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  加微信
让农民在乡村振兴中有更多获得感
2018-11-15 09:33:00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调查咨询中心课题组

  编者按: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提出的一项重大战略,是关系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全局性、历史性任务,是新时代“三农”工作总抓手。为加深对这一重大战略的理解,明确工作思路,2017年年末至2018年年初,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调查咨询中心围绕干群关系、生态环境治理、德治建设等主题,对全国数千个农户样本进行了调查与访谈。本版今摘登其中三篇报告,以期助力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全面实现。

  让村干部成为乡村振兴的坚实力量

  “村子强不强,要看领头羊。”乡村振兴战略提出要完善党的农村工作领导体制机制,并强调:“党政一把手是第一责任人,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作为处在乡村振兴第一线最基础、最坚实的力量,包括村书记在内的村级干部们的一举一动,切实关系着乡村振兴战略能否落地落实、惠及百姓。近日,课题组依托“百村观察”平台,对31个省(区、市)的3844位农户就“当前我国农村干群关系现状”开展了问卷调查与深度访谈。

  当前农村干群“连心”的三大要素

  探析当前影响农村干群关系评价的因素,进一步和谐与密切干群关系,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大任务。

  村庄民主管理建设。农村基层民主建设是完善村民自治的重要内容,也是实现干群关系和谐的重要途径。首先,考察村庄民主管理组织建设与干群关系评价间的联系,数据显示,当村庄有理财小组或监委会时,农民认为干群关系好的比例为73.59%,明显高于没有理财小组或监委会时的比例(56.11%)。可见,二者之间存在一定相关性,村庄民主管理组织越健全,农民对干群关系评价越好,政治功能发挥也越积极。

  其次,考察村庄民主管理制度建设与干群关系评价间的联系。以两项制度为例说明:一是村务公开制度。数据分析结果显示,村庄财务越公开,农民对干群关系评价越积极,当村庄村务财务公开时,农民认为干群关系好的比例超过七成,为71.01%。二是民主评议制度。调查结果显示,在有民主评议村干部制度的村庄中,农民对干群关系的评价最高,比例为74.93%;没有民主评议村干部制度的村庄,比例为55.78%,低于前者近18个百分点。总体来说,村庄民主管理制度越完善,农民对干群关系的评价越正面。

  干部自身能力素质。农村基层干部是促进乡村发展的先锋队与排头兵,农民对当地政府满意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们的能力与素质高低。调查显示,当村民选择服务群众的好人担任村干部时,认为干群关系好的比例最高,为73.99%;当选择带头致富的能人为村干部时,认为好的比例是60.26%;当选择公正廉明的强人和谨守本分的老实人为村干部时,其比例分别为59.91%和43.86%。可见,干部自身素质不同,村民对干群关系的评价也不尽相同。

  考察村干部工作能力对干群关系评价产生的影响发现,当村民认为村干部工作做得比较好时,评价干群关系好的比例为88.36%;当农民认为村干部工作做得非常好时,评价干群关系好的比例为96.67%,较前者多出8.31个百分点。由此看出,村干部工作能力越强,村民对干群关系的评价越好,二者呈现明显的正相关性。

   村民参与管理水平。判断乡村振兴的措施行不行得通,关键是看农民高不高兴、愿不愿意参与,农民的意愿和参与往往决定一项工作的成败,也决定了干群关系是否和谐。通过考察“农民是否关注村务和财务公开”发现,当农民关注村务和财务公开时,认为干群关系好的比例为76.06%;当农民不关注时,比例为57.4%,低于前者18.66个百分点。可见,农民参与村庄民主管理的现状与干群关系评价间具有相关性,其参与村庄管理程度越深,干群关系越好。

  当今农村普遍存在两种农民参与不力的现象:一是参与村级建设不足。具体来说,不少农民群众有“等靠要”思想,将自家经济贫弱和村庄发展不善简单归咎于村级资源孱弱、村干部带头不力。二是参与村级治理不足。对于一些侵犯村级利益的村干部,部分村民抱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态度视而不见,纵容甚至助长了不正之风。可见,激发农民的主体参与意识是促进农村基层治理步入良性发展的必要之举。

  加强村干部队伍建设的若干建议

  实现乡村振兴,不仅需要基层干部的大力引导,更需要农民群众的通力配合。只有干群一心,构建起和谐、密切、有温度的干群关系,才能为乡村振兴汇聚起强大力量。

  健全基层民主制度,优化村庄管理氛围。一方面要加强组织制度建设,保证干群信息畅通。加快建立农村经济组织、监督组织、信息沟通等基础性组织,加强农村群众与基层干部、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等主体间的协商。制度上,要完善基层决策协商民主程序,增加民情反馈程序,杜绝不良村干部的垄断、专权行为。另一方面要健全管理制度建设,推动工作有序开展。积极落实村干部值班制度、集中办公制度、民生事务代办制度,切实做到“急事有人办”“难事集中办”“小事身边办”,推动农村各项工作顺利有序开展,坚持做到值班不缺位、干群不离心。同时,通过引进“互联网+”的智能化新方式,创新党务、村务、财务的“三务”公开制度,保障干群沟通更便捷、更高效、更合意。

    加强干部队伍建设,筑牢基层服务力量。首先,贯彻学习中央精神,提高工作服务能力。以行政村或村小组为单位,以村党支部“第一书记”为抓手,采用“村党支部会议、党员干部培训、村支书考核”的综合考察方式,着力提高村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业务工作水平和带动群众增收致富能力。其次,重视教育技术培训,提高引领致富能力。依托“农家课堂”“科技培训会”等对农村干部进行现代农业、实用技术培训,培养并打造一支懂农业、爱农村、扶农民的基层工作队伍,提高农村干部发展致富、引领致富的能力。再次,选拔专业本土人才,强化干部队伍建设。培训、选拔和支持优秀的农村实用人才、回村能人等加入村级管理,配以定期的工作指导,一方面发挥他们的专业知识优势,另一方面充实村干部后备队伍,为乡村振兴提供充足、持续的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

  提高村民参与能力,力破干群关系壁垒。一是广搭信息交流平台,延伸村民参与触角。以村民小组为单位组建村民微信群,由村组干部将乡镇、村级的政策宣传、公共服务、就业创业等各类便民信息转发至村民微信群,做到信息传达“零障碍”。利用微信群召开线上村民会议,及时了解热点、难点问题,变群众“上访”为干部“下访”,实现干群“零距离”。二是培养村民参与意识,引导参与公共事务。从思想上启发村民积极参与村级公共事务,分担治理责任,通过宣传、示范和奖励等多种方式引导村民参与社会活动和社会组织,由“要我参与”转为“我要参与”,激发农民的“活力因子”;从行动上加强农民参与的资源投入建设,保证农民参与的物质基础,重视村民的意见和建议,切实保障村民参与的权利与效果。

  (执笔:王琦、任路)

  以生态环境治理为突破口推进乡村振兴

  针对“农村生态环境状况”这一主题,课题组深入调查我国村庄生态环境的总体情况,并对存在的问题以及如何治理给出分析建议。

  农村生态污染的突出问题

  调研发现,经过近年来,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对乡村环境的高度重视与有效治理,农村生态得到了很大改善,但距离人民对于更加美好的环境需求,仍然存在一定差距。

  从村庄层面来看,在211个有效样本中,村庄污染程度为严重、比较严重的比重分别为0.95%、8.35%,总计比例为9.30%;从农户的视角来看,在3129个有效样本中,认为所在村庄污染程度严重、比较严重的占比分别为3.16%、13.97%,总计比例达17.13%。由此可见,农户对于生态环境的切身体验十分深刻,对于环境美好的要求标准较高,农村生态建设工作需要持续改善、久久为功。

  就生态环境中存在的问题来看,有如下几点普遍突出:

  生产生活污染现象仍是关注重点。从生活污染情况看,在210个受访村庄中,表示存在“垃圾围村”或垃圾随意堆放现象的村庄占比超过三成。在农业生产污染方面,在210个有效村庄样本中,38.10%的村庄存在散养家畜家禽现象;34.76%的村庄存在人畜不分离的现象;24.29%的村庄存在露天焚烧秸秆现象。

  生态环境污染类型多样。在176个有效村庄样本中,存在垃圾等固体废弃物污染的占比最高,达36.59%;存在水污染的占比29.03%;认为所在村庄存在土壤污染、空气污染的比重分别为14.20%、18.61%。

  日常生活污染是最主要来源。在176个有效村庄样本中,污染来源主要为“日常生活污染”的比重最高,超过七成;污染来源主要是“村庄外部工业生产污染”的占15.34%;“农业生产污染”是主要污染来源的占比10.23%;污染来源主要是“村庄内部工业生产污染”和“其他”的占比分别为2.27%和1.70%。

  农村生态环境治理需进一步强化

  环保宣传和教育力度仍需提升。调研发现,当前我国农村的环保宣传覆盖率有所提升,工作力度逐年加大,但仍然难以达到全面覆盖,与理想状态之间仍存在较大差距。在宣传教育满意度方面,受访农民表示“一般”“比较不满意”“非常不满意”的比重分别为37.66%、8.15%、3.53%。

  环卫基础设施建设稳步推进,仍待完善。在垃圾处理设施建设方面,在211个受访村庄中,建有垃圾集中处理站的村庄有142个,占比67.30%;设置了公共垃圾箱的村庄占比85.31%。可见,村庄垃圾处理设施建设较之从前有了很大进步,但仍需进一步加强。其中,污水处理工程、雨污分流改造、饮水安全工程建设等,仍存在明显短板,也成为群众在乡村生态建设方面的突出期待。

  环境保护方式日渐多样,但仍较粗放。从农村垃圾处理的情况来看,在210个有效样本中,实现垃圾统一处理的村庄占79.05%;仍有20.95%的村庄没有进行统一处理。在生活垃圾的处理方式上,165个有效样本中,采取收集、转运方式的村庄占比最高,达到87.88%;采取焚烧或填埋方式的村庄占比9.70%;采取引进技术回收利用的占比最低,为1.21%。大部分村庄的垃圾处理方式仍然比较粗放。

  强化生态治理,助推乡村振兴

  为进一步加强农村环境治理,巩固已取得的良好成果,并不断提升治理水平、解决突出难题,需要从如下方面切实努力:

  加强生态保护的宣传与教育。在宣传内容上,要针对农村地区的环境污染状况,将土壤环境保护、畜禽养殖污染防治、乡村环境整治等一些体现农村环保特色和农民切身利益的内容作为宣传重点。创新宣传教育形式,提高宣传教育效果。可以通过文艺会演、村级广播、村庄公告、网络微信和电视媒体等多样化手段进行宣传,使“生态美,生活才美”的理念春风化雨、深入民心。

  构建多元共治的参与机制。政府顶层推进:通过专家咨询、部门协商、公众听证等多种形式进行集体讨论,制订生态治理方案,加大生态治理资金投入。企业互动协同:可以采取投资奖励、项目补助、担保补贴、贷款贴息等多种方式,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农民合作社、专业大户等经营主体参与生态建设。发动社会和公众共同参与:可以通过项目资助、购买服务等方式,支持、引导社会环保组织、公益组织参与环境保护活动。

  强化生态保护法治约束和保障。一方面,完善农村生态保护法律体系。基于农村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构筑一套完善的农村环保法律法规体系,将降污减排、环保实绩考核、生态补偿和环境税等纳入环境法律规范范畴。另一方面,充分发挥村规民约的约束作用。将农村环境保护、生态保护纳入“村规民约”,结合不同村庄的实际,充分发挥农民民主决议、共商共议的作用,让生态保护成为全体村民共识。

  建立健全生态保护的长效机制。建立激励机制,设立农村生态保护基金,并制定合理的标准和考核评价体系,对为保护农村生态环境作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给予奖励;构建多级联动监管机制,从法律和行政上对各级环保部门加大稽查力度,形成自上而下的监督机制。

  (执笔:张利明、王莽莽、张振宇)

  重视乡村振兴中的德治建设

  推进乡村振兴,必须加强农村德治建设,推进乡村自治法治德治结合。针对“农村德治建设”这一主题,课题组展开调研。

  当前农村德治建设存在薄弱环节

  德治建设缺乏有效抓手。道德宣传与教育是农村德治建设的重要途径。从道德宣传活动开展情况看,在187个有效村庄样本中,76.47%的村庄表示2017年开展了道德宣传教育活动;从道德评选活动的开展情况来看,在84个有效村庄样本中,54.76%的村庄表示2017年开展过道德评选或评比活动。可见,当前农村道德宣传教育活动的开展呈现良性态势,但仍有较大提升空间,存在缺少有效激励措施等突出短板。

  农民参与积极性有待提高。农民参与程度和参与热情是决定农村德治建设效果的关键因素之一。在本项调查所涉的143个有效村庄样本中,村干部表示本村村民参与道德宣传教育活动“非常积极”和“比较积极”的比重分别为8.39%和58.04%,反映村民参与积极性“一般”的比重为31.47%,“不太积极”的比重则为2.10%。

  德治建设在乡村有效治理中的积极作用

  道德宣传与评选活动对于村庄治理具有积极影响。从道德宣传活动对村庄治理的影响来看,143个开展过道德宣传活动的村庄,表示村庄治理整体效果“非常好”和“比较好”的占比分别为14.69%和64.34%;没有开展过道德宣传活动的村庄,反映村庄治理整体效果“非常好”和“比较好”的比重分别为0%和38.64%,占比明显低于前者。道德评选活动开展与否,也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村庄治理的成效。在46个开展过道德评选的村庄中,反映村庄治理效果“非常好”和“比较好”的占比之和为82.61%,而未开展过道德评选的村庄,表示治理效果“非常好”和“比较好”的占比之和仅为57.89%。可见,是否开展乡村道德评选活动,对乡村道德与整体发展影响深刻。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有利于提升村庄治理效果。在211个有效样本中,77.25%的受访村庄表示在2017年开展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活动;143个开展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的村庄,表示村庄治理效果“非常好”和“比较好”的占比分别为12.88%和66.26%,合计占比79.14%,高于没有开展过的村庄31.23%。

  家风家训活动的开展有利于促进村庄有效治理。家风家训建设是农村德治建设的重要形式。在210个有效样本中,80个受访村庄表示开展过优良家风家训宣传活动,占比38.10%;开展过优良家风家训宣传活动的村庄,表示村庄治理整体效果“非常好”占比21.25%,没有开展过相关活动的村庄占比6.15%,占比明显低于前者。

  加强德治建设,引领乡村振兴

  加强乡村党建,发挥组织作用。充分发挥基层党支部和党员的带头作用,以切实手段强化基层党支部建设,发挥党员在村内德治方面的帮、传、带作用,由党员带头示范,传扬好党风、树立好作风,带动好村风、营造好民风。

  创新德治活动,加大文化供给。一方面,立足农民需求,将宣传教育活动与农民的日常生活紧密结合起来,通过进村入户调查、问卷调查、群发短信、微信等方式摸清农民的需求,有针对性地开展活动。另一方面,创新活动形式。在宣传教育过程中,针对农民的劳动、生活特点和习惯,多采用喜闻乐见、通俗易懂的方式开展宣传。通过“道德讲堂”“村庄宣讲团”等方式,定期开展道德宣讲活动,实现“身边人讲身边事,身边事教身边人”。

  传承优秀文化,夯实德治根基。一方面,弘扬优良家风文化。以家户为单位,在农村地区广泛开展优秀家风家训征集宣传活动,推进优良家风、家训进校园;将优良家风融入农民日常生活中,利用农村的重大节庆活动、民俗活动等,加快优良家风的推广和普及。另一方面,积极发挥德才兼备的乡村能人的引领示范作用。将乡村社会中威望高、品德好、能力强的村民培育为道德建设带头人,充分调动其积极性,强化其在农村道德文化建设方面的引领作用。

  搭建组织平台,强化示范引领。充分挖掘乡村内在资源,搭建德治建设的组织和平台。可以调动乡村有威望的老干部、老党员、村庄积极分子,组建形式多样的道德评判团、志愿者服务队、村民自治议事团等,参与村庄的德治建设工程。积极发挥乡村道德模范的引领凝聚作用。

  构建多维激励,提升德治成效。一方面,结合农村实际和特点,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最美家庭”“星级文明户”“好婆婆好媳妇”“优秀村组干部”等道德文明评选和评比活动,将物质激励和荣誉激励相结合,提升农民参与积极性,不断培育农民道德意识和文明意识。另一方面,探索推行“道德银行”,考核村民道德行为,量化道德积分,以此作为评选荣誉和村民激励的重要依据,推动形成道德建设的内在动力。

  (执笔:张利明、董一娇、陈昭柯)

(转载需注明来源:江苏智库网)
  编辑:蔡阳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