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  加微信
第二届中国女社会学家论坛本周六揭幕
2017-11-22 08:51:00  来源:紫金传媒智库

  本周六,由南京大学社会学院和紫金传媒智库联合主办的“第二届中国女社会学家论坛”即将在南京大学仙林校区举行,来自全国各地近30名女社会学家将齐聚金陵,分享她们最新的研究成果和所思所行,共同推进社会前行。

  第二届中国女社会学家论坛本周六揭幕

  改革开放近四十年来,随着中国社会学发展的日益勃兴,女社会学者也不断涌现。十九大后中国社会将迈向新时代,中国女社会学家们的影响力将日益彰显,不仅在传统的家庭与性别研究方面,在社会学的其他诸多领域都将越来越多地活跃着女性研究者的身影,如此契机下,继四年前首届中国女社会学家论坛在南大成功举办后,本周六由南京大学社会学院和紫金传媒智库联合主办的第二届中国女社会学家论坛即将在南大仙林校区启幕,近30名来自全国各大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女社会学家们将在本次论坛上分享她们最新的研究成果。

  本次论坛将设五个单元,女社会学家们将分别发表主题演讲,每一单元还将邀请知名社会学家进行深度评议。

  第一单元主题为“家庭、性别与政治”,主题报告包括: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研究员吴小英的《家庭研究与政治正确》,上海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研究员徐安琪的《中国婚姻变迁的走向及其政策应对》,上海大学社会学院教授计迎春的《马赛克现代性:当代中国婚姻家庭的再制度化》,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系副教授黄盈盈的《作为方法的“故事社会学”:从性故事的讲述看“叙述”的陷阱与可能》及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编辑李凌静的《齐美尔文化理论中的性别视角》;

  第二单元主题为“国家、社会与公民”,报告包括:中山大学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教授何艳玲的《资本、权力与市民》,南京大学社会学院教授闵学勤的《中国基层治理的在线化及其演化》,南京大学社会学院教授邓燕华的《区域规模与外部政治效能感:基于中国县级数据的研究》及上海大学社会学院副教授纪莺莺的《当前中国公众参与的多元动力基础——一个尝试性的解释框架》;

  第三单元主题为“代际、冲突与认同”,报告包括: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研究员李春玲的《国家认同及其影响因素的代际差异:富人更不爱国或年轻人更不爱国?》,哈尔滨工程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教授郑莉的《现代性语境下的世俗化与去世俗化理论研究》,南开大学社会心理学系教授管健的《阻断贫困代际再生产:母亲的中介桥梁及政策的心理学思考》及复旦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副教授沈奕斐的《代际之间的冲突,还是利益的功利选择?——以遗产分配为例》;

  第四单元主题为“历史、文化与记忆”,报告包括:上海交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教授陈映芳的《“历史遗留群体”:社会转折过程中的人》,复旦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社会学系教授周怡的《拼贴与同构:上海初老龄广场舞群体的亚文化研究》,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周海燕的《制造“看见”:读报小组的意义生产与社会实践》,浙江大学社会学系副教授孙砚菲的《前现代帝国与宗教“宽容”:一个历史比较研究》及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副编审刘亚秋的《迈向一种文化维度的记忆研究》;

  第五单元主题为“群体、福利与政策”,报告包括:南京大学社会学院教授彭华民的《困境儿童福利提供与传输:中国适度普惠困境儿童政策评估》,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佟新的《社会变迁与女性职业发展——重点大学青年教师职业发展的性别比较》,中山大学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副教授裴谕新的《工作坊框架下的性认知重构:一项社会行动》及南京师范大学金陵女子学院教授金一虹的《“阴性面相”的江村——写在费孝通<江村经济>发表81周年之际》。

  有关本次论坛上专家学者们的详细论点,敬请关注本公众号的后续推送!

  附论坛议程:

  时间:11月25日8:30-17:10

  地点:南京大学仙林校区社会学院河仁楼110孙本文-潘菽讲演厅、社会学院河仁楼401和美堂

(转载需注明来源:江苏智库网)
  编辑:蔡阳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