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  加微信
关于我国基金小镇建设的几点思考
2017-04-28 08:49:00  来源:长江产经智库  作者:丁胡送

  基金小镇是指利用私募基金集聚惯性,按市场化方式设立运行,能吸引各种创业投资基金、私募股权投资基金、证券投资基金等及相关金融机构聚集,位于城郊并拥有“精而美”软硬件环境的金融和资本资源聚集地。创建基金小镇能快速形成金融产业集聚效应,打通资本和企业的连接,有效支撑区域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支撑,成为新常态下推动经济转型升级、增强发展新动能的重要战略举措之一。我们在总结杭州玉皇山南、北京房山、成都天府等国内基金小镇发展现状、建设经验的基础上,提出若干思考。

  一、关于创建基金小镇的重要意义

  一是有利于推动私募金融产业的集聚发展。目前,在全国各地基金小镇,政府部门提供良好的小镇发展规划和优惠政策,如在营业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投资损失补偿等方面给予支持;另外,基金小镇地理环境好,生活性、工作性配套设施齐全,政府引导、企业主体、市场化运作的机制较灵活;这些软硬环境优势吸引各类基金、金融机构和中介服务机构入驻。创建基金小镇能有效集聚各类金融和资本要素,整合基金产业链,推动基金产业规模化集聚发展,带动资本集聚。

  二是有助于增强财富管理的有效性。通过专业性的基金管理机构和创新性的基金管理工具,基金小镇实现了专业机构与民间资本的规范、高效对接,能够使民间资本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投资于风险与收益相匹配的财富管理产品,从而转化为金融资本。因此,创建基金小镇可实现对国内民间财富的有效管理,集聚、盘活并规范使用民间资本,打造各地区域民间财富管理中心。

  三是有利于推动产业链的协同发展。在一条产业链上、中、下游的各个环节中,单个基金公司由于本身的定位有所不同,通常只关注某个行业的某些环节,无法对产业链的整体发展起到促进作用。而在基金小镇,多家基金公司可以互相推荐项目,做不同阶段或不同环节的投资,或者联合投资,分别关注一条产业链上的不同环节,形成协同效益。因此,创建基金小镇可带动国内区域产业链的协同发展。

  四是有利于实现区域经济转型升级。私募基金具有轻资产、轻人力、财富高度密集的特征,是多层次资本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产业发展起到引领和支撑作用,能够实现金融资本和产业资本的有效融合,在优化整合传统产业、加速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等方面都发挥着重要作用。在新常态下,要实现创新驱动就需要推动科技与金融深度融合。因此,创建基金小镇能促进金融资本资源整合并向科技企业集聚,引导民间资本流向科技企业,从而实现经济发展的创新驱动。

  二、国内知名基金小镇特点及几点思考

  (一)国内知名基金小镇特点

  国内的基金小镇这一新兴资本运作模式主要借鉴于国外,如美国康涅狄格州的格林尼治私募对冲基金小镇、硅谷沙丘路的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小镇等,但没有完全复制国外运行模式,而是在国外基金小镇运作模式的基础上注入具有中国特色的经济、历史和文化等元素,打造出符合我国国情的基金小镇,目前主要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地理空间布局精而美。国内基金小镇对土地面积要求不高,一般占地1-3平方公里左右,如杭州玉皇山南基金小镇核心区规划总占地面积2.5平方公里,总建筑面积约30万平方米。基金小镇设计精巧而美观,低密度建筑打造了科学合理的空间布局,自然、生态、文化、娱乐、休闲等多种元素呈现深度融合。

  二是政策支持力度大。随着金融市场的不断完善,资金对政策的敏感性越来越强,因此,在基金小镇的创建过程中,政府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小镇发展规划的制定和优惠政策的出台,成为推动国内基金小镇快速发展的重要因素。如,嘉兴市南湖区利用省级金融创新示范区创建期政策机遇,对在南湖区注册并经备案的股权投资企业和股权投资管理企业给予诸多优惠政策,6年内可享受地方财政营业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70%的税收优惠,股权投资企业因收回、转让或清算处置股权投资而发生的权益性投资损失可以按税法规定在税前扣除,这些政策吸引各类股权投资机构160多家入驻,认缴资金约150亿元。

  三是功能复合性较强。基金小镇强调生产、生活、生态协调发展,宜居、宜业、宜游同步推进,不仅是功能单一的办公地点,更是人产镇共同协调发展的综合体。如,杭州玉皇山南基金小镇利用“微城市”理念打造园区,建设生活配套服务平台,在公共食堂、商务宾馆、停车场、配套超市等生活性配套的基础上,打造适合行业从业人员的慢生活社区环境,逐步新增健康服务中心、小镇图书馆、小镇职工之家、健身中心等,并引进“浙江省金融家俱乐部”、创办“浙江金融博物馆”、成立对冲基金研究院,为小镇入驻私募机构提供专业化服务。

  四是产业集群内生动力足。基金小镇促进私募基金经理等高端金融人才高度集聚,在产业集群的带动下,当地资金、技术、人才储备得到充分扩容,推动当地工业化、现代化、信息化和新型城镇化的发展进程。基金小镇建设可以实现产业升级和三产融合,打造新的产业升级版和经济增长极。特别是通过发展二三产业带动第一产业,以工业、服务业发展促进农业现代化,有利于实现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实现“四化”同步推进。如,在成都天府国际基金小镇,由成都、深圳两地政府设立的政府引导基金采用母子基金架构,母基金规模为400亿元,将带动2000亿元以上子基金,撬动社会资本上万亿元,投资范围覆盖城市建设、重大产业、创新创业等各领域,有效服务成都经济社会发展。

  五是运行机制新而活。国内基金小镇通过坚持政府引导、企业主体、市场化运作的机制,依托高效的政务和先进管理体系,吸引基金以及金融机构入驻。通过政府引导基金吸引社会资本共同创立若干专业投资子基金,提高投资收益,平滑投资风险。这类政府引导型基金主要投向政府着重发展和主导的行业或产业,投资地域也是以当地为主。政府做好小镇规划、保护生态、优化服务,不干预企业运营。如,杭州基金小镇创新融资方式,探索产业基金、股权众筹、PPP等融资路径,吸引社会资本,以市场化机制推动小镇建设。

  (二)国内基金小镇建设的几点思考

  国内基金小镇的规划、建设、运营和管理主要是结合区域产业布局、企业需求、政策环境、人文背景等情况,通过以政府引导基金为抓手,以小镇为载体,打造一座产投融一体化的现代产业新城的建设模式来推动的。基金小镇通过吸引基金入驻将有效引导社会资本投向当地重点发展产业和拟培育产业,加速企业并购整合,改善当地投融资环境,促进多层次资本市场的构建与完善,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和经济结构的优化提升。基金小镇已成为产融结合、产城结合的一种创新模式,“一支母基金、一个基金小镇、一座产业新城”成为国内众多基金小镇建设的战略目标。目前国内基金小镇建设现状值得思考,具体如下。

  一是需要注重基金小镇创建目标与各地发展阶段结合。虽然我国基金小镇建设已初显成效,但大部分基金小镇同质化严重,基金小镇运作模式模糊、产业结构不清晰,在基金小镇的建设运营过程中仍然面临诸多问题,如基金小镇项目建设可行性、布局规划的合理性、建设策略与运作模式的科学性、投资方式和融资模式的最优化、招商引资发展策略的最佳性,这些都是基金小镇规划建设运营过程中必须解决的问题。基金小镇的规划与设计,要与当地实际情况以及需求紧密结合,要契合地区金融发展阶段,不能盲目建设、跟风建设、随意建设,需做好前期调研和对建设项目的整体把握。要充分认识当前流行的政府主导创建模式和地产公司主导创建模式的优势和劣势,要妥善选择政府主导、市场主导、总部经济、专攻型、并购、以民引外等模式的招商引资方式。

  二是需要发挥基金小镇特长实现错位发展。我国基金小镇差异化发展尤为重要,品牌打造与宣传是小镇良性竞争的重要抓手之一。杭州玉皇山南基金小镇以美国对冲基金天堂格林尼治基金小镇为标杆,运用国际先进理念和运作模式,重点引进和培育私募证券基金、私募商品(期货)基金、对冲基金、量化投资基金、私募股权基金等五大类私募基金,通过创新规划理念、创新运营模式和创新人才机制来推动小镇建设。而北京基金小镇主要吸引包括创业投资基金、股权投资基金、证券投资基金、对冲基金等各类基金及相关产业链服务机构入驻,主要作用为承接金融核心产业外溢,突出金融创新带动作用,降低传统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占比,促进北京高精尖产业发展。因此,各地创建基金小镇要因地制宜地发挥各自生态、区位和丰富科教创新资源的优势,借鉴各地基金小镇先进建设、运营和管理经验,在当地现有的政府引导性产业基金、完全市场化基金和产业投资基金基础上,重点吸引适宜的基金入驻小镇,实现错位发展。

  三是需要加强基金小镇入驻主体的联动发展。在基金小镇,对于入驻企业来说,可与资本零距离接触,优先获得资本关注;被投企业充分利用所获资本,进行内部资源的整合和管理方式的规范,扩大产品市场占有率;投资机构也会充分审时度势,洞察国家宏观政策的变化,帮助被投企业充分利用宏观政策和微观发展形成的“倒逼”机制,在调整中提升战斗力以及协助企业制定清晰的发展方向;对于入驻机构来说,基金小镇入驻门槛相当之高,一旦成功入驻,高标准的入驻要求会全面提升机构的对外知名度,同时,基金小镇的低租赁金和各类补贴全面降低入驻机构的运营成本,增强其资金的使用效率。各地要设立小镇发展领导机构和运营管理机构,制订中长期发展规划,创新管理和服务方式,协调各方主体利益,发挥各方优势,形成联动发展。

  三、关于创建基金小镇的若干建议

  目前,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加速发展阶段的关键节点,部分地区私募股权投资基金集聚趋势加快,创建基金小镇可获得国家政策支持。针对国内基金小镇运行模式大体类似、招商标准大同小异、竞争异常激烈等情况,建议如下。

  一是着力优化空间布局实现科学规划。强化基金小镇的科学规划和建设,推动建立各地市县(区)联动机制。基金小镇的规划建设应为各类基金提供适合发展的优质硬件环境和发展空间。一方面要与现有的专业金融区和投资基金聚集区融合,实现与私募园区、基金集群等在空间布局上对接;另一方面,小镇结合创新资源丰富、民间资本雄厚和资产管理需求旺盛的实际,重点打造私募基金产业。基金小镇的建设可通过旧城区改建、农居改造、厂房改造、新建建筑等方式实现,拓展基金小镇发展空间,完善基金小镇规划,加快推动城镇化进程。

  二是着力构建基金产业生态系统。以社会化、市场化、专业化的发展机制来运作基金小镇的招商引资工作,运用“人才 + 资本”双轮驱动模式和“雁阵式”发展模式,在重点培育和引进各类私募基金等核心业态的同时,引进与其业务密切相关的私募中介服务机构(证券公司、期货公司、信托公司、银行财富管理部门、公募基金)、辅助性产业、共生性产业和配套支持部门等,构成多层次生态圈,以利于打造私募基金与上下游企业的“零距离”战略关系,构建完备的私募基金产业链和生态系统。开展从招商宣传、落户服务,到资本中介、基金募集、产品营销、业务协同等系列化的全产业链配套,更好的发挥基金小镇对本土及周边地区的辅助作用,为工业发展的各个阶段提供及时的金融服务。

  三是着力打造平台以提供配套服务。应从政府各部门抽调精干力量组建一支懂金融、善操作、会管理的高素质行政服务团队,联合券商、高校等机构,集思广益,创新管理方式,积极打造吸引基金入驻的制度优势和服务优势。设立基金小镇行政服务中心,深化商事制度改革,为基金小镇及周边企业提供国税、地税、工商、人社等各类行政服务,推进“五证合一、一照一码”,实现“一表申请、一网互联、信息共享、一照通用”功能,提供企业名称预先核准、企业登记注册、品牌培育、消费投诉处理等业务受理、咨询和指导。针对基金的特殊性,争取设置或提供一系列的特色配套服务,包括成立金融研究院、私募基金孵化器和训练营等。基金小镇要争取“先行先试”政策,给予入驻企业适当的政策支持和政策优惠,探索合理的税收优惠政策,包括出台省市县(区)级扶持政策,并争取国家政策同步支持。

  四是着力做好基金小镇保障工作。要组成基金小镇管理和运营机构,建立小镇管委会相关管理规章制度,创新工作机制,理清工作职能,优化业务流程。建立多方会商协调机制,以县(区)工商部门为中间枢纽,联结省市工商等部门和基金小镇等有关方面,定期或不定期就小镇运营、管理和发展等方面开展会商协调。在小镇中配备专门的金融监管团队,加强统计分析和风险监测,防范系统性、区域性金融风险,防止金融市场风险交叉感染,保障金融市场安全。加强各类人才保障,对于金融等复合型人才在购房、租房、信息化应用、经营用房装修、人才引进等方面给予资助和补贴。打造高端基金人才交流平台,提供基金落户、融资、招聘等方面信息交流服务。积极探索小镇与名院名校名企合作机制,鼓励小镇内基金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合作,联合金融监管部门和金融机构打造金融人才培养基地。

  注:由清科研究中心《2016中国基金小镇研究报告》整理而成。

(转载需注明来源:江苏智库网)
  编辑:徐晓冬