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  加微信
中美贸易摩擦对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影响
2018-04-16 15:27:00  来源:长江产经智库

  编者按:本次中美贸易摩擦不同于以往,不仅涉及中国传统产业的出口,更涉及到众多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出口。特朗普依据所谓301调查的结果,拟对大约500亿美元的中国商品额外征收高额关税,这些加税的领域大部分集中在《中国制造2025》中计划主要发展的高科技产业,与此同时,美国拟进一步限制中国企业对美国高科技产业的收购。因此,本次贸易战被认为可能对中国产业升级产生深远的影响。

  本周,长江产业经济研究院院长刘志彪教授组织群内专家学者们,针对“中美贸易摩擦对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影响”这一专题展开讨论,各位专家、学者分析了中美贸易摩擦对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影响,并提出了若干加快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政策建议。

  中美贸易摩擦对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影响

  刘志彪(长江产业经济研究院):总的来看,对产自于我国的某些新兴产业的产品提高关税,直接地提高了该产业产品的销售价格,从而遏制了其需求。这是从市场方面影响我国新兴产业成长速度的最大因素。从供给面看,限制我国企业在美投资尤其是并购高技术企业,也会抑制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成长速度。但是问题也可以反过来看,这类针对中国新兴产业的贸易摩擦,对我国已经具有一定基础的新兴产业来说也不全是坏事。其实它只对新兴产业发展具有短期的不利影响。

  从长期来看:(1)我们可以通过开拓其他市场领域,或者通过扩大内需增加国内对新兴产业产品的使用和消费来回避。(2)进一步提醒国内生产者要增强对别人包括自己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优化知识产权保护的环境,从而为建设创新驱动国家奠定更好的基础。(3)刺激我国加大对某些新兴产业如芯片等投资力度,从而加速某些依赖进口的新兴产业的进口替代进程。

  另外,中国在制造业尤其是高端服务业方面,还具有广阔的开放空间,贸易战将会促使这些领域加快开放从而加速发展。如制造业中的汽车、钢铁,高端服务业的金融、旅游、建筑设计、医疗、电信、互联网、新闻出版、广电等领域,大多处于对内对外的垄断状态,在降低关税、放开股权比例限制、进口配额限制、打破国企垄断、放开行业管制、保护知识产权等方面,都具有很大的开放空间。建议这些产业在对外开放之前,首先对民营企业开放,加大对内开放有利于民营企业把这些产业的竞争力迅速提高,以防止对外开放急促使这些产业丧失竞争力。

  张月友(长江产业经济研究院):谈中美贸易摩擦对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影响,应区分本轮中美贸易摩擦将如何收尾,这取决于美方发起贸易战的目标能否顺利实现。那么美方的目标是什么?个人认为,美国借助关税惩罚手段,是希望迫使中国在国有企业、跨境数据流、技术转让要求和知识产权等的国际交往方面完全按照西方主导的市场规则行事。仅就这一目标而言,我认为这是无理的要求。原因是,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中国企业在国际上开展涉及知识产权国际贸易和投资时,尽管可能与美国国内的相关法律存在一定冲突,但是遵循了现有国际经济规则。而且美方高科技企业在与中国企业合资或向我方进行技术转让时,是遵循企业自愿的互利的市场化行为。更重要地,战略性新兴产业在中国的定义,除了和发达国家的“新兴性”要求有共同之处以外,我们更强调一般新兴产业所没有的“战略性”特征。也即,所谓战略性新兴产业,它不是一般的新兴产业,而是对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具有重大和长远影响的战略地位的知识密集型的新兴产业。其发展路径,在市场化和政府扶持这两种共生互补关系中,由于发展阶段不同,我们在WTO多边框架允许的范围内扶持了部分战略新兴产业发展。但美方发起贸易战,可能会促使我们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政府扶持加快向技术研发环节倾斜,而非继续沉溺于技术引进。

  陈柳(长江产业经济研究院):中美贸易纠纷涉及美国打压中国新兴产业问题,通过分析可以看出几点:(1)在部分新兴产业的某些技术水平要求中等的环节,中国已经建立起一定比较优势,并且美国担心这种优势会逐步延伸到高端环节;(2)中国新兴产业的市场与传统产业一样,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外需;(3)外资企业占据中国新兴产业出口的相当比重,还不能说本土企业在新兴产业上国际地位就有多高。这说明虽然出口产品层次有所提高,但是中国制造、西方消费的经济循环模式尚未打破,尽管中国制造仍然高度依赖于在华跨国公司,如果到中高端产品也由中国来生产,这种模式西方是难以接受的。因此,提高中国居民消费占经济当中的比重是中国产业升级、全球经济平衡的关键。

  李新颜(方正和生投资):中美贸易摩擦需要辩证分析,尽管诸多负面影响难以避免,但如果加强内部调整,有可能转危为机,倒逼战略新兴产业关键技术及零部件领域的产业高级化。战略新兴产业是我国急需或需求前景广阔、但现阶段国产化率较低的领域。比如芯片,中国已经在封装测试等环节具有一定的布局,在手机、物联网、新能源等领域的下游应用中已经有大量的应用,并成为每年进口占比较大的品类。贸易摩擦可能带来具体产业在产业链分工的不同环节出现一定程度的割裂,供求关系及产业生态关系遭受破坏,但这主要表现在短期现象,从中长期而言,可能催生和倒逼产业结构重塑,从终端产品的进口替代进一步向纵深推进,倒逼关键零部件产业的国产化。

  何雨(江苏省社会科学院):影响中性。国内战新产业,在技术来源、产业体系与市场空间等主要维度上,都具有较强的自主性与独立性。核心技术外部依赖性较强的,在增加技术引进困难的同时,会获得国家更大力度支持。市场外部依赖性较强的,可以转向迈向高质量发展的国内市场。

  杜运苏(南京财经大学):美国发起贸易战的一个重要动机是限制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无论贸易战的结果是什么,都将对我们通过兼并收购或直接购买国外先进技术实现赶超产生负面影响。目前,高端芯片等核心技术还没有突破,这个时候通过国家战略加快突破很有必要。对于企业来说,既是挑战也是机遇,依托强大的内需市场,加大研发投入,完全有可能在一些领域实现重大技术进步。当然,知识产权保护是企业加大研发投入的保障,否则“创新驱动”无法实现。

  王修志(广西师范大学):在价值链分工模式下,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战略意义即在于依托新兴技术形成由价值创造活动串联而成的产业体系,进而推动高质量发展导向的经济转型。新兴技术和市场需求是两大战略支撑。美方将制裁目标对准中国制造2025,其负面影响主要在于抑制中方借助全球资源推动技术创新,同时也势必抑制中方在创新过程中构建全球价值链。

  王辉龙(南京市委党校):这次美国主要针对我国与发达国家处在并行水平的产业领域,在这些领域我国并非承接产业转移,而是需要自主创新。美国主要是从压缩我国国际市场空间和加大技术转移壁垒两个层面来遏制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这次贸易摩擦,从前一层面看对我们有负影响;从后一层面看会迫使我们加大自主创新投入,和引进高端人才力度。

  孙军(淮海工学院):中美贸易冲突既给我国战新产业带来了挑战同时也带来了机遇。挑战在于,模仿式创新逐步走到了尽头;机遇在于,在创新驱动深入人心的背景下,给了我们置之死地而后生的勇气,给了我们转型的急迫性。

  中美贸易摩擦背景下加快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政策建议

  张慧(新疆经信委):贸易之争下的战略新兴产业,思考几点:(1)国家层面上战略指针由对国际调整为对国际、国内,重心转向高质发展,启动高质内需,应对国际贸易压力;(2)利用深改,彻底放弃科研依托院校模式,继而走企业实体一统科研前沿模式,并引导由企业人才领军科技,还创新平台植根企业正常模式;(3)地方战略收紧口径,应在倡导防风险的大战役下舍去大尺度融资或举债项目,顺势肃清恶意3P项目,使健康增长和契合国家战略成为地方战略发展方向。

  李新颜(方正和生投资):(1)引入新机制,激活企业家精神及组织创新能动力,鼓励包括PEVC在内的市场化资金积极投入,发挥其承载于资金之上的投后服务能力,从整体上推进创新与需求的结合,助推产业整合重塑产业核心竞争力。(2)在制度环境方面,一方面要增强扶持政策的针对性、连续性和可操作性,进一步向科技创新企业倾斜,最大限度激发企业的创新热情和活力;另一方面要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完善知识产权中介服务体系,加大对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产品的打击力度,形成创新-收益的正向循环,从微观引领激活产业创新态势。(3)在人才吸引、资金投入、产业链生态构建等方面三管齐下,以资本为纽带,促进风险投资机构与产业龙头企业与创新企业的协同发展。

  王修志(广西师范大学):美方制裁及时地给了我们警示:(1)在全球化背景下,核心技术的自主创新极为重要;(2)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必须要立足于强大的内需市场支撑。因此,一方面我们要以保护知识产权为前提,在加强自主创新的基础上谋求多边技术创新合作;另一方面要以新一轮收入分配改革为突破口,为有效扩大内需夯实基础,同时对创新发展形成正向强刺激。

  王辉龙(南京市委党校):(1)开拓新的国际市场。假设此次贸易摩擦缘于修昔底德陷阱,则我们需要努力开拓其他国家新市场。(2)以更加开放和谦卑的态度审视、改进我们的创新环境。从思想上要达成一个共识:我们已经从模仿创新阶段转向了自主创新阶段,对应的制度设计和创新环境都应与之适应,以把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活力充分激发出来。

  孙军(淮海工学院):(1)继续放权让利,为创新型企业减负;(2)强化知识产权保护的落地性;(3)打通科研与产品研发商业化之间的断层;(4)打破垄断,为创新企业的发展创造机会;(5)持续发扬企业家精神;(6)打破国内壁垒,构建国家价值链,形成全球价值链;(7)最终形成市场主导,政府配合的良好氛围。

  伏玉林(华东理工大学):美国301调查和关税壁垒将使得中国航空航天、信息及通信技术、机械等战略性产业受到影响,影响最严重的包括机电、通讯及信息技术、金属制品等高技术产业。

  进一步加大改革开放力度,积极应对贸易摩擦的负面影响:(1)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激励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2)减少国内低效率企业直接补贴,实施战略性贸易政策,通过减税或研发补贴,扶持新兴产业研发活动,降低对进口技术和资本品依赖,而这并不违反WTO规则。(3)加大金融业开放,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

  宋常铁(中国电力改革发展30人论坛):中美贸易摩擦对我国战略新兴产业主要波及高效能医疗器械、生物医药、新材料、工业机器人、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汽车、航空产品和高铁装备,虽然影响并不会很大,但也要有应对之策:(1)加大产业扶持力度,重在提升相关企业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即使与美国差距短期难以缩小,也可以提高产品在其他国际市场上的独到优势。(2)在金融、财税方面采取创新举措加大扶持力度。在去杠杆的背景下鼓励创新企业股权融资,鼓励、包容金融机构创新,科技金融重点向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软件和集成电路、高端装备制造等领域倾斜。(3)提前预防风险领域,如海外贸易政策变化。如新能源汽车产销、风电装机会不会不及预期,特高压建设推进是否今不及预期,尤其是提防国内新兴产业“泡沫化”。(4)改革开放,开放更要包括对内开放,为战略新兴企业创造更好的人才、技术等多方面自主创新的环境。

  王建青(河北省联宇集团公司):中美贸易摩擦,从市场阻滞、技术封锁、产业链斩断等多个维度,对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产生负面影响。我们除了从市场维度加以应对外,还应从增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内生动力和核心竞争力上下功夫。(1)将“军民融合”、“国企混改”引入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把军工企业、大型央企利用国家优质资源业己开发形成的技术储备,通过技术市场交易与技术股权形式的合资合作项目,嫁接到具有市场效率优势的民营企业上。(2)将“新型产学研体制”引入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把国家公共科研院所、大型企业内设科研机构、学校内部科研机构、企业型科研实体、小微技术企业,以具体的市场化产业发展项目为合作纽带形成“产业科研综合体”。

(转载需注明来源:江苏智库网)
  编辑:蔡阳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