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  加微信
传承好大运河文化
2023-06-02 09:18:00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  作者:本报记者 张清俐 通 讯 员 徐艳芹

近3200公里的中国大运河,促进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连接着中国文明的历史与今天。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视域下深化中国大运河研究,是把中国文明历史研究引向深入,增强历史自觉、坚定文化自信的应有之义。

联动政治中心与经济中心

中国大运河在历史上的功能不仅体现于经济方面,还深刻影响着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与发展。聊城大学运河学研究中心教授丁延峰表示,运河交通体系的形成与发展,密切了政治中心与经济中心的互动关系,为促进统一多民族国家的繁荣发展发挥了重要的纽带作用。

中国自古以治水而闻名于世,相继开凿的隋唐大运河与京杭大运河是中国古代先民利用自然和改造自然的杰作,也是人类工程史上的伟大奇迹。大运河开凿后,极大地便利和加强了南北间的物质文化交流。在5月20日聊城大学运河学研究院主办的“过去、现在与未来:大运河文化研讨会”上,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副院长倪玉平表示,大运河的开凿与管理体现了中国古代国家治理水平。为保障大运河和漕运体制的安全,历朝历代都建立了以河工和漕运为主体的官员机构,成为中国传统官僚行政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大运河在中国古代财政、经济和政治方面发挥的作用,对于维护大一统政权的稳定至关重要。

在中国治水历史上,黄河与运河二者关系复杂。从战国时期修建鸿沟以连接黄河和淮河,到京杭大运河的开凿与不断整修,在文化与国家治理视野下,黄运关系体现了历代政治家“沟通天下”的政治理想和现实战略。烟台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吴欣认为,“黄运同框”的历史反映了古人的文化实践过程,与国家认同、记忆传承、身份建构等主题相关。新时代的黄河、运河各自被赋予新的历史使命。伴随中国话语体系和中国叙事体系的不断建构,黄河、运河所蕴含的“生生不息”“融通涵养”的中国文化精神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基本原则,在新的历史时期具有更突出的意义。

形成大运河文化体系

大运河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摇篮,不仅贯通了黄河、长江两大文明区,使燕赵、齐鲁、吴越、中原、荆楚、岭南等地域文化得以相互交流融合,还汇聚了水利、船舶、建筑、音乐、舞蹈、饮食、武术、杂技等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形成了内容丰富、层次清晰的大运河文化体系。

历史文物不仅是世代先民活动的痕迹,更凝聚了文化的基因,激发后人对文化的自信心。上海交通大学城市科学研究院院长刘士林认为,随着黄河流域、长江流域、淮河流域、海河流域的生态保护和治理不断加强,与此相关联的城市群的高质量发展,一条承载着历史又深度融入新时代人民生活的大运河正在焕然一新。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教授葛剑雄认为,研究运河文化的实质、精神及相应的价值观念、意识形态、思想理论等,不应将历史上的运河文化当成现实或以后的发展方向。利用好运河沿线留存的世界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应从两条路径入手,一方面体现为“传”,将古今运河遗存尽可能完好地保存下来;另一方面体现为“承”,将其中积极的、有发展潜力的部分,实现创造性与现代化的转化。

当代人民的致富河、幸福河

大运河文化既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是不断发展、与时俱进的当代活态文化。2020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考察时强调:“千百年来,运河滋养两岸城市和人民,是运河两岸人民的致富河、幸福河。希望大家共同保护好大运河,使运河永远造福人民。”

扬州大学中国大运河研究院执行院长黄杰认为,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以建成致富河、幸福河为核心内涵的“两河理念”体现了“以人为本”思想的根本宗旨,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要求,这将成为下一阶段挖掘和展示大运河之美,推动大运河文化带高质量建设的根本遵循。我们既要重视遗产与生态保护,也要重视社会经济的发展,还要发挥立法和规划的引领作用,明确大运河沿岸社会公众的主体责任。

目前,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已进入以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为重点抓手的实施阶段。据国家文化公园专家咨询委员会专家兼大运河组协调人周泓洋介绍,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从国家高度对大运河遗产进行整体规划和系统建设,传承与传播大运河文化,推动文化资源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助力文化强国建设。

(转载需注明来源:江苏智库网)
  编辑:蔡阳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