,实现更大范围科技创新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示范意义。

  其次,在探索自主可控现代产业体系建设上更具示范性。长三角经济基础雄厚,是我国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长三角科技创新圈通过内部城市在创新功能与产业功能上的重新定位与分工,在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上形成区域间的成果转化和合作机制,有助于实现大区域科技创新与产业协同发展,促进科技创新与产业变革的双重突破。

  再次,在带动更大范围创新发展上更具示范性。作为长江经济带的龙头地区和沿海经济带的核心区,长三角科技创新圈建设可以形成带动中西部、联通南北地区的共同发展格局,在更大范围上产生辐射和带动作用,促进中国科技创新能力进一步提升。

  形成长三角北翼科技创新带

  南京作为长三角科创圈的核心城市之一,要扛起自己的责任和担当。

  一是加强科技创新合作体制机制建设,在市级层面推动各城区创新平台、创新资源共建共享,围绕重点产业领域,组织不同领域专家开展联合攻关,共同推进科技领域合作创新。

  二是发挥好扬子江城市群龙头城市作用,积极推进江苏沿江地区科技创新一体化发展。推动构建以“南京—苏州”为核心的扬子江开放型创新体系,整合沿江八市创新资源,向东延伸对接上海,向西延伸对接合肥,形成长三角北翼科技创新带。

  同时加快开展科技创新国际化合作,加大对国外高端科技创新资源的引进力度,鼓励有条件的企业走出去,在国外进行科技创新资源整合。

  三是要发挥南京创新资源优势,加快科技创新能力提升,建设全省“大科学研究中心城市”。要大力推进国家重点实验室、大科学装置、大科学平台及其工程在南京的落地和建设,建设具有南京特色的大科学装置集群,凸显和提高南京在全省乃至长三角地区大科学发展上的核心作用。

  四是推进长三角地区科技创新共享平台与载体建设。建设区域创新要素、线上与线下、技术与其他创新要素相结合的技术市场体系,建设面向长三角的文献资源和技术信息共享平台、科技人才资源共享平台、科技创新综合服务平台。

  最后,强化政府组织与协调功能,引导和整合南京科研院所、企业等不同类型创新主体,围绕同一创新目标开展协同攻关。加强与中国科学院、14所、55所、28所等重大研究院所的沟通和联系,聚焦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围绕制约当下、影响长远的战略性科技问题,形成从应用性基础研究到关键共性技术的完整创新链条。

(转载需注明来源:江苏智库网)
  编辑:蔡阳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