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  加微信
长江产经智库专家热议江苏高铁建设与乡村振兴
2018-03-23 09:21:00  来源:中国智库网  作者:长江产经智库

  编者按

  江苏整体经济发展水平处于全国前列,但区域内部发展差距较为明显,特别是苏北与苏南城市相比较,无论在基础设施建设还是城乡发展水平之间均存在明显差距。2018年两会期间,我国高铁建设的区域差距与乡村振兴,成为全国上下热议的话题。近日,长江产业经济研究院院长刘志彪教授组织群内专家、学者们,针对“江苏高铁建设与乡村振兴”这一主题展开讨论,各位专家、学者针对江苏省高铁建设存在问题、对策及乡村振兴的努力方向等进行了深入讨论。

  1.江苏高铁建设

  李新颜(方正和生投资):

  高铁不仅是基础设施,也是生活方式,更是对经济具有显著的带动作用。

  (1)高铁为生活和经济活动提供了更好的资源管理,资源包括时间和金钱。在出行方面准时可控,方便精准安排行程规划商务活动,提高了碎片时间的利用效率。

  (2)高铁必须连成网,因为出行需求不仅是满足起点到终点的需求,更会派生出中间节点上的需求,并产生无限的组合可能性,半小时内可以从苏南到苏中,1小时可以从苏南到苏北,资源配置在更大范围内优化效率,是可期待。

  (3)高铁覆盖有助于削平经济发展落差,大大加强江苏经济一体化的质量。

  江苏加快高铁网络建设优点:

  (1)苏南、苏中、苏北,各个城市的产业结构不同,有各自的优势,随着经济交流的增强,可以优势互补,加强苏南与苏北城市之间的协同,新的高铁站可以覆盖周边特色乡村,配合公交等其他出行手段,使周边乡镇能享受到地级市及区域中心城市的辐射,有助于乡村振兴和城乡融合。

  (2)从苏南到苏中再到苏北(除徐州城区),经济发展程度存在一定的梯度落差,连接的区域在消费,生产效率,劳动力人口矛盾突出程度上,都存在很好的互补性和协同性。

  (3)有助进一步加强苏北和苏中地区对外部资源的吸附能力。因为不通高铁,我们大多数投资人总是把苏北的项目放到第二类,去一次苏北太不方便。如果高铁半小时可达,江北八市被资本关注的程度会更高,优质企业获得资本更为方便;同样的科技辐射,创业人才的吸纳也面临的类似问题也将迎刃而解。

  (4)有助于产业转移和缩小贫富差距。目前苏南的制造业,随着外来务工人员的减少,用工成本上升,需要向苏北及其其他地域转移,高铁带动的1小时出行圈,降低了沟通成本,增强了企业管理的快速响应能力,承接苏南产业转移的效果会更好;此外,产业转移为当地居民更多的就业机会和发展机会,有助于缩小江苏不同区域之间的经济发展差,增加当地人口的收入,缩小贫富差距。

  政策建议:

  (1)站在大格局下通盘考虑,借助长三角大湾区东风,在长江南北形成多通道的高铁体系,不仅是有利江苏一省,更是造福全国,整个沿海经济的纵向连接与搞活,将大幅度降低沟通成本,大幅度增强经济效率。

  (2)要不囿于当前的城市分布和铁路干线布局,铁路带动新的城市的发展,在历史上数见不鲜,郑州、石家庄,莫不如此。高铁规划可能带来的区域产业发展新契机,需要进行专题研究。

  (3)关注高铁带来的民生问题。核心是高铁出行产品的定价问题,需要考虑江苏南北中多地的经济水平差异,可以按照不同的速度进行差异化定价,提供多种价格及体验的出行产品;不同价格对应不同出行速度,需要有高速,中高速,中速等不同速度的产品,满足不同的时间需求,既满足支付能力较强的商务需求,也要兼顾支付能力较弱,对速度不敏感的出行。 

  孙军(淮海工学院):

  存在问题:

  (1)江苏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高,虽然苏北经济相对落后,但以连云港为例,其经济总量与甘肃的最大城市兰州相当,虽然几条高铁在建设中,但至今仍未通高铁,变成了天涯海角;

  (2)苏南、苏中、苏北之间高铁不畅通,使得三大地区之间的要素流动、人文交流等甚至不如与其他省市之间便捷;

  (3)苏北实际上具备很多的禀赋优势、大企业以及创新实力,但高铁的欠缺,使得其发展受阻,人才引进受限;

  (4)沿海高铁,连云港段设计时速仅250公里;

  (5)以连云港为例,高铁站以老火车站为基础建设,人口稠密、道路拥挤,无法适应快速交通需求。

  建议:

  (1)全力打通江苏各地市之间的高铁链接通道,加快江苏一体化进程;

  (2)苏北经济实力远超中西部绝大多数城市,建议给予足够重视;

  (3)建议将连云港高铁站想办法向猴嘴延伸,托起连云港整体发展框架;

  (4)南京要想办法增强与苏中、苏北的链接;

  (5)提高高铁建设标准和时速,否则最终会变成鸡肋。

  徐震中(银河证券):

  江苏铁路的硬伤恰恰是过分强调以南京为中心,而忽视广阔的省域发展空间,因为省内两大铁路中心,无论是南京还是徐州,都是偏居西南、西北一角,与外省相邻,对省内带动作用有限。加之种种原因形成的江苏城市特别是省会的首位度不高,无法形成资源高度聚集的一线城市,所以无论是南京还是苏锡常,均辐射能力有限。因此,在目前格局下苏锡常地级市的资源只能被上海虹吸,百强县不断凋敝;同理,偏于一隅的南京也无法很好让广阔腹地城市受益。

  建议:打通中路南北大通道,推进中轴战略,利用五峰山大桥谋划淮扬常宜杭高铁,也就是京沪二高铁或京杭高铁的最重要核心区段,也符合国家战略规划。

  颜银根(南京审计大学):

  江苏高铁已有和正在规划,包括:京沪(含沪宁)、徐盐、连盐、宁淮、盐通等。现有高铁体系困难和不足:

  (1)江苏经济重心(苏州、南京)和交通要塞(徐州)都是在省份边缘,难以发挥带动作用。除京沪线外,没有大动脉贯穿。

  (2)江苏省内城市网络体系不足,导致高铁网络无从建起。中心位置没有经济重心城市,高铁体系也就无从构建。

  政策建议:

  (1)利用沿海高铁、京沪二线机会,率先将连云港、盐城、淮安、泰州、南通、宿迁连起来,形成“井”字形体系;

  (2)省内在苏北中心区域建成中心建设中心城市,省内自筹资金建设“米”字形体系。

  踪家峰(南开大学):

  (1)建设重点在苏北,形成沿江、沿海贯通所有地级市的网络;(2)形成苏北两大超级枢纽:徐州和南通高铁建设与机场建设相结合,与城际铁路相结合。

  陈东(安徽工业大学):

  (1)江苏的高铁平行线太多,如沪宁一线,南京到南通,南京到徐州,连云港到南通,徐州到连云港,所以网状线是当务之急。

  (2)高铁的中心不要拘泥地级市,如沭阳,100多万人口,特殊的地理位置,完全可以变成一个高铁重要节点。

  (3)从新沂南下,到扬州或泰州过长江,应该借助京沪二线,或者自己规划,需要一个南北平行线。

  建议:

  (1)重点以淮安为中心打造苏中(尽管淮安不属苏中)高铁米字中心;

  (2)苏北选沭阳等大县打造高铁米字中心;

  (3)新沂南下取直过长江打造一条大动脉。

  黄志军(江苏省农行):

  江苏高铁,南北分布不平衡很严重,长江以北,高铁很稀疏,长江以南,高铁分布也有问题。新修的铁路标准也不高,规划也有问题,以连淮扬镇为例,现在还250公里的标准,还没建好就落后,根本不具备京沪二线的技术条件,而且还连接到镇江,地方博弈到了这种程度,镇江在苏中地区都已经靠后了,没有辐射能力,而且镇江本身就在京沪线上,没必要非连不可。

  孙国民(南京大学博士后):

  (1)补齐短板,以南京、苏州、徐州、淮安等为中心,打造高铁一小时经济圈,实现互联互通,比如南京至盐城的高铁项目要加快推进。(2)打通断头路,要在全域一体化互联互通上下功夫,规划好跨区域、接壤县市交通基础设施项目。

  林学军(暨南大学):

  基础设施的建设,对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作用非常的大。路通财通,通过修路,修桥,尤其是区域大城市,中心城市的高铁,城轨的互联互通,建设区域一小时生活圈,有利于加速区域内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整合区域内的生产要素,形成区域发展的合力、驱动力。因此,长三角经济圈高铁等基础设施建设要先行。

  2.江苏乡村振兴

  踪家峰(南开大学):

  乡村只有在农村人口少的情况下才能振兴。乡村振兴不能羁绊农民而得继续放开农民,农民不是身份而是职业。乡村振兴主要是生态恢复,回归田园风光,而不是看到数不清的农民和农村。此外,提乡村振兴不如提小城镇建设好,在小城镇基础上建设现代文明和城镇精神,现在搞村村通户户通等可能会造成巨大的浪费。

  宋文阁(大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者):

  (1)因地制宜发展县域经济,培育一些新兴产业,积极对接新经济;

  (2)管好用好集体资产,尝试建立集体资产交易中心,规范集体资产产权制度;

  (3)探索建立农业国有平台公司,如粮食蔬菜等,用好支农基金及财政补贴,发挥国有经济带动力作用,成为国有经济带动集体经济的一面旗帜。

  黄志军(江苏省农行):

  (1)核心还是要搞苏北苏中城市群,搞几个龙头城市(当然不是每个地级市都是),大带小、链条传动才是根本。

  (2)打破苏北行政体系的落后观念,要破除落后的制度惯性、文化惯性,比学赶超、科学发展。

  (3)乡村的振兴在于得人,没有人苏北搞不起来,但是高铁贯通后,如果产业没发展起来,苏北的人力资本会加速流失,既没人进,也留不住人,抽血效应会加剧。

  (4)当务之急要先把南京搞好,做大南京规模,做强经济规模,让南京真正留得住人才,提高南京的辐射能力;目前的江苏留不住高端人才,跟浙江、广东、上海的差距在不断拉大。

  (5)打黑除恶在少数苏北地区还是要好好搞的,反腐败也要多打苍蝇,塑造苏北苏中良好发展环境。

  徐琴(江苏省社会科学院):

  村庄是否消亡,不需要担心;需要担心的是,村民去了哪里?生活比在村里改善了还是变差了?

 
(转载需注明来源:江苏智库网)
  编辑:蔡阳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