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  加微信
企业走好专精特新之路的微观视角
2021-10-14 10:02:00  来源:长江产经智库  作者:陈柳

宏大的叙事往往来自于微观见著。当前我们面临百年未遇之大变局下的科技竞争,而中美贸易摩擦期间科技日报梳理了35项卡脖子技术,仔细分析可以发现,这些技术都来自于细分行业,可见,宏大的叙事往往来源于细小的技术创新中。芯片行业从产业链角度来讲,可以分为设备、制造、存储、设计、材料五个环节,全世界站在芯片行业前列的国家和地区看,美国在设计行业世界领先,台湾地区在制造环节领先,日本是在设备和材料领先,韩国是在存储领先。近年来我们现在涌现出了很多的半导体企业,从前端到后端有数百家企业,除了美国之外,可能只有中国的涵盖范围这么广,但是绝大多数领域商业化水平弱,大而不全是我们的特征。当前,国家层面已经出台了多项政策支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奋发有为,从笔者的观察来看,企业走专精特新之路的微观战略也需要新的思路,形成新的引导。

第一,专精特新的生产组织形式,是把产能做大还是做小?短缺经济时代靠规模取胜的时代一去不复返,市场容量越大的行业往往市场结构越稳定,企业作为新进入者,很难再依靠产能进行突破获得竞争优势。而且,从化工、钢铁等重化工业发展态势就能够看,大品种的产品往往意味着低毛利,环保、安全成本很高。从顺应新常态的生产组织特征和消费特征来看,生产的小型化、智能化、专业化将成为产业组织的新特征。这就要求我们以专精特新的角度激励和引导中小企业。首先是财富激励,美国硅谷为什么中小科技企业的创新能力强?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利用强大的资本市场实现了巨大的财富效应,很多具有技术特点和市场前景的中小企业,创业到一定阶段就实现上市或被大公司并购,硅谷不断涌现出这样激励创业者奋进的案例。过去中国市场各类财富榜单上,主要是房地产商、能源钢铁、传统消费品这些行业,在要素资源相对廉价的背景下,代工和出口自然是企业创造财富最好的选择。当前在制度设计上就要体现创新创造财富的导向,目前江苏在科创板上市的企业数量处于全国第一,这就是江苏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其次,政府对于企业的评价不能完全以大小论英雄。实践中,各级政府往往以产值、税收等规模指标对企业论资排辈,要改变这样简单的企业评价方式以适应高质量发展的要求。比如,一个企业如果在细分领域“卡脖子”技术,虽然所处市场的容量并不大,但对我国产业发展的实际贡献却可能很大。

第二,专精特新企业的创新来源在哪里?技术的赶超并不能凭空产生,当我们打开创新这个“黑箱”的时候,我们要看一看怎么开始走创新之路的。我想有几个来源非常重要。第一个是人才,大到国家的战略,小到企业对竞争对手的追赶,都需要人才。看芯片行业的赶超,客观的讲,来自台湾的工程师对中国大陆半导体行业的发展,也起到了很重要的支撑作用。第二个来源是来自于并购性的企业。中国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和西方相比,坦率讲2008年的金融危机是一个此消彼涨的分水岭。我们利用2008年之后的一个阶段整体经济形势的下行,以及部分行业的下行,并购了一批有技术特点的企业。现在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西方国家防止中国技术竞争,对大型的科技并购设置了众多限制,过去那样的并购机会并不一定多。当前并购合作的视角可能要转向于海外的一些具有技术特点的中小型企业。第三个来自于上下游合作伙伴的创新。有日本学者的统计表明,科学仪器、半导体行业的创新大部分比例的是来自于用户,工业气体、热塑料利用等行业的创新则有相当比例来自于供应商。过去我们讲加工工业是来料组装,两头在外,这是产业链处于低端的一个重要特征。但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讲,只有加工工业在中国国内,才可能通过加工工业的企业去支持设备行业、材料行业,如果我们连加工工艺都不能掌握,就不可能培育出设备企业和强有力的材料企业。

第三,中小企业与大企业之间的产业组织结构是怎样的?我们经常说中小企业是创新的主体,和我们实际当中的观察可能并不一致,现实中观察到中小企业的抗风险能力很弱,我觉得主要有两个原因。一个是来自于对于中小企业的规模定义,通常中型企业是指销售收入1-4亿之间的企业,这类企业在县区一级企业当中其实已经成为骨干企业,中型企业承担的创新能力、创新任务更重。我们谈专精特新的时候,中型规模的企业可能更具有显示度。二,中小企业能够成为创新主体,可能与大中型企业之间的产业组织关系有关。从日本来看,中小企业往往是服务于链主企业进行产品创新,比如丰田模块化的创新模式,丰田城本身就是大企业和数百个配套企业形成的集群状态,这种链主与配套企业之间的关系是长期的、稳定的。美国来看,虽然制造业的规模比重没有日本那么高,但大企业会利用资本市场并购创新型中小企业,不断获得创新活力。但我国大中小企业在很多情况下并不是这样的组织形态,小企业往往是依靠比大企业低的成本,做高性价比的产品和大企业进行直接的产品竞争,这一点我们产业组织上可能有待于改善。当然,这一良性的产业组织形式形成也依赖于更有信用、更稳健的链主企业。试想下游企业对供应商的货款往往一年才支付,大企业信用没有达到让中小企业信任的程度,这样一个生态恐怕也难以形成。

第四个问题是专精特新企业如何建设品牌?培育专精特新企业的同时,还鼓励企业创立知名品牌,但专精特新企业往往又是隐形冠军,怎么看待这个问题?我觉得这取决于企业所处的行业。如果是资本属性的行业,它的驱动一定是技术驱动为主,这个时候品牌其实只是商标;如果是消费品属性为主,竞争力主要是品牌驱动为主,品牌的重要来源就是文化。这两者在创建品牌的过程中,是存在显著差异的。举例来说,华为的产品有两类,一类是面向电信运营商的通讯产品,一类是以手机为代表的消费者业务。在TO B的通讯业务方面,如果华为换一个商标或名称,并不影响下游电信企业使用,可能也不影响华为的客户对他的认可。而手机这样的消费者业务,商标、名称乃至logo的转换,可能就会实质性的影响其在消费者心中的品牌形象。消费品牌竞争力的一个来源是来自于发达国家强势文化,从质量来讲,耐克可能与李宁相近,麦当劳肯德基的快餐味道也不一定比中餐好,但能够风靡全球,这是来自于来源国强势文化的侵袭。这对中小企业品牌建设的启示是,对于中间品、资本品行业的企业来说,致力于技术创新是品牌建设的主要内容,品牌活动主要限于行业展会、上下游推广等范围将更有效率;而对消费品行业来说,除了产品品质之外,营造文化品质是品牌建设的重要切入点,而从宏观层面来说,增强国家和民族的文化自信同样具有重要的经济意义,这对本土品牌的培育是具有非常重要影响的。

第五个问题,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怎么利用外部创新资源?这个问题我们曾经在苏州等地也做过一些调研和考察,从企业来讲,他们列举了一系列的问题可能是产学研合作当中的痛点。比如院校的问题,院校在合作当中只把产学研作为副业,参与人员对企业有所保留;比如项目从产学研团队的问题,他们认为这个项目企业技术人员对接不充分,或者本身对外部的团队有质疑等等。我感觉正反两方面的例子都不少。但是总的来讲,企业要不要产学研合作、合作成不成功,固然有企业与院校两个方面的因素。但对中小企业来讲,产学研的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企业内部的吸收能力。院校团队主要提供的是研发成果、发挥科研优势,把完整成熟的产品、完整的工艺交给企业是不太可能的,实现产业化很大一部分工作还需要企业自身的推进。从我的观察来看,产学研比较成功的案例往往是企业方有一个强有力的对接团队,通过与院校高效的配合,发挥各自的优势,最终实现产业化的成功。

(转载需注明来源:江苏智库网)
  编辑:蔡阳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