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全球化造就了全球命运共同体
全球化是社会发展变迁的一个过程,是当今世界发展的趋势,任何国家的发展都无法离开全球化这一大背景,中国也不例外。但近来,世界出现了一股反全球化的逆流,如:英国脱欧,美国新总统公开宣扬“买美国货,雇美国人”。这确实给新年带来不安的影响。新的一年,贸易保护主义、贸易战的阴霾又笼罩在世界的上空。
全球化主要是指经济全球化,即全球范围内的经济融合,通过全球化,生产要素得到合理配置,改善国家间的劳动分工,提高市场机制的效率,促进经济增长,提高全球人民生活水平。其明显标志是生产网络全球化,市场全球化。跨国的商品和服务贸易的扩大,国际金融的迅速发展,先进技术的广泛迅速传播,使世界各国经济的相互依赖性增强。各国、各地区通过密切的经济交往,加强经济协调,在经济上形成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相互扩张、相互竞争、相互制约,从资源配置、生产、流通到消费的多层次和多形式的交织和融合,使全球经济形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这个整体,习近平主席在2017年达沃斯论坛中把它称为全球命运共同体。
全球化的主要理论依据是Adam Smith(1776)的绝对优势理论和David Ricardo(1817)的比较优势理论,这两个理论认为社会各个经济体按自己的特长实行分工,进行专业化生产,然后通过市场进行交易,从而在总体上实现社会福利最大化。
20世纪90年代以来,冷战结束,国际政治格局相对和平,新技术革命快速发展,跨国公司在全球大肆扩张,国际经济组织不断发展完善,各国政府广泛参与,世界经济日益区域化和集团化,持续推动全球化的进程。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已经发展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全球化使世界各国紧密结合,谁也离不开谁,全球是一个命运共同体。
中国是经济全球化的受益者。自1978年实行改革开放的国策以来,经济快速发展。2013-2015年,中国GDP年均增长率为7.3%,远高于世界同期2.4%(据世界银行数据)的平均水平,明显高于美、欧、日等发达经济体和巴西、俄罗斯、南非、印度等其他金砖国家。2013-2015年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平均约为26%。自2009年中国超越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以来,GDP稳居世界第二位。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推动力来源于利用全球市场,扩大开放。
二、反全球化的原因分析
当然,经济全球化的快速发展既有利也有弊。其积极作用主要是:有利于全球范围内的资源优化配置;有利于扩大世界的总产出,刺激经济的快速增长;有利于加速世界性产业结构的调整。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可以弥补资本及外汇的缺口;促进技术进步;学习先进的管理经验;增加就业、税收和财富等。
其消极作用主要是:加强了世界经济的不稳定性;国家经济主权受到冲击;拉大已有的贫富差距等。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民族工业受到抑制;债务负担沉重;扩大贫富国家的差距等。
2008年美国金融海啸,导致其中产阶级从2008年危机之前的百分之七十多减少到不到百分之五十。全球化尽管创造了前所未有的巨量财富,但财富在社会各群体中的分配高度不公平。财富的绝大多数流向了绝少数人,大多群体只是得到很少的份额,更有社会群体成为受害者。2008年的危机导致了占领华尔街运动。之后,西方各地一直在爆发反全球化运动。很多选举也表明这种愤怒,例如希腊的公投、英国的脱欧公投等等。而特朗普的崛起使得这场运动延伸到了资本主义的大本营美国。
特朗普的就职演讲充满了传统重商主义和贸易保护主义,是一种极端的(美国)“国家利己主义。”例如,他说,“几十年来,我们以牺牲美国工业为代价,发展外国工业。以消耗美国军队为代表,援助外国军队。以破坏美国边境为代价,保护着外国边境。”“我们在海外倾尽所有,而我们的基础设施却年久失修,陈腐破败。我们助他国致富,而我国的财富,力量和信心已经渐渐消逝在地平线上。工厂一个个关停,搬往他处,将百上千万的美国工人被丢在脑后。财富从我们的中产阶级的手中流逝,却被分配到了世界各地。”他发誓“每一个贸易、税收、移民和外交的决定都将以美国劳工和美国家庭的福祉为第一考虑。我们必须保护我们的边界免受他国蹂躏,他们生产我们的商品,偷走我们的公司,破坏我们的工作机会。”“我们将夺回我们的工作。我们将夺回我们的边界。我们将夺回我们的财富。我们将夺回我们的梦想。在我们辽阔的土地上,我们将建设新的道路、高速公路、桥梁、机场、管道、铁路。我们将让我们的人民不再依赖福利,而是重返岗位。用美国的工人的双手重建我们的国家。我们将遵循两个简单的原则:买美国货,雇美国人!”所有这些也是特朗普在竞选过程中多次表述和强调的。
美国总统的就职演说,就是美国政府政策的风向标。总体而言,美国的贸易政策反映美国的国家利益。就如本杰明·科恩(Benjamin J .Cohen)所言,美国的贸易政策是一种混合体,“它是一个国家试图影响外部经济环境的那些行动的总称”,“它也是一个国家整体外交政策的组成部分,服务于共同的政策目标。” 又如Raymond J. Ahearn(2003)认为,美国贸易政策的本质是实现美国国内外经济利益和政治利益的工具或手段。每一项贸易政策的措施在本质上都影响着国内和对外经济和政治利益。这些利益归纳为四个方面:国内政治利益、国内经济利益、对外经济利益、对外政治利益。但也很显然,如果特朗普根据他所说的去做,我们所面临的不仅仅是传统意义上的贸易保护主义,世界很可能回到18、19世纪各国列强争夺世界市场的情形。因此,我们要时刻警惕贸易保护主义的抬头。
三、坚持全球化的道路,共筑世界命运共同体的策略
面对世界这些不稳定的因素,中国应当发挥大国的作用,坚持走全球化的道路,共筑世界命运共同体。从中国30多年全球化的进程来看,中国有许多成功的经验。首先,中国充分地利用了国际分工。改革开放,中国发挥劳动力的优势,抓住国际产业转移的时机,引进外国的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带动中国的就业,发展对外贸易,推动经济高速增长。其次,中国坚持有序开放。中国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坚持政府主导,有序地利用外资发展经济,有步骤地开放区域和产业领域,鼓励实业投资,限制资本的投机。最后,中国坚持引进技术,不断学习、吸收并创新。中国在引进外资的过程中,努力学习、吸收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并大力培养各类创新人才,提高创新能力,走一条引进、学习、吸收、创新的道路。不断地进行经济转型,产业的升级给经济注入新的活力。这就避免了类似拉美国家的“中等收入陷阱”的现象,促进中国在全球化的进程中,不断地提高中国在国际分工的地位和作用,从外围国家向核心国家演进。
坚持全球化的道路,共筑世界命运共同体,中国从国际、国内应当做好如下几点:
1、从国际层面,中国应当:
(1)提高中国软实力,塑造中国的大国形象。中国从鸦片战争到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深受帝国主义的侵略和侮辱,深知和平的珍贵。中国的发展有赖于和平的国际环境,和平是人类共同的追求。要在《联合国宪章》的框架内,相互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随着中国国力的增强,中国应当更多宣传和平的主张,积极参与联合国的维和行动,为世界和平作出应有的贡献。
中国还应以孔子学院为基地,传播中华文化,加强了解,增进友好感情。国家汉办的官网显示,自2004年首家孔子学院在韩国首尔成立以来,截至2014年10月,全球已建立471所孔子学院(其中100所在美国)和730个孔子课堂,分布在世界五大洲的125个国家和地区,累计注册学员345万人。开设课程主要有汉语、书法、烹饪、茶艺、中国画、中医、武术、戏曲等。孔子学院的建立加强了中国与世界的文化交流。让世界了解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增进友好感情。文化是一种软实力,也是一种产业,当前,中国应当努力发展文化产业,挖掘中国文化的瑰宝,增加中文图书的海外发行,电影、电视、音乐、美术作品的出口,向世界推介中华文化,展示中华文化。
(2)积极参与国际组织,提高中国国际规则的制定能力。中国虽然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从人均收入来看中国仍然是发展中的国家。过去中国更多是国际规则的被动执行者,现在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中国应当更多地是国际规则的倡导者和制订者。中国是联合国五大常任理事国,中国应当在联合国发挥应有的作用。中国应当代表发展中国家,维护发展中国家的权益,反映他们国家要独立,领土要完整,民族要平等,经济要发展的心声。为维护世界的和平、稳定和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随着人民币加入SDR篮子,中国在IMF、世界银行的发言权、决策权也有所提高。当今世界国际货币体系不稳定,各国汇率波动较大,经济危机频繁,严重影响国际投资、贸易的发展,给世界经济带来不良的影响。中国应当发挥积极的作用,努力推动人民币的国际化,在维护国际资本市场稳定,防止经济危机发生,反对贸易保护主义,促进国际投资,推进全球经济发展等方面提出自己的主张和见解。
2、从国内层面,中国应当:
(1)努力提高中国的创新能力,改变中国在国际分工的不利地位。中国的创新能力不强,相对发达国家而言,中国是贸易大国,但不是贸易强国。根据2015年《经济学人》的数据,我国制造业产值已占据全球的25%,生产全球70%的手机、60%的鞋、80%的空调,但是大部分学者认为中国还是处于全球价值链中比较低端的环节。如:Krugman(2008)的研究表明,中国出口中使用的国内要素比例较低,尖端和高技术中间投入品的生产仍在美国。Lall(2000)和Srholec(2007)指出中国高技术产业出口规模迅速增长实际只是一种假象,中国仍处在国际分工的低端环节。典型的例子是,如果用出口贸易额计算,中国是世界第一贸易大国,但如果用贸易增加值计算,中国的贸易地位就将大打折扣。Xing等人(2010)的研究显示,2009年中国向美国的iPhones出口贸易额19亿美元,但若以贸易增加值口径计算,中国在加工组装环节的价值增值只有7300万美元,仅占总出口额的3.8%。因此,无论是从产业层面测度还是从企业层面测度,中国制造业自身创造增加值的能力极为有限,中国在国际分工中竞争力水平较低。如何改变中国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重塑中国产业的国际竞争力是摆在我们面前的迫切问题。因此,我国要加强创新发展,努力提高中国在全球价值链的地位。
(2)扩大中国的服务贸易,提高服务贸易竞争力。中国虽然是世界第二大服务贸易国,但中国的服务出口还处于低端,服务贸易逆差比较大。据国家商务部通报,2016年,我国服务进出口保持快速发展态势。初步预计,2016上半年我国服务进出口额约2.5万亿元人民币,比去年同期增长超过20%。1-5月,服务进出口总额达20782.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2.7%。其中,我国服务出口7318.4亿元,同比增长8.6%;服务进口13464.4亿元,同比增长31.9%。5月当月,服务进出口额4135.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0.4%;出口额和进口额分别为1453.6亿元、2682.2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6.1%、17.6%。中国主要是劳务型输出,如:建筑和运输服务出口占较大比例,而技术出口、软件出口、文化产品出口等智力型服务出口还占较小的比例。因此,中国要努力发展服务贸易,尤其是智力型的服务贸易。
(3)扩大对外投资,加强与世界各国,尤其是“一带一路”国家的经贸合作。中国拥有庞大的外汇储备,但大多数外汇用于间接投资,购买美国国债等,直接投资少,利润低,且随美元的贬值而贬值。投资是推动区域经济合作共赢的重要方式。“一带一路”区域内的国家及地区,由于缺少资金,基础设施落后,经济发展缓慢,而中国拥有庞大的外汇储备,也掌握一些领先世界的核心技术,可以为区域内国家、地区提供发展资金与先进技术,通过对外投资,促进经济共同繁荣。例如:中国可以鼓励核电和高铁等项目的对外投资,以优势产业带动传统产业走向海外。各国政府要大力优化投资环境,扩大投资领域,探索投资合作新模式,加强经济合作,发挥各自的优势,实现互利共赢。
(4)加强环境保护,造福本国人民,也为全球环境改善做贡献。我们只有一个地球,地球是我们共同的家园。保护环境,就是保护人类自己。中国改革开放后经济高速发展,确实给环境造成较大的危害。沙尘暴、雾霾等大气污染已经十分严重;温室效应、厄尔尼诺现象等极端天气,让人类遭受到大自然的惩罚。不保护环境,人类就会自我毁灭。因此,中国应当承担责任,积极开展节能减排,治理污染,保护环境活动。中国的节能减排做好了,就是对世界的一个贡献。
当前,中国的经济转型,就是要把环境保护放在一个重要的位置,压缩、关闭污染严重的企业,推广绿色能源,例如:太阳能、风能、水电、核电等,尽量减少对石油、煤炭的依赖,减少碳排放,同时,加快治理江河湖海,恢复青山绿水。尽管中国在治理污染,保护环境的过程中,减缓了经济的发展速度,还需要付出极大的经济代价,但是为实现巴黎气候大会达成的《巴黎协定》将全球气温升幅控制在2摄氏度以内的长期目标,中国必须完成对世界的承诺,这也是中国负责任大国的新形象。
作者简介:
林学军,江苏长江产业经济研究院特约研究员,暨南大学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