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  加微信
产业文化化与社会分工的变迁
2021-08-18 10:20:00  来源:紫金文创智库  作者:李向民

2021年8月16日,首届中国抚州文创生态大会暨第十八届中国文化产业新年论坛以线上会场、北京大学、江西抚州线下分会场连线联动的方式揭开序幕。论坛由北京大学主办,紫金文创研究院作为协办单位参加了论坛活动。论坛是以地方为模本,对文化生态、自然生态和创新生态的前沿思考和对文化强国未来目标的实践关切。

在主论坛中,南京艺术学院副院长、紫金文创研究院院长、中国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委员会会长李向民教授做了《产业文化化与社会分工的变迁》的主旨发言。

以下为发言整理:

「文化产业何时产生?」

在进行文化经济学的相关研究时,不可避免地要思考一个问题:文化产业何时产生?或者说,文化产业是何时从其他产业中分离出来的?

当前谈及文化产业往往从法兰克福学派开始讲起。法兰克福学派提出了“文化产业”或“文化工业”的概念,并基于一种哲学角度对文化产业进行了批评,不少人以为文化产业自此产生。而对于中国的文化产业,很多人认为是在1978年改革开放以后,甚至是在2000年以后,中国文化产业才开始发展。对此我一直持有不同态度。因为根据中国历史的发展过程来看,中国文化产业的出现和社会分工的产生有非常直接的关系,且在很早以前就已经出现了文化产业的现象,并形成了较大规模。

「从自然分工到社会分工」

马克思认为社会分工首先是一种自然分工,出现于原始社会,是动物分工的起点。这种最简单的分工形式发挥个体的身体特长,使劳动生产率有所提高,也可以说是和性别有关的自然分工,在近代一些农民和手工业者家庭中依然存在。但自然分工不能在更大范围内和多样化的劳动中实行,因而随着生产力的发展,逐渐失去意义。真正意义上的社会分工是原始社会后期出现的,由于人口的增长和生产的进一步发展,分为三个分工阶段,也就是三次社会大分工。第一次是农业和畜牧业的分离,形成了专门从事农业或者牧业的劳动者;第二次是手工业和农业的分离,从农业中分离出部分专门进行手工业制作的部门,出现了专门的工匠和独立的手工业者;第三次是原始社会晚期商业的出现,产生了专门从事商业活动的商人。以上分工过程一般称为三次社会大分工。

三次社会大分工

而中国在以上三次社会大分工过程的第二次分工中就已经出现了文化的产业化苗头。举例来讲,在今天的文化遗址中,以龙山文化和良渚文化两处遗址为代表,也即距离今天4500年左右的原始社会后期,就已经出现了比较大规模的生产,且这种手工生产和物质需求是不相干的。比如玉器的生产,无论是良渚文化的玉器生产,还是龙山文化的玉器生产,都不是用来果腹充饥、满足生存和物质生活需要的,而是满足精神需要。

山东两城镇遗址(左、中)和南京北阴阳营(右)出土玉玦(图片来源:搜狐网)

其中有一个特别有趣的现象。1955—1958年,考古学家在南京北阴阳营,也即南京大学宿舍区,发掘出了新石器时代的遗址,遗址中出土了一个盛放了很多玉器的陶缶。但在研究北阴阳营出土的玉器后,专家们发现这些玉器并不属于南方长三角一带的良渚文化,而是来自山东鲁南地区的龙山文化。随后1974年,考古学家在山东日照的两城镇遗址中,发现了三个建造结构类似于土坑的房间,一个盛放着未加工的玉材,另一个摆放着一些加工过的玉材半成品,最后一个堆放着已经加工好的玉器,三个房间分工明确、管理严格,呈现了远古的工业流水线,证明大规模生产的玉器已经超出了自身的需求达到了商业化生产的水平。而出土于南阴阳营的玉器,经过对比良渚文化和龙山文化两种文化的产物,发现它其实和两城镇遗址的龙山文化的文物有对应关系,所以不排除当时就已经出现了交换。如果没有出现两城镇遗址,这些出土于南阴阳营的玉器可能被认定是抢掠得来或接受进贡得来。但是从山东两城镇遗址中生产玉器的情形来看,我更倾向于这些玉器是交换得来。

社会大分工过程中的分离与对立

根据以上情况推断出,文化产业的产生和社会分工的产生是同步的。也即马克思所讲,在三次社会大分工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物质生产劳动和精神生产劳动的分工,并且由此引发了体力劳动者和脑力劳动者的分离和对立问题。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里提到:“只是从物质劳动和精神劳动分离的时候才开始成为真实的分工。”这是对分工的最大总结,社会分工直到这时才成为真正的分工,之前的分工只是物质生产过程中生产或劳动的分工。

「文化的产业化」

随着社会分工的推进,其内部也在进行着进一步转化。文化的产业化把文化的劳动或文化的创造做了进一步分工细分。

比如从明清景德镇彩瓷制作的描线和渲染的分工,到今天深圳大芬村复制梵高作品按照颜色来分工,这种分工几乎已经和艺术没有关系了。因为真正的艺术应该是心手统一的,是带着情感进行创作、完成创作的过程。而分工将艺术活动从一种快乐体验、情感体验变成了流水线式的机械劳动,实际上已经将文化进行了解构。这也是法兰克福学派对文化产业进行批判的关键所在。再比如西藏唐卡,很多唐卡画师是国家级非遗传承人,但是在田野调查中会发现,部分唐卡画师未参与全部唐卡绘画过程,而是主要负责构图、描金和点睛,其他均由助手完成。过去在西藏画唐卡是作为一个修行过程来对待的,唐卡由僧人或者喇嘛自己来画。但今天当唐卡绘画变成一个产业化过程之后,其本身的修行含义已经大为削弱,同时创作过程的快乐体验与情感体验也大幅度减少。又比如近代景德镇的“珠山八友”与无名的填色师傅,绘底完成后填色均由无名的填色师傅完成,绘底偏重创作,而填色则重在技术。

深圳大芬村油画创作现场

(图片来源:新华社;作者:张燕辉)

在文化的产业化过程之后,这种进一步的分工细化使得艺术创作更加专业化、碎片化,文化和艺术本身也因此被异化了。

「产业的文化化」

艺术创作往往是精神劳动和物质劳动高度统一的,所谓的技巧实际上是自控能力和心手合一的能力,得心应手是最高境界。外师造化,中得心源也需要合适的技巧表达出来,这就是物质和精神的统一。如果只有想法却不能够表达出来,没有合适的表达技能、没有新手合一的能力,那么艺术创作是不可能实现的。产业的文化化实际上是精神劳动和物质劳动的重新合作。

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社会也进入了加速崛起的精神经济新时代。这对产业的文化化提出了更高要求。今天的产业已经不再像过去那样划分清晰,是物质产业、精神产业或者文化产业。产业的文化化本身也在进一步弥合精神劳动和物质劳动的分工,也即精神劳动和物质劳动的重逢。以名牌服饰为例,究竟是物质产品还是精神产品?这些名牌服饰的成本也即物质价值的部分比例其实只占整个销售价格的1—10%,大部分品牌价值则来自于设计、技术创新等。原有的很多物质产品正在变得精神化。

在产业的文化化背景之下,精神劳动和物质劳动的比例不再忽视精神劳动的价值而以提供物质产品、增加物质财富为主。在今天看来没有精神劳动支撑的物质生产是没有价值的,一定的生产过程同文化注入、文化赋能有着密切关系。这就要求供给侧提供精神与物质合一的产品。

精神劳动和物质劳动分工的打破和重逢,对于企业而言,最开始是从企业这一生产者的角度打破壁垒,随后物质生产者和精神生产者、物质生产企业和精神生产企业之间不再绝对划分;对于管理部门而言,不再划归某一部门单独管理,而是交叉管理,且未来会有更多部门面临这种打破和重组。此外,文化也会渗透、影响很多其他行业,这些行业的壁垒和界限被打破,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将会在更高的层面上会合。在此情形下,要求劳动者是复合型的,同时对劳动方式和生产方式都提出了新的要求。以奢侈品为例,很多奢侈品牌本质是普通行业,甚至是和手工业相关的,比如LV是小皮革,CHANEL是小化工,Tiffany & Co是小五金,这些奢侈品所属的本质行业都是档次不高的物质生产行业,为什么能够成为奢侈品、成为精神产品?最重要的原因是因为其商品被赋予了更多的精神价值,也就是产业的文化化。

“小化工”CHANEL(图片来源:CHANEL官网)

“小五金”Tiffany & Co(图片来源:Tiffany & Co官网)

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中说,在共产主义社会的高级阶段,迫使人们奴隶般地服从分工的情形已经消失,从而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对立也随之消失,这也是实现“各尽所能,各得所需”的必要条件之一。在今天社会进入新的时代,进入新的历史时期,进入加速崛起的精神经济时代,是文化强国建设的倒计时阶段。我们应该高度重视这种精神劳动和物质劳动的会合和重逢,来推动社会分工的进一步的转型。

经济学家配第曾经说过,人类劳动力所集聚的行业有一个不断偏移的过程。最早是在农业,后来从农业转向工业,农业劳动力越来越少,工业劳动力越来越多,再后来转向第三产业,服务业占比越来越大,所吸纳的劳动力越来越多。随着产业的文化化,文化及相关产业所吸纳的劳动力将会更多,并成为整个劳动力就业的重要方向。把握这一发展趋势,对于我们进一步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是非常重要的。

论坛背景

中国抚州文创生态大会暨第十八届中国文化产业新年论坛由北京大学主办,首届论坛以“迈向2035:文化强国与新发展格局”为主题,于2021年8月16—17日举办八场线上主题活动,包括主论坛、平行论坛、主题峰会、创意管理峰会、文创企业家创意领导力孵化成果展等。与会嘉宾们针对数字新基建背景下,如何提升我国文化治理能力发表看法,为中华文化在新发展征程中的传承使命与创新路径献智献策,为文化强国建设的发展蓝图和文化创新与生态共生的融合之道共同擘划,为如何促进产业升级,提升新旧动能转换效率,构建文创生态绿色模式,真正让文化自信成为“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贡献灼见。

(转载需注明来源:江苏智库网)
  编辑:蔡阳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